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权昕 《小学生》2010,(12):33-33
教育家布鲁纳说过: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常常看到这种现象,在新授课的时候老师常常会问学生听懂了没有,对刚刚讲的知识学会了没有,或者是还有什么问题吗?还有像这样做对不对?会不会?是不是?这样的“问”纯粹是走过场,没任何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语文教学中,只有设问的精妙,才能大大增强学生阅读的内动力,有效激发学生的联想,充分挖掘学生的想象力,奋力搅动学生的创新思维,真正引领学生进行深层次的阅读,有效提高阅读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语文阅读教学就是要从根本上增强学生提出问题、探索分析、解决问题的积极主动性,这也是我们每个语文教师课改实践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面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面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设置问题的方式与习惯。但课堂教学中要问哪些问题,怎样问,什么时候问,却是应该在备课中准备好的。  相似文献   

5.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爱美的情趣,是语文教学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新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我们的教学对象正是一群天生爱美的儿童,我们的教材更是从不同侧面显示着、蕴含着自然之美、社会之美或艺术之美。因此教学理应充分地体现美、利用美。教学实践已表明,无数成功的教学,一切深受学生欢迎的课,无不体现了一个“美”字,“美”也无处不影响着学生的情感、智慧、身心的发展。幼小的心灵需要美的滋润,儿童的智慧活动需要美的激活,教学的高效益需要美的推动。一句话,孩子的发展不能没有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体现美的有效性,要以“美”为突破口,从“美”着手,具体地说,充分显现“美”的教学内容;恰当运用“美”的教学手段;善于运用“美”的语言.  相似文献   

6.
“留心周围的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信心;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这是《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的目标之一,怎样让学生自信写作,乐于表达写作呢?笔者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总结了三条教学技巧,总结分析,以期对以后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7.
“问题教学”是以问题为载体,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线索,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教学方法。学从问中来,有价值的问题会引出高质量的教学对话,那么,什么样的问题教学最为有效呢?  相似文献   

8.
有这么一种现象,一直困扰着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们都想把自己所知道的,所了解的,一天就告诉自己的学生。于是前输后灌,力气花了不少,学生偏偏就是对你所讲过的没有掌握。问题到底出在什么地方呢?让教师们大为费解,于是就出现了抱怨,说:"学生资质太差、基础不行、太笨了……"  相似文献   

9.
"八德"教育是中华传统伦理道德教育的标准。小学语文教育作为传统道德教育的载体具有其他学科不能比拟的优势。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八德"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所在。本文从课堂教学、课外阅读和语文活动几个方面阐述"八德"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0.
王福兵 《学周刊C版》2022,(23):150-152
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强调要面向全体学生,使人人都能够参与到语文学习中,人人都能够在语文学习中有发展。但是,因为受到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学习方法等因素的影响,一部分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逐渐掉队,成为语文学科的“学困生”,此问题需要小学语文教师充分重视,认真分析“学困生”的成因,并在此基础上采取恰当的措施来逐渐解决“学困生”的问题,为学生的语文学习以及将来的学习、成长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11.
小学阶段是学习的启蒙阶段,培养勤思敢问的能力应从小时抓起,从问题意识的培养着手。从营造积极活跃的课堂氛围,创设质疑思想,使学生敢问、提供充沛的学习思考时间让学生质疑、教给"问"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培养学生"问"的习惯、不断变换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敢于提问五个方面,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问"的能力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一堂好的语文课也是一堂成功的“问题教学课”,关于课堂提问法的研究表明:语文课程中学生智慧技能的习得、发展与问题情境相伴而相生,随答问能力提高而优化,以教师提问水平优劣为基准条件。  相似文献   

13.
孙双金老师的《语文教学艺术》一书中提到:他发觉语文课上多了三“气”,少了三“气”。一多“死气”课堂上死气沉沉,气氛沉闷,教师教得紧张急躁,学生学得沉闷枯燥;二多“呆气”,学生原本闪闪发亮的Ⅱ艮睛黯然失色,脸上充满迷惑不解的神色;三多“暮气”,十岁左右的少年儿童,本该生气勃勃,充满活力,可课堂上的学生一个个像小老头似的,无精打采,昏昏欲睡。少了哪三种“气”呢?一少“生气”,课堂上很少见学生生气勃勃,神采飞扬,生动活泼的场景;二少“灵气”,很少看到学生在课堂上眼睛闪闪发亮,充满灵气;三少“朝气”,儿童是早晨七八点钟的太阳。本该朝气蓬勃,生龙活虎,但课堂上很少见到这样的情景了。作为一名小学的语文老师,参加过一些公开课,与孙老师有同感。改变这种现状,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4.
课改进行到了今天。教师大都能意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明白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意义。但是到了课堂上.真正要驾驭一堂课的时候,教师的行动就打折了,变成一“问”到底,学生也是一“答”到底。而更深层次的问题是教师自己“讲”.学生“昕”。以至于整堂课“串问串讲”.而且教师问的都是文本表面的内容,学生基本不用思考,就可以直接回答了。  相似文献   

15.
孙冬慧 《考试周刊》2010,(26):188-189
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谈到问的重要性时,曾风趣地说:"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可见,在教学中,问很重要,也有艺术。那么,在生物课堂教学中要想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应该怎样设计一些具有价值的问题?我结合教学实践,谈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16.
灵活应用教学技巧可以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小学语文教学贴近学生生活,更需要教学过程中注重备课技巧、明晰教学流程,要有生动恰当的教态和风趣幽默的教学风格,强化小学语文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词语教学是十分重要的环节,语文教师必须善于进行生动而形象的讲解,以便学生能够对词语有更深入的了解,并且在提高词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的同时,促进写作能力和交际能力的提高。因此,本文就如何强化小学语文词语教学技巧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对此提出了一些意见和看法,以供广大教师参考。  相似文献   

18.
古人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什么?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授人以渔",让学生能对所读的语文材料产生兴趣,提出疑问。那么如何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提问呢?一、放开"问",解开师生的顾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古人对教师的意义的解释,它侧重于教师要"传""授""解"。  相似文献   

19.
我是一名乡村教师,在十几年工作期间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在工作中也慢慢有了自己的一些关于小学语文教学的想法,欢迎同仁们给我提出宝贵意见,我非常乐于接受。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