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醉翁亭记》是欧阳修的山水游记代表作,而前人对其文则多有贬意,兹条举数家。“宋人多讥病《醉翁亭记》,此盖以文滑稽,曰:何害为佳,但不可为法耳。(《四部丛刊》影旧钞本《滹南遗老集》)。“一篇之制或数百言,撮其旨不越数十字而足矣,然而正言曲证,前引后申,所引不过举业之书,所申不过举业之义,实义无几,助词累倍,  相似文献   

2.
欧阳修在他的名篇<醉翁亭记>(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下)一文中接连使用了21个"也"字,这在"也"字的使用频率上似乎是不多见的.此举可以说是创造性使用虚词的一个特例.  相似文献   

3.
《醉翁亭记》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谪居滁州期间写作的一篇散文,亦是中学语文教材一直保留的传统名篇。其文条达疏畅,浑然天成,充满诗情画意,别具清丽格调,其用字、遣词、造句皆惨淡经营,颇见功力,尤其是文中连用21个也字煞句,实属亭台记的一种创格,正因为有了这21个也字,才使得作品中情与景相因相生,吟诵起来顿感舌端润畅,不但毫无繁赘板滞之嫌,反有飘逸灵动之妙。那么,具体而言,作者在文中连用这21个也字,对作品所创造的艺术美究竟起了什么样的作用呢?  相似文献   

4.
在古代汉语中,“之”字是个用法较多的词,词性也众说不一,本文就“之”字的虚词词性谈一些自己的看法.“之”的甲骨文“(?)”,上部是一只脚趾朝上的脚,下部一条横线表示这个地方,所以“之 字的本义是“往”的意思.本身是个动词.由于“往”什么地方去,总是先有个出发地,而这个出发地则为“这、此”,所以“之”也作代词“这、此”解释.至于“之”字做为虚词用,那是因为假借字的问题,与其本义毫无联系.关于“之”字的虚词词性大约有三种说法:  相似文献   

5.
“嘟……嘟……”船慢慢地离开岸边:“等等我……”她挥着手边跑边喊。船员重新把板桥从船上搭下来。  相似文献   

6.
有人说,《醉翁亭记》无非就是一群人游山玩水,然后在山上来了一次“野炊”。细细想来,确有几分道理,然而主人公不仅深深地陶醉其中,而且留下了这篇千古名文。究其原因,除了作者高远的立意之外,还与作者巧妙的用词密不可分。读罢全文,特别是细细吟哦21个“也”,一贯通篇,毫无赘烦之弊,反有灵动之妙,  相似文献   

7.
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是诗人动情、画家倾心的著名游记,是传诵千古、脍炙人口的优秀散文。今日重读,另有感受,试就其结构美、意境美、语言美——所谓“三美”作浅说。一、结构美一是金线串珠之美。古人曰:“一字穷理,定全篇主脑;片言居要,连通体经络。”首段末句中的“乐”字,实属“文眼”,犹如金线串珠,主宰文脉,统绾全篇。朝幕变幻,四时异景是写山水之乐;扶老携幼,熙来攘往是写游人之乐;投壶对弈,起坐喧哗是写宾客之乐;鸣声巧啭,飞跃林间是写禽鸟之乐;山肴野味,酒酣人  相似文献   

8.
课本第130页框中黑体字“《杂说》”之“杂”应为“马”。是“《马说》”$山东省蒙阴一中@宋炳福  相似文献   

9.
黄昀 《语文知识》2015,(1):74-75
关于《醉翁亭记》中也字的作用,一般认为表达了以下几种语气:(1)陈述(用于描写景物)。如:环滁皆山也。琅琊也。(2)肯定(用于介绍人名)。如:山之僧智仙也。太守自谓也。(3)感叹(用于直抒胸臆)。如:在乎山水之间也。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其实,对于该文中也字的作用,无须条分缕析地区别归类,而应根据作者的思想感情从整体上去把握其意蕴和妙处。一、欧阳修的真情乐意  相似文献   

10.
从欧阳修达观的处世态度,宽简的为官之道及滁州优美的自然风光、安宁的太平景象诸方面,探讨《醉翁亭记》一文中太守之“乐”的内涵。  相似文献   

11.
一、景色迷人柳宗元的这篇《小石潭记》篇幅相比较来说短一些,但是一点也不显得小家子气。柳宗元的手笔极为精湛,所谓浓缩就是精华嘛!在这极少的篇幅里,主要用的白描手法,又结合了景色之中的动与静,描述出了一幅凄清、寂寥、唯美的山水图。使读者在阅读的同时,脑子里便浮现出了这幅山水画。像是在文章中所说的“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形象地描写出了一些稀奇古怪的石头的形状;“潭中鱼可百许头”,鱼的数  相似文献   

12.
韩愈的《马说》被选编于初中语文课本第四册中,编者对“鸣之而不能通其意”一句是这样解释的:“它叫,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之,无意义。”对于这一解释,笔者有不同的看法。  第一,从修辞上来看。“鸣之而不能通其意”的前后文是这样的:“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很显然,作者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排比的特点是用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一连串词语,把相似和相关的内容表达出来。这也就是说,这一排比句中的三个分句,应该表达的是相同或相似的意思,前两句都是…  相似文献   

13.
汉字中专为民族称呼造的字,据《说文解字》一书所收,仅有夏、夷、蛮、闽、侥、羌、狄、貉等几个,探讨创造这些民族专用字的语言文字理据及其历史文化蕴涵,不仅有丰富的意义,而且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历史和对待传统文化。本文从文字学、语源学、文化学和民俗学几个方面对这些民族字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研究,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认为,创造这些民族字乃与先秦时期华夏族的语言、文化和民族观念以及其他民族的古老习俗、文化信仰和生存条件等因素密切相关,从而批判了《说文》中的古代错误的民族文化观念,为更好地继承传统文化提供了客观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一文中共用了21个“也”字,这些“也”字像21粒珍珠贯穿全篇,使文章意脉前后沟通,一唱三叹地抒发了醉翁内心的复杂情怀。仔细探究这些“也”字,发现其蕴含着以下表达功能。一、铺陈渲染,自得其乐“也”,语气助词,表示判断或肯定。(《古汉语常用字字典》)通  相似文献   

15.
盛丽 《学语文》2006,(4):40-40
如果,文章也可以用心去“聆听”的话,那也会是一种音乐;因为艺术本是相通的。品味《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便发觉它们一是波澜壮阔的交晌乐;一是轻灵梦幻的轻音乐……  相似文献   

16.
古代不少传世美文都写于作者人生出现重大变故(被贬官)之后,如柳宗元的《永州八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刘禹锡的《陋室铭》等。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也一样,写于自己被贬为滁州太守第二年。文中生动地描绘了琅琊山的奇丽环境和变幻多姿的自然风光,展现了一幅太守与民同乐的图画,表达了他悠然自得的旷达乐观情怀以及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此文盛传不衰。与其他文章不同的是,《醉翁亭记》并不是以第一人称来写。  相似文献   

17.
马江元 《成才之路》2012,(26):18-I0013
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有10处连用"乐"字。可以说,这篇全文是由"乐"字统领全篇思想的。作者要表达的政治思想,全部包含在"乐"的深处。文章中"乐"的程度,从无到有,由浅入深,步步深化,形成一个"乐"的极致,吸引着读者循"乐"而进。细品其乐,表现在乐观进取的处世态度,奠定了太守"乐"在其中的思想基础;滁州极富乐趣的胜境,提供了太守"乐"此不疲的自然条件;滁州百姓丰衣足食,是太守安"乐"陶醉的社会原因。  相似文献   

18.
《醉翁亭记》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千古散佳作。它是北宋学家欧阳修因支持范仲淹政治改革而被贬为滁州太守后写的。作以“记”为名,借景抒情,寄情山水,表达了与民同乐的高尚情怀。这篇千古佳作在艺术手法上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19.
《孟子》一书具有很高的史料和学术价值,要研究《孟子》一书的思想内容,首先应从了解《孟子》一书的字、词、句入手。“之”字为古汉语中最常用之字,使用频率较高,仅《孟子》一书,“之”字就出现了1902次。本文打算把《孟子》一书“之”字的用法,略加分析。代词:一、“之”作代词,一般都用作宾语,可代人、事物、处所。所代的对象,大都出现在上下文中。可译为他(它)、他(它)们等。或将所代的对象直接译出,有时也可不译。例如:“是何异于刺入而杀之。”(《梁惠王上》)“之”,代人。“孰能与之。”(同上)“之”,指统…  相似文献   

20.
《醉翁亭记》的“三美”江苏省沛县师范学校高承杰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是诗人动情、画家倾心的著名游记,是传诵千古、脍炙人口的优秀散文。今日重读,另有感受,试就它的结构美、意境美、语言美———所谓“三美”作浅说。一、结构美一是金线串珠之美。古人曰:“一字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