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通过对解构主义的深入理解,阐释了解构主义对翻译学的重要作用,而后以解构主义的视角对韦努蒂的翻译理论进行了深度的探讨与分析,从伦理观的深层意义上对翻译学进行了重要研究,旨在对翻译进行更好的指导。  相似文献   

2.
本文简要介绍了以哈贝马斯的普遍语用学、言语行为理论及三个世界的划分理论为基础的建构翻译学,以期通过对吕俊在结构主义与解构主义批判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建构翻译学的成果与不足的分析,使人们看到哈贝马斯的理论对翻译研究的巨大指导作用,同时也看到此理论的巨大潜力还远远没有发挥出来,仍有许多工作要深入进行.  相似文献   

3.
翻译学的构建在译界基本上已达成共识,但其学科地位仍不令人乐观。20世纪60年代以来,翻译研究走的是一种跨学科移植的途径。接受美学、读者反应批评、读者反应论及解构主义从不同角度对翻译学的多维层面产生了猛烈的冲击,蔚然而成一股理论潮流,使翻译学的跨学科趋势史无前例地变烈加剧。另外,被称之为比较文学中的翻译研究的译介学也入主翻译学,可以说,翻译学的跨学科多元架构形成了近期翻译学研究的基本走向。  相似文献   

4.
解构主义冲破了结构主义的藩篱,并渗入翻译学研究领域,冲击着传统的翻译观。解构主义从崭新的视角来探讨文本的意义、"可译"、"不可译"等传统翻译问题。针对解构主义的颠覆性观点,中国学者们的接受态度可分为赞成派、反对派和保留派,这些不同派别的观点竞相纷呈,达到了在文化和意识形态层面与中国的翻译研究的高度融合。  相似文献   

5.
贾扬 《考试周刊》2011,(28):43-44
中国翻译界就翻译应直译或意译多少年来争论不休,原因是由于把翻译研究当作一种机械化的研究.认为其有规律可循有标准可定,但是经过长时间的翻译实践。其翻译标准在不同的翻译领域中是不可同日而语的。文章目的在于向读者介绍罗兰·巴尔特的解构主义理论应用于翻译学当中的正向与反向作用分布。以诗人李白之《静夜思》的九个英译本中的三个来反证解构主义在翻译学中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徐玮 《文教资料》2007,(1):132-133
20世纪80年代以来,翻译研究大致经历了语文学、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即解构主义翻译理论三个阶段的研究。鉴于翻译研究的混乱局面,我们试图将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及在此基础上建立的普遍语用学引入翻译研究,作为翻译学建构的哲学基础,以期为翻译学建构提供合理的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7.
田丰 《文教资料》2011,(3):13-14
本文从语言学转向所带来的影响谈起,提出了结构主义和解构主义的不足之处,并以吕俊教授的建构主义翻译学为参照,建议把以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为指导的建构主义引入文学理论批评中来。  相似文献   

8.
结构主义翻译理论是静态的,它以语言学为基础进行探讨,但忽视了许多与翻译相关的外部要素,比如主体要素、语境要素等,这大大影响了它的实践性。而解构主义虽然考虑了语言之外的要素,却始终是缺乏实际指向的研究,是一种没有文本所指的研究,它不是以实践为目标和导向的,因此缺乏实践指导性,也没有方法论的意义。建构主义翻译学的目的就是要重新以翻译本体为基础,重建翻译学。因此,建构的翻译学是一种重建性质的研究,是一种以交往理性为基础,以建构主义思想为指导的翻译研究,并把这一研究对象作为独立的学科知识体系来建构。  相似文献   

9.
翻译学的确立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它经历了几个研究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前是直觉主义语文学范式;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是结构主义语言学范式;90年代中期以后以解构主义多元化为特征;现处于建构主义阶段。新范式的出现,新老范式的更迭意味着学科研究的进步。从翻译学的角度,对现存的几种研究模式进行了重新认识。  相似文献   

10.
结构主义在揭示语言内部客观规律的同时忽视了译者的主体性;解构主义在否定文本终极意义的同时夸大了译者的主体性.所以,运用矛盾的对立统一规律辩证地分析二者的显著特点,探索科学合理的建构理论.把"无限接近原著为前提的译者主体性"作为翻译学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在过去30多年里,翻译领域形成了多种新兴理论。根茨勒在其著作《当代翻译理论》中研究了五种新的理论,即:翻译工作间、翻译科学、翻译研究、多体系理论和解构。本文在根茨勒观点的基础之上提出翻译本质、语言和跨文化交际领域新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12.
近30年来,德里达及其解构主义理论在中国研究如火如荼。通过博士论文研究对比发现,其理论思想来源、解构策略、性质判定以及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之关系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显著,但总体上研究中存在着"炒冷饭"特点,重复现象严重,且对其理论本身认知方面存在着巨大反差。随着文献译介工作的进展,德里达及其解构主义研究在重新认识解构主义及其理论性质、其理论与犹太文化之关系、德里达伦理学思想以及文学伦理学批评等方面都潜存着研究增长点。  相似文献   

13.
对我国大学排行实践的回顾与思考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随着广东管理科学研究和网大的大学排行榜陆续推出,大学排行问题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本文首先对我国大学排行实践的基本脉络进行了梳理,进而结合国外大学排行的基本情况,对大学排行的目的、实质及数据资料建设等基本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社会性别与性别诗学--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笔记之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性别理论是西方女性主义学者对女性主义文学研究的重要贡献,它标志着西方女性主义学者的理论自觉。作为女性主义的核心概念,它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开始被介绍进中国来的。社会性别理论对于开阔中国女性主义批评先在的理论视野,对于20世纪80年代普遍运用的性别本质论限度的认识与反思,尤其对于中国女性文学批评的健康发展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杨中枢 《教育研究》2012,(4):103-107
我国的小班化教学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经过八年左右的酝酿准备,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小班化教学的实验与推广,如今小班化教学研究正在深入发展并不断进行理性反思。近三十年来,我国学者不仅关注实施小班化教学的意义,而且深入研究和探讨小班化教学的理论基础以及实践策略。小班化教学研究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本土理论研究缺乏、高度理论概括不足、结合具体情境的行动研究较少等问题。今后我们应在构建本土小班化教学理论的同时,展开小班化教学的行动研究,积极探索小班化教学在我国推行的具体方法与策略。  相似文献   

16.
谷童宇 《海外英语》2012,(4):139-140
Deconstruction is a philosophical or literary theory gradually formed and developed in 1960s.It is viewed as a philosophical trend against structuralism’s logocentrism.Although deconstruction theory brings us a new way of thinking toward translation,there exists some "fragments" of deconstruction theories which have caused an enormous amount of controversy.The author will list these "fragments" as to deconstruct deconstruction theory.  相似文献   

17.
翻译研究的发展经过了如下过程:古典主义知识论指导下的传统翻译研究,认识论指导下的结构主义语言学翻译研究,语言本体论指导下的解构主义翻译研究,以及现代的交往行为理论指导下的建构主义翻译研究。可以得出结论认为:建构主义翻译研究提供了一种动态的、适应翻译灵活多变特性的社会交往理论,其对于在翻译各个主体间达成共识有着积极的理论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解构主义学说是一个值得我们重视的翻译理论。本文阐述了解构主义理论对翻译理论及其实践活动的影响,指出了该理论的局限性,并提出解构之后重建新的翻译标准的必要性。它所阐释的观点和方法给我们许多新的启示,这对于重新构建中国翻译理论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trends in the Mincerian rates of return (MRRs) to education in urban China between 1989 and 2009 using two sources of data: the China Urban Household Survey and the China Health and Nutrition Survey, and attempts to explain the underlying causes of the trends. The authors find that while the rates of return to education had been rising steadily since 1992 in urban China, a trend consistent with earlier studies, they have stagnated and even shown a statistically insignificant and very small decline between 2004 and 2009. Using the conceptual framework of supply, demand and institution in labor economics, the authors show evidence that the rapid rise in MRRs since 1992 has been driven by the strong relative demand for skills and productivity unleashed by the market-oriented economic reforms of the late 1980s and 1990s when relative supply of skilled labor was by and large stable. However, the “great leap forward” in senior secondary and tertiary education since the late 1990s produced huge numbers of graduates by the mid-2000s, outpacing the growth of relative demand for skilled labor due to the economy’s overdependence on low value-added industries such as manufacturing and construction. The apparent slowdown in the deepening of marketization since the mid-2000s may have also contributed to the stagnation or slight decline in the returns to education in urban China.  相似文献   

20.
二战后兴起于西方社会的女权运动对翻译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女性主义者率先将性别引入到翻译主体性研究领域,使翻译研究从文本内转向文本外,这给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女性主义视角,自此翻译研究不断开拓新的领域。文章简要介绍了女性主义翻译策略及其对传统译论的解构,指出了女性主义译论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