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王国维在创设"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的过程中,融会贯通了"以物观物"、"中观"等哲学思想,他以一种哲学智慧,实现了对传统诗学中"物我关系"以及"情景关系"的超越,他把是否散发着哲学的灵光,作为"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的分水岭,因此,"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必然是充满着哲学智慧的审美范畴。  相似文献   

2.
成长内蕴着教育意图和文化规训,但在看到这种教育和规训正面意义的同时,也不应该忽视规训的复杂性.当代中国式成长小说通过日常伦理和认知价值的矛盾冲突凸显了这种复杂性.作家们以其细腻的笔触记录下纯真、真诚的变质与衰落,记录下青少年与社会规范、价值体系的碰撞,以及碰撞中产生的社会之我与内在之我的分裂,记录下在迷津中的青年们的痛苦与挣扎.对这类文学的关注与研究在具有文学意义的同时,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铁凝的一些重要作品主体在场感分外强烈,其原因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铁凝常常以自己实际的家庭构成模式和熟悉的生活环境作为小说中人物生活的依托,并把个人生活经历、生活体验融入作品;二是铁凝在写作中常常贯注强烈的主体情感,张扬明确的批判精神。"有我之境"是铁凝主体意志的实现方式,也是铁凝小说的鲜明特色。  相似文献   

4.
一元论地理观的理论与教学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元论地理观认为,人所认识的自然地理环境和自然环境中存在的人是一体两面的时空过程,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关系;一元论地理观还认为社会历史全息对应着人地关系及其背后的人与人的关系.用一元论地理观的方法去理解万事万物,可以知道自然现象与人文现象并无本质区别.一元论地理观并非无风起浪,它是在二元论地理教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一元论地理观教学法是二元论地理观教学方法的深入和继续,它统摄着二元论地理观并与二元论地理观教学方法密切联系."一即一切,一摄一切"的原则构成了一元论地理观教学方法论的精髓.  相似文献   

5.
程颐的人性学说所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所讨论的主要问题有:性与理的关系、心性情、已发未发等等,其中,“性”与“才”的关系问题是其人性学说的一个重要方面。之前的研究认为在程颐的人性学说中,“生之谓性”就是“才”,而断定其人性论是性二元论。其实在程颐的人性理论中,“生之谓性”只不过是“性”的一个侧面,其与“才”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别,因此,程颐的哲学只能称为是性一元论或性气二元论。  相似文献   

6.
白娟 《考试周刊》2011,(46):31-32
《手》是舍伍德·安德逊著名的短篇小说,小说通过描写主人公飞翼彼得尔鲍姆手的活动,着力刻画了他的"古怪"。毫无疑问,飞翼彼得尔鲍姆的这种古怪正是描述了由于现代社会引起的人类生存的孤独境地,表达了主人公对爱与被爱的渴望。本文通过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的"本我"、"自我"和"超我"理论对飞翼彼得尔鲍姆的行为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中国古代哲学关于宇宙、人生“有”“无”境界的学说和“以我观物”、“以物观物”的本义入手,对土国维的两种境界说作出新的解释,认为“有我之境”乃超越“小我”之儒家境界,“无我之境”乃超越“大我”之道家境界;“以我观物”是以一巳之情现物,仍末忘我,“以物观物”是以万物之理现物,即以“道心”观物,是为忘我大达,高于前者,因而,“无我之境”高于“有我之境”。王氏推崇“无我之境”,实为道家“贵无”思想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唐寅用锦绣妙笔在其题画诗中构筑了一个个美不胜收的人间胜景,勾勒出一幅幅妙不可言的"诗中画",并硬闯进去成为其中主角,筑得一个个仅为表达其"小我"情怀的"有我之境"。此"我"是怀才不遇、愤世嫉俗的,是潇洒驰骋、狂傲不羁的,是恬淡隐逸、蔑视功名的。如此一个"小我"不仅遗世独立、与众不同,而且不同于现实中真实的"我"。  相似文献   

9.
福克纳的小说《八月之光》之标题反映了作者的怀旧情绪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八月之光”这一人性之光折射出了人类古老久远的美德,象征着人淳朴、善良、美好的本性和爱与被爱的渴望。它既体现了福克纳深受其影响的基督教义,更闪耀着超越基督文明的人文主义光辉。它代表了福克纳所推崇的宁静恬淡的生活本质,也表明了一种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小说题目由最初的《幽暗之宅》到《八月之光》的这一变化,表明了福克纳在创作中思想的发展和主题的升华。《八月之光》这一标题传达了作者对于美好人性的永恒信念,凸现了小说超越时空的意义和魅力。  相似文献   

10.
石晓红 《鸡西大学学报》2011,11(10):105-106
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在其惊世之作《简.爱》中赋予各种物体特定的意向,从而丰富了小说自身的情节,也渲染了女主人公简.爱与命运抗争的精神风貌。而其中的"火炉"及"炉火"在作品中的不同寓意身份让主人公简.爱在坎坷的人生及爱情旅途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渲染了不同阶段简.爱对人对事的不同心态。  相似文献   

11.
自我认同危机在当代是个真实性命题,查尔斯.泰勒从构建不可逃脱的框架出发,认为自我认同危机产生的原因,就在于我们的时代缺少能够提供道德根源的框架。道德框架的缺少同主体趋向根源这个不可逃脱的框架之间的矛盾构成了自我认同危机。替代性道德根源理论是泰勒对自我认同危机解决的最初尝试,尽管泰勒的研究并没有解决当代认同危机,也没有提出切实可行的道德框架,但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出发点。  相似文献   

12.
基于自我认同的职业认同研究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职业认同成为西方职业技术教育领域的一个研究主题。综观相关研究成果可以发现,在职业认同与个体自我认同之间的关系上存在以下三种基本观点:职业认同是个体全部自我认同的组成部分;职业认同是个体自我认同的表现,包括职业个性理论和主体性理论;职业认同是个体自我认同的形成和运用过程,包括自我概念理论、框定与折衷理论和社会认知生涯理论。作为一种新的研究取向,基于自我认同的职业认同研究为判断生涯指导干预的有效性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3.
文章全面分析了西方当代后现代主义精神分析学家拉康主体认证理论的主要构成,并从著名的镜象阶段入手,揭示了拉康主体理论的来源与过程;简要说明了主体认证理论中,主体与他人、主体与语言符号体系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废名一直被置于"乡土文学"或"田园小说"的框架中看待和讨论,废名与故乡的关系除了史料的搜集和整理外,也多停留在对作家乡土情结和文体风格的讨论上,故乡与废名的深层关联,废名根源上的价值和意义没有得到彰显。本文认为,故乡对于废名决不止于"题材"和"情结"的意义和价值,而是作为自我认同的方向与源头被书写和挖掘的,"故乡"与废名的自我是一种构成性的关系。从故乡到"故乡",废名的"发现故乡"与自我认同之路提示了一条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回应现代性的独特之路。  相似文献   

15.
当下关于自我的研究方兴未艾,基于分析哲学与现象学的不同研究路径,为有无自我、自我是什么等形而上学问题提出各自分析框架,但关于自我的本体论困境、历时性与共时性的统一、第一人称性、自我是否实在等问题依然或强或弱地存在。鉴于神经科学、精神病学的长足进步以及多学科研究自我成就,应通过梳理自我的命题态度解释、叙事性自我、最低限度自我,在演化视阈下用自我的三个阶段论,用觉知者的自我重新尝试解决自我的所谓同一性、主观性和实在性方面问题。  相似文献   

16.
当代华裔女作家任璧莲的成名作《典型的美国佬》被认为是新一代华裔美国文学的代表作。小说着意刻画了多元文化背景下人物的身份问题并对其进行了新的诠释。本文主要是通过分析主人公自我的体现,即对中国传统价值的认同和对美国梦的不同理解与追求方式,来探讨自我与美国梦对人物流动身份的影响,同时关注了作品开放式结局的寓意所在。  相似文献   

17.
初任教师所处的专业发展阶段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关键时期,在教育现实中经常面临教师角色认同、自我效能感提升和教育实践中诸多问题的挑战。初任教师应该正确面对,始终将自己视为学习者,通过教育反思、利用多种教育资源、调整精神状态等策略积极进行自我成长。  相似文献   

18.
自我很早就被心理学家研究,但是对自我的研究一直都是一个有争论的课题,很多心理学家都曾试图对自我下定义。本论文立足于我国心理学现状,介绍了近年来我国心理学者在自我及自我参照效应方面的新进展。随着对自我研究的深入,发现自我在中国文化下与西方文化下包含的成分是不同的,进而对自我参照效应研究范式进行了新的探索,试图更加深入认识自我。  相似文献   

19.
许多大学新生入学后,由于环境、角色的改变,学习的紧张和就业的压力以及人际关系的不良,导致心理冲突和焦虑,面对此状,大学新生应尽快学会自我调适,否则,会对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产生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文章对乌鲁木齐市三所高校217名维吾尔族大学生就民族认同、自尊与自我认同等做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民族认同、自我认同与自尊三者之间呈显著相关,民族认同能够预测自我认同的水平,且通过自我认同影响着自尊的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