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廖欣 《东南传播》2012,(3):68-70
《快乐女声》是湖南卫视和天娱传媒于2009年5月起举办的大众歌手选秀赛。本文以它为切入点,用新女性主义电视研究理论分析其内容、隐匿的含义及社会影响,从而揭示出该节目尽管名义上是女性的一个发声平台,但实际上参加节目的女性并不完全掌握自主权,处于被看状态;这类节目很大程度还是媒介在商业经济时代采取的一种营销手段,加深了性别的刻板印象,同时再次把女性置于被看模式。同时进一步探讨电视作为一种强势媒介,应承担起推行性别平等的职责,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之间找好平衡点。  相似文献   

2.
明确女性媒介的定位,梳理中国女性电视频道、节目发展现状,从节目类型与定位--分层意识与多元方案、媒介建设与学界成果,从断裂到合作、受众主体,从"男本位"到"女本位"、"双性本位"--这三个方面,提出以电视为代表的女性媒介的突围战略.  相似文献   

3.
随着媒介产业化的层层推进及市场竞争的加剧,电视媒介已经逐渐实现由"做节目"到"做活动"的转型.这种显著的变化为电视媒体开辟了新的发展空间,对于扩大电视媒介的社会影响力和增强电视媒介与其他类型媒介之间的竞争力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王施施 《东南传播》2021,(3):133-137
2020年夏天,真人秀节目《乘风破浪的姐姐》引爆全民狂欢,其对"30+"女性的关注填补了中年女性在媒介形象建构中的空白,所呈现的多元女性形象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社会对女性身份的刻板成见.然而,在深入剖析节目对"姐姐"这一媒介形象的呈现与建构以及节目背后各方权力关系的博弈后发现,在资本逻辑主导的父权社会中,该节目遵循着一般明星真人秀制作的话语秩序,对女性形象的建构仍建立在男性审美的话语体系内.实际上,节目乘着女性主义的东风,复刻时兴的女团选秀模式,其光鲜的女性主义外套下是资本建造的文化工业生产.  相似文献   

5.
陈静 《新闻爱好者》2011,(13):20-22
"中国达人秀"作为国内热播的娱乐真人秀节目,其成功是多方合力打造的结果。本文深入探究其成功的社会文化根源,即全民的普遍参与,大众媒介尤其是电视媒介和网络媒介的推波助澜,举办方与企业的完美商业运营,精巧的策划制作和艺术加工,这些使得"中国达人秀"成为当前中国大众文化最热门的事件之一。  相似文献   

6.
"媒介事件"是大众传播的盛大节日,是一种具有干扰性、垄断性的重大电视事件.湖南卫视<超级女声><快乐男声>电视娱乐节目,严格意义上说并不属于"媒介事件",但它们同时又具有了许多"媒介事件"的特征,我们姑且可以把这些大型电视文娱节目称之为"类媒介事件".  相似文献   

7.
电视读报节目是电视媒介选取、整理报纸媒介的新闻信息(报道或评论),以电视化传播形态进行导读、点评,将纸质媒介的深度性、抽象化与电视媒介的形象化传播的紧密结合。电视读报节目可以说是近年来电视新闻资讯类节目涌现的新样式,也是众多观众喜闻乐见的节目形式。  相似文献   

8.
节目形态研究一直是电视研究中的重点,近十年来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发展,使得电视媒介内外部竞争关系都发生了变化,旧有媒介生态平衡已被打破。在新平衡逐步形成之际,从生态环境变化的角度,围绕"节目"这一媒介竞争力之本进行讨论显得紧迫而又实际。本文将在梳理电视媒介生态中出现的新变量之后,对未来电视节目形态创新的路径做一点思考。  相似文献   

9.
邓颖 《今传媒》2010,(12):76-77
2010年,以《非诚勿扰》为代表的新派电视相亲节目掀起新一轮收视热潮。这一电视制造的"相亲盛宴"不仅仅是一种纯粹的娱乐,也折射出在消费社会和商业文化的影响下,媒体文化急速向媒体奇观迈进的现象。本文将从道格拉斯的奇观理论出发,来解读这档红遍全国的相亲节目。  相似文献   

10.
林川 《新闻世界》2012,(1):75-76
本文试运用道格拉斯·凯尔纳的“媒介奇观”理论,对联中国达人秀》节目进行解读,探讨这一电视娱乐产品所营造的奇观背后的运作思路,及其所体现的社会价值观。  相似文献   

11.
张蓓 《当代传播》2012,(6):42-44
本文采用南京297名女性农民工的抽样调查数据,对女性农民工媒介交友节目参与意愿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定量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女性农民工总体上对于媒介交友节目参与意愿不强。进一步对文化程度、年龄、婚姻状况、进城时间、媒介接触等因素与媒介交友节目参与意愿之间的关系进行比较分析,发现不同类别女性农民工在媒介交友节目参与意愿上存在一些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12.
2006年对于中国电视界来说是意义深远的一年,独播剧和娱乐真人秀节目进一步点燃了卫视竞争的燎原之火,新媒体的持续渗透和商业运作给未来的媒介环境提供了更多的未知因素。面对  相似文献   

13.
2014年12月10日,北京大学电视研究中心、北大光影传媒基金联合举办"媒介融合背景下原创视频节目探析"研讨会,会议媒介融合背景下原创节目的题材模式、目标受众和传播效果等方面展开热烈讨论,并结合网络视频节目《亲爱的我愿意》进行分析。会议由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电视研究中心  相似文献   

14.
欧美商业电视台近年来热播"真实电视"并达到极高的收视率.在商业成功的背后,"真实电视"反映出媒介的道德自律弱化而导致低俗化的倾向.媒介的道德自律不仅是摆脱困境和危机的现实之路,从大众传播事业的整体发展过程来看,更应该是媒体健康发展的长远之路.  相似文献   

15.
宋晓蕾 《今传媒》2011,(10):82-84
近来各大卫视流行相亲节目,引发各种争议。针对这一文化现象,与当下媒介研究集中于"娱乐化批判"不同,笔者试以意识形态、媒体神话和媒介奇观理论分析消费主义文化生境下电视相亲节目热播的文化根源。  相似文献   

16.
打造网络影响力:“冷媒介”时代的电视节目生存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网络凭借其强大的传播优势正在让自己成为"热媒介",而电视则在网络的冲击下成为"冷媒介".网络影响力正在成为影视节目内容流行的风向标,是对以收视率为标准的节目评价方式的有益补充.打造强大的网络影响力是电视节目在"冷媒介"时代生存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中国社会转型和传媒市场化改革不断推进,电视公益传播的发展陷入了瓶颈期。为探究怎样能使"公益+电视"产生"1+12"效果,促进电视公益传播的可持续发展,笔者以央视《梦想合唱团》为研究对象,采用西方媒介生态学纽约学派的研究理论和分析框架来观察公益节目如何利用电视媒介的独特性和其产生的认识论偏向进行公益传播。笔者认为,人在"媒介—人—社会"这三者构成的公益传播的交互网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李立景 《新闻界》2012,(12):28-34
当下的电视调解节目既是一种全新的社会司法形态,也是一种全新的媒介形态。电视调解存在诸多合法性困境,如电视台作为调解的主体违背其法律角色定位,赋予电视调解协议以人民调解协议的效力是违反调解法的;电视调解是一种戏剧化范式架构下的泛道德主义媒介强制,在很大程度上违背了当事人的自愿原则;调解节目中权利告知程序的缺失以及因追逐收视率而导致的调解人中立性的丧失等,电视调解的规范化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9.
《视听界》2008,(6)
手机电视的广泛运用宣告了"新视听时代"的到来。作为技术革新、媒介融合、产业转型的新鲜产物,手机电视与传统媒介相比具有灵活性、随时性以及广阔的潜在市场。然而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却也遇到了不少现实困境,要想摆脱传输速率缓慢、节目内容匮乏、终端价格过高等问题,必须更新技术水平、创新运营模式、借助电视台和社会影视公司的力量丰富节目源,这样才能使手机电视在媒介融合的大环境下顺利走上产业化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20.
随着媒介产业化的层层推进及市场竞争的加剧,电视媒介已经逐渐实现由“做节目”到“做活动”的转型。这种显著的变化为电视媒体开辟了新的发展空间,对于扩大电视媒介的社会影响力和增强电视媒介与其他类型媒介之间的竞争力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