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喻  徐君康 《新闻界》2013,(15):50-53
自媒体时代,网络谣言有了更肥沃的滋生平台,更便捷的传播通道及更广泛的受众群体。本文旨在从当前网络上盛传的H7N9禽流感等网络谣言切入,运用传播学的相关方法,解析风险社会中所产生的网络谣言是如何利用自媒体进行燎原式的传播,并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2.
自媒体环境中的危机信息传播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谭立立 《新闻界》2009,(1):12-14,54
自媒体已经成为了危机信息传播的重要场所.本文从自媒体的自身传播规律入手,分析自媒体环境中的危机信息内容构成和传播规律,并从跨媒体的角度建构和解析了危机信息的传播模型及危机信息传播路径.  相似文献   

3.
在如今网络技术与平台发展的背景下,社会大众都能够自主注册账号,在网络平台中实现自主化的内容生产与信息传播,推进了自媒体行业的建设与发展进程.分析自媒体平台的用户特征,并且对自媒体用户的信息整合方式与传播形式进行系统研究,有针对性地对自媒体行业的建设与发展提出一定的对策与建议,对自媒体行业的信息传播活动进行规范与引导,提...  相似文献   

4.
朱贺 《新闻世界》2023,(1):20-23
网络谣言的传播在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的同时,还严重威胁着社会和谐以及民生安定,成为了一项必须给予足够重视的社会问题。5G、光宽带等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自媒体网络分享形式的兴起。在自媒体用户爆炸式增长的背景下,网络谣言的传播形式和危害方式体现出新的特征,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讨。本研究基于社交平台自媒体用户发布的谣言信息,运用数据分析法、文献研究法,从信息呈现方式、信息内容类别以及谣言发布源头的角度分析自媒体网络谣言传播的新特征,揭示其对政治秩序、社会运行成本、群体矛盾等各方面造成的深层次的危害,提出了自媒体背景下的政府、个人、媒体以及社交平台相互联动的网络谣言协同治理的新方案,以期对谣言传播的遏制以及治理提供可供参考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试图从品牌传播的角度出发,考察电视媒体在自媒体时代的传播方式.笔者在对自媒体和品牌传播等概念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围绕电视媒体在自媒体时代进行品牌传播的特性、作用等进行论述,而后进一步对电视媒体品牌传播的方针、方向提出策略性的建议,并指出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自媒体的兴起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但是在网络信息传播中也存在虚假信息、网络暴力、网络水军、网络谣言等一系列传播乱象,严重扰乱了网络空间的正常秩序,需要网管部门、新闻媒体、传播平台等各方通力配合,科学管理,精准施策,有效治理。  相似文献   

7.
张爱虎  徐艳 《新闻前哨》2007,(11):37-39
谣言是个古老的话题。在现代汉语里,谣言,是个带有贬义色彩的词汇。在追求客观真实的新闻界,谣言本是个唯恐避之不及的瘟神。在当今新旧媒体并存的时代,谣言在不断地入侵新闻界,造成虚假报道,严重危及新闻的生命。一些媒体为了引发受众关注,不分信息的真假,盲目跟进,时而有谣言事件的报道席卷全国,造成恶劣影响。  相似文献   

8.
从报纸的出现到电视的兴盛.长期以来,大众传媒的信息一直占据着人们的新闻视野.走众媒介也一直是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然而,随着第西媒体和手机网络的繁荣,一个新兴的名词——“自媒体”橱逐渐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新宠:从郭关美的名牌手袋到故宫破碎的瓷盘,在进行舆论监督、反映社情民意上,自媒体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老牌的大众传媒的代表,电视新闻如何更加深刻的反映新闻事件背后的信息、提升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深度,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电视新闻人关注的问题。本文就以电视新闻报道的深度把握问题为切口,剖析新时期电视新闻报道的“度”的挖掘。  相似文献   

9.
于秀 《传媒》2017,(10)
近几年,我国自媒体新闻信息传播获得飞速发展,给社会各个方面带来许多积极影响.然而,自媒体新闻信息传播所带来的影响不都是正面的,客观分析自媒体新闻给社会发展带来的负面效应,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案,在当前具有很大的迫切性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几年来,自媒体如雨后春笋般以各种形式在网络上遍地开花,在传播知识、扩大视野、娱乐大众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时也有部分自媒体以流量和利益为先,以"标题党"、虚假杜撰的内容博人眼球,在引导社会舆论上起到了消极作用。本文将通过分析新冠疫情期间一些自媒体的正反两方面具体表现,来阐述自媒体在社会中承担的责任及应当如何利用网络影响力更深层地推动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1.
自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得传统的民生新闻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民生新闻如何突出重围,重拾阵地,再现辉煌,成为媒体人迫切需要思考和解决的课题。本论文从分析自媒体自身的现状、特点和缺陷入手,结合我台自办新闻节目的现状,对自媒体时代传统电视民生新闻如何突围进行了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12.
王雪桦 《中国出版》2013,(15):51-53
自媒体传播,尤其是微博等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平台,在传播渠道层面打破了传统主流媒体的"话语垄断",从而使得自媒体全民传播的特点更加全面地展现出来。就自媒体的传播主体而言,在信息传播中集信息的接受者和传播者于一身,因此通过微博等自媒体传播,用户不但可以满足强烈的信息需求欲望,同时还可以实现社会角色的主动性转换,从而满足话语表达等权利需求。因此,我国微博等自媒体用户的增长速度十分惊人。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  相似文献   

13.
网络传播中的自媒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斌 《新闻世界》2009,(2):85-87
本文初步探讨了自媒体的概念内涵及现状;并从传播学角度对自媒体的传播特性进行了分析,指出自媒体具有人人提供内容、去中心化、良好的互动性等迥异于传统媒体的传播性质,并对自媒体和传统媒体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进入了自媒体时代。在各类自媒体平台蓬勃发展的背景下,不断出现低俗内容、网络谣言、网络暴力等问题,负面内容的传播不仅威胁到民生和社会的和谐稳定,而且加大政府维护社会秩序的成本且破坏政府公信力,因此要高度重视信息传播乱象问题。本文分析了自媒体时代信息传播存在的乱象类型和根源,研究其带来的多方面危害,并从自媒体内容供给端、自媒体平台的预警能力、网络用户和政府的角度出发,提出多方应形成合力,协同治理自媒体信息传播乱象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当前伴随着网络技术的持续快速发展,人们获得多方面信息的速度也在不断地提高,这样的一种情况导致电视媒体工作逐渐地在公众的视线中消失,所以要求使用能够与其抗衡的措施去推进电视媒体与自媒体彼此之间的融合发展,而要切实地进行好这方面工作就要求在进行工作过程里对遇到的困难给予有效的分析。基于此本文针对网络自媒体和电视媒体工作融合传播的意义与困难进行分析,并对于存在的这部分困难给出了切实可行的融合建议。  相似文献   

16.
信息科技的高速发展带来以微信、微博为代表的自媒体的广泛使用.自媒体改变传统媒体信息的传播方式,给法治信息的传播和法治精神的弘扬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自媒体环境下,法治精神的传播应积极适应时代的发展变化,充分发挥自媒体的优势,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从而构建起良好的法治精神传播体系.  相似文献   

17.
申金霞 《今传媒》2012,(9):94-96
不同于大众传媒组织化、机构化的传播特征,自媒体强调传播者的主动性和传播内容的个性化与自主性。活跃于自媒体平台的网民,通过主动拉取和创造信息,使自己从被动的受众变为积极的"产消合一者",实现了对人的主体性的重构。其信息传播方式由大众传媒的"教堂传播"模式发展为"集市传播"模式,在信息传播控制方面,则体现出先"出版"后"过滤"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邱江 《新闻窗》2012,(2):82-82
几年前,人们还在谈论新闻网站对传统媒体的冲击,近年来随着微博井喷式的发展,新闻网站也逐渐成为过去时。现在最能缔造新闻话题的,是"自媒体"。美国人谢因波曼与克里斯威理斯在2003年联合提出的"自媒体"研究报告,称自媒体是普通大众经由数字科技强化、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之后,一种开始理解普通大众如何提供与分享他们本身的事实、他们本身的新闻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自媒体”时代微博谣言传播及应对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汪青云  刘晨 《东南传播》2012,(10):35-36
"自媒体"时代下,微博一方面成为普通大众表达个性和自我的途径;另一方面也极易成为谣言滋生和蔓延的土壤。如何应对微博谣言是网络信息管理者和媒体研究者需要认真思考的课题。本文深入分析"自媒体"时代微博谣言的传播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微博谣言的应对机制,以加强政府对微博谣言的治理与防范,推动网络生态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网红跟明星不一样,网红并不是通过大众媒体出名的,而是基于社交平台红起来的,他们依靠粉丝就能赚很多钱。网红市场已渐渐形成了分工明确的产业链条,迎来了自媒体吸粉+孵化公司炒作+淘宝店等多渠道变现的时代,网红背后的推手公司依靠输出网红品牌就可以创造出令人惊叹的经济价值。网红这一新的现象本质上是可以看做是自媒体的,自媒体在以聚合为特征的信息传播模式下体现出传播信息"圈子化"、传播中用户群的嵌套与勾连,通过分析自媒体传播主体与内容以及传播方式可以更加全面了解网红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