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校培养的是有个性、富有想象力的人才,而新课标的实施使之成为了可能,它使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体,使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那么,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呢?  相似文献   

2.
数学教学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思维活动过程的教学。很多教学实践说明,某一数学知识,只有将思维过程交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思想全过程,并成为学生自己思维结果,才能算是学生自己的知识,才能达到深刻理解、牢固掌握、举一反三的目的,并能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3.
文献[1]的观点引起了笔者的共鸣,世事无绝对,教育亦如此。以往的“一个定义三项注意”“题型加方法”式的应试教学模式固然不科学,但现在彻底放手式的“把课堂交给学生”也是一种矫枉过正。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在课堂教学中都是不可忽视的必然要素,课堂是师生双方共有的。只是学生作为主体却常常被动,而教师作为主导却常常过界。要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教师就要主动还出这部分课堂。  相似文献   

4.
几年来,笔者通过深入课堂了解到,目前中小学课堂教学仍存在教师控制课堂主动权、采取满堂灌的方式授课,甚至还有压堂的现象。学生学会了知识,提高了能力,但这些教师为什么不愿把课堂还给学生?笔者浅略分析一下,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如下。  相似文献   

5.
有“趣”、有“动”、有“情”的课堂,是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课堂,是学生所追求的课堂.因此如何改变现有的教学模式,真正将课堂还给学生,使其变成具有活力的课堂,是我们每一个教师所共同关注的问题.怎样才能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呢?我们认为必须还给学生“四权”.  相似文献   

6.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教学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特别是新课改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以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本文试图通过反思我国中小学课堂提问主动权的错位,针对性地提出有效激发学生提问的策略与途径,探讨在实践中如何真正把课堂提问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相似文献   

7.
姜玉芹 《现代教育》2011,(Z1):113-114
新课标要求学生主动探究,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从社会生活中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这就要求教师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一、创设最佳的教学情境教学情境是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而创设的特定环境。  相似文献   

8.
正"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气息"是叶澜教授"新教育基础"改革的核心部分和精华内容,是现阶段素质教育下课堂改革的方向。新课程改革,不仅赋予教学许多新的理念和要求,而且使教师教学行为的有效性面临新的挑战与考验。新课程将改变学生的学习生活,新课程也将改变教师的教学生活。新课程中的学生可能会改变他们的一生,新课程中的教师也将焕发出新的生命。教师将与新课程同行,将与学生共同成长。教师的教育智慧不在于自己使劲教,而在于引导学生勤奋学;好教师一定是教程简  相似文献   

9.
把课堂还给学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课堂改革,有家长这样说:课堂改革虽是一个实验的过程,但它却关系着千千万万个孩子一生的命运!美国教育家杜威说过: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在现实教学中,走近孩子们的应是一个什么样的语文课堂呢?  相似文献   

10.
屈海丽 《考试周刊》2011,(27):122-123
从事教育工作以来,我就接触到几个新名词:"课堂角色的转变"、"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新课程标准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特征就是重视和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又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在课堂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11.
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多数学生大量的时间不是听老师讲,就是听老师与其他学生的一问一答。他们永远是老师导演的“教案剧”中不起眼的“群众演员”,甚至只是“观众”或“听众”。试想,这样的课堂又怎能唤起学生学习的热情和智慧活动的积极性呢?更不用说去  相似文献   

12.
构建研究型学习课堂是新课程所倡导的核心理念。这个过程中最突出的表现是学生的思维活动,教师若能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就能把握研究型课堂的命脉。本文仅从关注学生思维过程的角度,对研究型课堂进行反思,并提出若干建议,希望能对广大一线教师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3.
转变观念,重塑角色。认识是行动的先导,要使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体,首先要求教师转变教育观念,重新把握自己的角色定位。《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指出:“教师的职责在已经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了他们的正式职能以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个顾问,一个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个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  相似文献   

14.
文明发 《贵州教育》2010,(19):43-43
今年5月,笔者参加了在贵州商专礼堂举行的“贵州省2010年小学数学优质课展示活动”。这次活动的目的是为了充分展示全省各地教师近几年来在新课改中摸索出来的教学特色,让他们展现出其课改教学风范,来让全省教师共同分享。这次活动特邀请了3位来自贵州不同地区的教师给大家上了3节观摩示范优质课。  相似文献   

15.
万勇 《学子》2013,(3):65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许多新的教学方法涌进了课堂教学中。其中,我感触最深的是参与式教学。参与式教学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将学生进行分组后,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它一改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有效改变了学生在传统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被动地位,积极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充满活力。传统课堂教学中,基本是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而学生只是接受知识的工具,其学习根本没有主动性。参与式教学有效改变了这一现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是向学生传授知识,而是引导学  相似文献   

16.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当学生需要思考、交流的时候,教师就应该停下脚步静心地进行等待,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去思考、交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创造课堂的精彩。  相似文献   

17.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广大物理教师已探索,总结了一系列提问的原则:典型性原则,启发性原则,趣味性原则、鼓励性原则、创造性原则等,总结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提问方式、方法:正问和反问,逆问与曲问,追问与连环问等。  相似文献   

18.
课堂提问是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常用的教学手段之一,它是师生交流信息的重要途径.通过提问,教师不仅可以了解学生知识掌握情况,还能了解学生思维的过程,发现并及时解决问题,从而达到引发兴趣激活思维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在体育课堂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增进师生平等地位,提高学生的“选择”和“自由”,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等方面存在不足。要改变现状、只有在《新课标》理念指导下,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  相似文献   

20.
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所以,提问不仅重要,而且有巧笨之分,巧妙的提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