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教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入选了《隆中对》一文。在课后练习中有这样一道题:“诸葛亮为达到这个目标(霸业可成,汉室可兴)提出了什么战略方针?”与其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给出了这样的答案:“内政和外交方面应遵循的方针是:‘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整理’。”  相似文献   

2.
蜀汉的政略方针在夷陵之战以前和以后是有变化的。夷陵之战的失败,给了蜀国一个沉重的教训,使它的当权人诸葛亮不得不对蜀汉的政略方针作一深入的思考,其结果,就是蜀汉政权对以前的政略方针作了局部的调整和改变。诸葛亮北伐的直接目的,既不是北伐中原,也不是以攻为守,而是进占陇右,进而占有关中,配置起两路进攻中原的另一支钳臂。这在诸葛亮的历次北伐中都体现出来。诸葛亮北伐的战略意义主要为:一具有弥补蜀汉以前政略失误;二关系到蜀汉的国力能否进一步壮大;三关系到能不能实现北进中原,兴复汉室的最终目标;四关系到能否与孙吴一起建立起新的钳形攻击曹魏的态势。诸葛亮北伐把主战场推向魏境,使司马懿不敢与之决战,大大地宣扬了蜀汉国威,鼓舞了蜀汉君臣和军民振兴蜀汉的壮志。其预期战略目标虽未实现,但对蜀汉国力的增强,对主敌曹魏的防御,都是不可低估的。  相似文献   

3.
诸葛亮的《隆中对》与鲁肃的《江东对》同是结束军阀割据实现统一天下的战略大计,二者之间相同之处有五点,不同之处有四个方面;诸葛亮的《隆中对》比鲁肃的《江都对》有过人之处,是独创新意的力作,是同时代其他政治家无可比拟的不朽杰作。  相似文献   

4.
《隆中对》精辟地分析了天下形势,预见到天下三分的未来,指出了实现天下三分的途径,提出了“兴复汉室”的长远任务,这是它的成功之处。“跨有荆益”是它最大的失误之处。  相似文献   

5.
韩俊荣 《学语文》2005,(2):13-13,7
被誉为“未出茅庐而知天下三分”的《隆中对》。是集中展现诸葛亮作为政治家的远见,作为军事家的谋略的重要篇章,其中充分体现了诸葛亮敏锐的洞察力,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本文从两个“三步走”和两种对比法,分别解读《隆中对》的思想内容与艺术手法。  相似文献   

6.
人教版《语》八年级下册《列夫·托尔斯泰》的“研讨与练习”中有这样一道题:“认真阅读课,理解下列语句含义:‘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对此,同册《教师教学用书》是这样解释的:“这句话从修辞手法上看是夸张,但它恰恰很好地道出了托尔斯泰那种能把万物尽收眼底的全方位的观察力。事实上,托尔斯泰是和巴尔扎克、[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诸葛亮《隆中对》中“荆州论”思想的形成,是对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状况分析综合的结果。后来所发生的事实也反证了诸葛亮“荆州论”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8.
刘备集团在夺取荆、益二州之前,基本上遵守了《隆中对》的战略,实施《隆中对》表现出较强的秘密性。此后,刘备在世期间,因前提条件发生了变化,刘备对《隆中对》战略的实施,进行了变革,而其集团重要人物对《隆中对》的理解也各有不同——成为荆州之失与夷陵之败的重要导因。刘备死后,《隆中对》已失去了战略实施的重要前提,因此,其秘密实施的价值也就大打折扣。诸葛亮也对他自己制定的《隆中对》战略进行了改造,本质上已经违背了他最初的战略。此后,蒋琬、姜维继续改造《隆中对》战略,而费祎则消极对待这一战略,从而使《隆中对》出现了大变异。  相似文献   

9.
高中《语文》新教材第四册第11课《失街亭》是《三国演义》里写得很出彩的一个故事,与教材配套使用的《教师教学用书》“课文鉴赏说明”认为孔明能做到“知己知彼”,“解题指导”第三题又认为“失街亭主要是马谡之过,诸葛亮也有用人不当的责任”。笔者以为如上说法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0.
邵翠兰 《学语文》2007,(5):11-11
诸葛亮,妇孺皆知,在古代文学作品里是智慧的象征。他非凡的才情,仅从《隆中对》与《出师表》(见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上册《语文》)两文就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11.
“自比管、乐”是诸葛亮在对朋友的人生规划同时对自己人生的规划,《隆中对》是他为刘备集团制定的发展规划。这些规划都得到较好实现。他的规划才能来自他的天赋;来自他“观其大略”的读书和思维方法形成的超强分析综合能力;来自襄阳的人文和地理环境提供的条件,师友们十几年给予的教诲、启迪等等。政治家、军事家的诸葛亮,也是策划大家、规划大师。  相似文献   

12.
刘备集团在<隆中对>的指导下,由无立锥之地到实现三分天下有其一.但是,在帮助刘备建立基业的同时,<隆中对>自身的缺陷也为刘备的失败埋下了伏笔:首先,<隆中对>中对荆州的认识不够全面;其次,<隆中对>中对东吴一方的根本利益关注不够;再次,<隆中对>对汉中地区不够重视.  相似文献   

13.
一、关于《再别康桥》写作时间的确认《教师教学用书》上说,写作时间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1920年徐志摩远渡重洋,从美国到英国研究文学。在伦敦剑桥大学,他以一个特别生的资格,随意选科听课,度过了一年多真正悠闲自在的日子。临到离开伦敦的前夕,在一个美丽的黄昏,他在康桥上漫步,流连忘返,写下了这首诗。另一种说法是,此诗作于徐志摩第三次欧游的归国途中。时间是1928年11月6日,地点是中国海。准确的说法,应该是第二种。1.根据赵遐秋先生的《徐志摩传》(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1989年,第306页)载:“他在1923年发表过《康桥,再会吧》。…  相似文献   

14.
从1997年以来,史学界对刘备“三顾茅庐”和诸葛亮的《隆中对》比以往有了更深入细致的研究。据不完全统计,对上述问题发表的专题论文多达五十篇以上。现就论文中争论的一些焦点问题,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教参对帮助教师掌握和使用教科书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但若奉之为金科玉律,不加思辨地照本宣科,不加求证地用于教学,也是不妥的.事实上,教参对课文尤其是对文学作品的解读,难免有值得商榷之处.比如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一册中<致橡树>一诗,<教师教学用书>在"整体感知"中说:  相似文献   

16.
曹、孙、刘三方决策相比,《隆中对》堪称最完美,最神奇的决策典范。对《隆中对》的置疑和异议,只能引发人们对它作更深入的探讨,从而不断加深对它们认识,增添其魅力。《隆中对》是决策典范,诸葛亮为实现《隆中对》“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更是后人景仰的楷模,二者相得益彰,交相辉映,其魅力将是无穷无尽的。  相似文献   

17.
18.
舒婷的<致橡树>一诗最早见诸1979年第4期的<诗刊>上.从那以来,人们就一直把它作为一首爱情诗而倍加喜爱.上个世纪末,人民教育出版社把它选入高中语文教材(2003年版编在第一册),并在<教师教学用书>中也把它定位为"爱情诗".事隔多年,诗人突然宣称这是一首和恋爱毫无关系的诗歌,2005年第9期<中学语文教学>刊登的洪贺廷老师的<从〈致橡树〉的创作缘起观其主旨>一文,据此提出不应把<致橡树>看成是一首爱情诗,并批评人教版教材把它说成爱情诗是不妥当的.那么,<致橡树>究竟是不是爱情诗?又为什么是爱情诗?人教版教材的说法是否妥当?我想,这是涉及到文学作品阅读规律、范式以及教材编写原则的问题,因此,思虑再三,不揣浅陋,把自己的一些感想说出来,就正于方家.  相似文献   

19.
洪涛 《文教资料》2013,(25):1-3
诸葛亮,字孔明,琅琊阳都(今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也是著名的《隆中对》的作者。本文在《隆中对》发表1806年之际,抚今追昔,探讨《隆中对》的创业观,研究后发人才创业与开发,从倡导科学的人才观和创业观:构建有利环境,打造人才特质;重视组织内创新创业活动三个方面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20.
高中语文第三册《教师教学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6月第1版。2005年6月第2次印刷)认为鲁迅《灯下漫笔》一文中的“这一个小玩艺”是指“我们极容易变成奴隶,而且变了之后,还万分喜欢”;也指后文所说的强盗官兵反复争夺天下,历史总陷入“一治一乱”的循环怪圈之中。老百姓总是在“奴隶”和“下于奴隶”两种命运之间反复挣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