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洛夫的《边界望乡》是台湾"乡愁文学"中可以和余光中的《乡愁》并驾齐驱的诗歌名作。它忠实地记录了"我"在落马洲边界登高远眺故国山水时产生的情感波澜,淋漓尽致地渲染了对故国可望而不可即的哀痛,寄寓着整整一代人难以割舍的家国情怀。同时诗歌在艺术上积极探索,既有现代诗新颖奇妙的意象美,又有古典诗歌传统的意境美,堪称中国当代诗歌史上"文质兼美"的典范。  相似文献   

2.
艺术歌曲《望乡词》,是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的一首优秀声乐作品。本文从该作品的创作背景入手,详细介绍了歌曲的来龙去脉和词曲作者的基本情况。进而深入到作品本身,对歌曲的音乐要素、艺术风格和情感意蕴做出了较为深入的分析与诠释,并对其艺术价值给予了较高的评价。  相似文献   

3.
《望乡词》是由陆在易先生创作的一首具有典型的中国音乐风格的男中音艺术歌曲,歌曲真挚、深沉而又气势磅礴,成为当代中国男中音艺术歌曲中不可多得的,具有代表性的作品。笔者在本文中通过对其创作背景、音乐结构等方面的剖析,归纳总结其音乐特征;从音色、唱腔与咬字半声演唱等方面对其演唱进行研究,从而对笔者今后对这类艺术歌曲的演唱有借鉴与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洛夫被称为台湾诗坛的拳手,多次获得台湾多种文艺奖项。其诗被译成英、韩等多国文字。在台湾有“诗魔”之称。他说:我写一句诗等于吐一口血。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说洛夫是“用伤口唱歌的诗人”。洛夫的诗善于从现象中发掘超现实的诗情,多探索生死之谜,意象奇特,表现手法繁复多变,诗意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洛夫诗歌进行了全面的统计,并对洛夫诗歌以及诗歌中的意境做出客观的评价。洛诗吸取了大量的古典元素,并由古典元素的扩展,达到了至高的地步。自《魔歌》以后,风格渐渐转变,由繁复趋于简洁,由激动趋于静观,师承古典而落实生活,成熟之艺术已臻虚实相生、动静皆宜之境地。他的诗直探万物之本质,穷究生命之意义,且对中国文字锤炼有功。  相似文献   

6.
洛夫的诗表达了沉重的家国乡愁。洛夫的乡愁诗主要抒发对童年的追忆、对家乡的怀想、对亲友的牵念和对祖国的思恋之情;洛夫诗歌抒发的乡悉不仅是“小我”的乡愁,而且是“大我”的乡愁:洛夫乡愁沉重,诗便成为他最了的怀载体  相似文献   

7.
作为台湾现代派诗歌代表的洛夫,其乡愁诗展示了一种漂泊和放逐的生命观和宿命感。通过对洛夫早期和晚期的乡愁诗歌作一对比观照,我们发现洛夫前后的乡愁诗呈现了同中有异的美学形态,而这都是其文化身份的嬗变对其乡愁诗歌的影响:文化乡愁导致文化认同的危机,文化身份的认同危机反过来导致文化乡愁的泛起。  相似文献   

8.
胡婷 《时代教育》2009,(11):65-65
本文通过对歌曲《望乡词》的文学形式,词曲,伴奏的交融性,以及声乐演唱的严肃性等方面的分析,概述了艺术歌曲这一歌曲体裁的艺术特点的形成和发展,以及陆在易艺术歌曲的特征,和他为中国艺术歌曲的发展与进步作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位当代诗人,洛夫的诗歌充满中国古典唐诗传统的痕迹;作为一位海外华语诗人,洛夫的诗歌又受到西方解构思潮的影响。洛夫在《唐诗解构》中试图以现代自由诗体、全新的节奏与意象“解构”唐诗,堪称是其晚年“拥抱古典”的一次伟大尝试。在继承了唐诗基本主题、客观意象的基础上,洛夫在解构新作中融入超现实主义、现代人独特的情感体验,赋予唐诗新的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10.
乡愁,这种深切思念故土家园的情结,是中国诗歌乃至中国文化中一个历久常新的主题。无论是"日暮乡关何处是"的忧伤,还是"故乡遥,何日去,家在吴门,久作长安旅"的无奈;无论是"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的苦思,还是"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的怅惘,乡愁,从遥远的过往缓缓流淌而来,吟唱千年,成为漂泊者的心灵家园和文化记忆版图。  相似文献   

11.
12.
《大悲咒》全诗竭力写“大悲”,诗情的着力点却在漂泊,诗中的抒情主体为天涯浪迹者,欲与禅的纠葛是其形而上的呈现.漂泊天涯者,思乡又超脱于乡,其间多味杂陈,无限纠葛,此一悖论可谓《大悲咒》乃至洛夫诗歌之头条悖论.禅与诗的元语言交融,促成诗歌“无理而妙”的艺术效果;诗、禅与现实世界的元语言冲突,带来阅读的晦涩感.较低层次的晦涩,因“用钥匙砍柴,用斧头开门”的元语言误用而起,一般可以解决和避免;较高层次的晦涩,则为漩涡状态的复义,实乃诗歌的绝妙艺术.  相似文献   

13.
"诗魔"洛夫诗歌创作的晦涩倾向历来有毁有誉,尤其表现在探索时期的诗作《石室之死亡》上。《石室之死亡》晦涩倾向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结构形式的"完整性"与"非完整性",语言构成的非逻辑性及修辞的繁复性,意象的繁复与非理性联结,主题的放射性与多元性。西方现代主义诗风尤其是超现实主义诗风的影响,以及洛夫独特的生命体验及其诗学观是主因。纵观中国现代诗的发展历程,始终存在晦涩与或的争议。适当的晦涩是允许的,但过度的晦涩影响读者接受,也会阻碍中国现代诗的前行。  相似文献   

14.
袁秋生 《中学文科》2008,(5):150-151
人在家中坐,愁从心上来;心有千千结,诗有千千解。“愁”在诗人心中是无意喷涌的一丝浪花,诗在读者心中是有意掀起的层层涟漪。越是忧郁的言语,越容易产生心灵的反应;越是伤情的诗句,越可能形成感情的共鸣。重读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的《乡愁》,笔者沉郁其中,非借助言语而不能平静。  相似文献   

15.
《父与子》是俄国作家屠格涅夫的长篇小说。在这篇小说中,作者成功地塑造了巴扎洛夫这个“新人”(指十九世纪中叶俄国文学中出现的一些具有民主主义思想倾向的平民知识分子)形象。  相似文献   

16.
人在家中坐,愁从心上来;心有千千结,诗有千千解。“愁”在诗人心中是无意喷涌的一丝浪花,诗在读者心中是有意掀起的层层涟漪。越是忧郁的言语,越容易产生心灵的反应;越是伤情的诗句,越可能形成感情的共鸣。重读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的《乡愁》,笔者沉郁其中,非借助言语而不能平静。  相似文献   

17.
台湾作家余光中的诗作《乡愁》,蕴含历史沧桑感直入人心,还作为一种象征性的元素为音乐创作提供素材,形成特有的艺术空间。从《乡愁》创特特点分析以及《乡愁》的音乐性处理两个方面进行阐述。通过对其作品的分析研究及学习演唱,从而达到综合提高个人的音乐修养和音乐审美。  相似文献   

18.
郑益民 《教育文汇》2010,(10):44-44
读了2010年第6期《教育文汇》刊发的席绪鸿老师"《最大的麦穗》如何解读"一文(以下称席文),既为作者勇于质疑的精神叫好,又觉得作者否认教参上的观点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9.
一1972年1月21日,余光中在台北厦门街家里,写了《乡愁》,只用了二十分钟。二十分钟的脑力劳动,影响持续了三十多年,遍及四海五湖,感动了亿万个炎黄子孙,近年则引起一些评议。《乡愁》发表后,最早予以好评的,应是陈鼎环。陈在《台湾时报》1972年3月29、30日发表《诗的四重奏──  相似文献   

20.
张广娟 《课外阅读》2011,(11):295-295
回想鲁迅当年满怀豪情壮志,为了救国救民,为了救治那些身体病弱和他父亲一样被延误的病人,他远渡重洋去日本学医,他想平时为人们解除病痛,战时去当医生,救治伤员。可是在东京他亲眼目睹了中国留学生的不学无术、浑浑噩噩、不思进取、麻木不仁。作为一个弱国子民,在异国他乡他饱尝了辛酸凄苦,亲历了侮辱和歧视,他终于明白了落后就要挨打,他知道一个国家的落后贫穷积弱,不是因为他的国民身体赢弱,而是他的子民精神麻木、愚钝、不思进取、不去抗争、安于现状、甘于被奴役被压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