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手机诗歌的审美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手机诗歌是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而兴起的第五媒体,人们把它与手机短信、手机小说一起统称为"手机文学".确切地说,手机诗歌是以手机网络为载体,以诗歌的形式表达人们思想感情的一种新的诗歌样式.  相似文献   

2.
娱乐有节操     
这是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手机向"天空"发送信息的时代,时间久了,"天空中"的信息变得越来越多。人们每天通过手机报、搜索引擎、新闻网站、即时通信等多种方式获取信息,在生活的各个间隙获取信息,在吃饭时看一眼电视,在坐公交车时用手机上微博。当然,这里面的信息有精品也有垃圾,人们渐渐发现,信  相似文献   

3.
手机诗歌是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而兴起的第五媒体,人们把它与手机短信、手机小说一起统称为“手机文学”。确切地说,手机诗歌是以手机网络为载体,以诗歌的形式表达人们思想感情的一种新的诗歌样式。手机和诗歌,一个新颖时尚,一个源远流长,似乎很难将它们兼容。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和人们精神生活的丰富,手机诗歌正以它独有的魅力成为大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4.
正随着移动通信网络的快速发展,手机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中的第五大媒体,传统的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被称为四大媒体的局面被打破,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手机浏览新闻。安装在手机上的新闻客户端应运而生,凭借新媒体技术崭露头角,它突破了传统的新闻传播概念,在视、听、互动等方面给受众全新的体验,成为人们获取新闻资讯的一个重要方式,改变人们认知世界的速度和广度。在使用智能手机阅读新闻的发展趋势下,纸媒该如何布局,以新闻客户端为"抓手",打好媒介融合这张"牌"?本文以期与同行一起探讨这个话题。  相似文献   

5.
在科技现代化越来越发达的今天,数码产品尤其是手机已经成了人们不可或缺的物品之一。人们也越来越多地依赖于手机屏幕。那么在浩渺的信息大潮中,如何吸引读者,如何让读者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的信息便成了互联网时代新媒体写作的一个重要目标。我认为新媒体写作的方法虽然众多,但有一个是非常首要并且关键的,那就是短平快的写作手法。  相似文献   

6.
随着电子电信等技术的发展,手机已不再是单纯的通讯工具,而迅速成为获得各种资讯的大众传播媒体。手机报纸、手机广播、手机电视等等正逐渐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2005年5月,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获得了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发放的第一张经营手机电视的牌照。手机电视给人们接受信息带来了新的便捷。人们可以在上下班的路途上用手机适时收看最新资讯,或是在等人排队时通过手机来收看视频节目.充分利用这种时间缝隙。  相似文献   

7.
卢洋 《青年记者》2016,(11):87-88
电影中的新媒体 电影《手机》似乎是一部具有预示意义的冯氏电影,电影中葛优饰演的男主人公因为手机有了情人,也被手机所累失去了家庭.之后的《神奇手机》《社交网络》《搜索》等都将新媒体作为电影故事的一部分搬上了银幕.当新媒体成为人们的生活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时,反映和表现新媒体时代中人们的变化的电影就越来越多.《手机》中的新媒体是手机,如今的手机对于人们而言是一个工具、一个生活必需品,可是在电影《手机》中它是个人隐私、是秘密.  相似文献   

8.
正移动互联时代,营销就是传播,传播就是营销,而传播的本质就是沟通,知道对方想了解什么,喜欢了解什么,愿意了解什么,在哪了解和习惯怎么了解。多屏、垂直细分和碎片化成为这个时代的典型特点,从而重新定义了广告主与消费者的沟通方式。这里重点要讲讲手机,手机本质上是社交工具,是私密的东西,因此传统广告跟它之间有着天然的隔阂,而社交媒体与APP的结合则打开了一个全新的想象空间,同时利用起了消费者碎片化的时间。  相似文献   

9.
从2012年初开始,《兰州日报》推出并持续开展“凡人善举和你一起”宣传活动。报社记者深入不同层次的民众中间,寻找好人,宣传好人,在一年多的时间里,200多位平凡而又感人的兰州好人,通过《兰州日报》的“凡人善举和你一起”栏目走进人们的视野。“凡人善举和你一起”宣传活动彰显了平凡人对真善美的追求,用群众身边的好人好事激发人们内心的向善情结。  相似文献   

10.
毛文思 《出版参考》2012,(Z1):15-16
正近两年,手机阅读发展迅猛,公车上、地铁里、站牌前随处可见人们拿着手机,浏览新闻、发微博,看小说。可见,人们已经习惯了这种碎片化的阅读模式,很多人只要稍微有一点闲暇时间,如等候时、旅途中、临睡前,就会拿出手机看  相似文献   

11.
正不到4年时间,微信已积累了8亿用户,其中月活跃账户达3.96亿。一个人时、聚会时,在车上、在路上,在睡前、在醒来后,人们争分夺秒地刷着"朋友圈",沉浸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在中国,"微信依赖症"正在形成。这种依赖症背后,是一种孤独的症候。微信有让你变得越来越孤独吗?被微信"绑架"了科技宅男爱上了手机里的人工智能系统OS1,跟"她"(由性感女神斯嘉丽·约翰逊配音,相当于iPhone里的Siri)发生了一段人机畸恋,最后发现"她"同时爱上了461人,遂罢用手机,回到不美好但真实的现实生活。以上是最近受热捧电影  相似文献   

12.
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碎片化成为人们接触媒介的特点,手机网络游戏依靠碎片化的游戏时间,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观照梅罗维茨的情景理论,将人们接触手机网络游戏的行为视为在虚拟前台情境中与现实后台情境的融合,从而产生新情境,进而导致新的行为,对理解手机网络游戏对人们产生的影响以及原因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人们在手机上"看"原版报纸,将很快变成现实——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攻关,我国科技工作者日前研制出一套能在手机上原版再现报纸的新媒体手机数字平台。  相似文献   

14.
如今,人们总会发出“睡眠不足”、“睡不醒”的怨言,但到了深夜他们并未提早入睡,而是抱着手机继续熬夜,这是为何?对此,本文采用质化研究方法,将互联网企业员工作为研究对象,尝试对“熬夜玩手机”背后的结构性动因展开批判性分析。研究发现,在资本和数字技术的合力下,人们的时间分配结构和生活节奏均被篡改,致使“家”的内涵被曲解,休闲时间被挤压;进而,面对“无时间之时间”的异化状态,人们主动舍弃部分睡眠用以玩手机寻乐,他们将此视作自我救赎。然而,所谓的“救赎”只是时间异化的新形式,即“自我蒙蔽的时间”,这是资本强势和劳动者妥协的结果,人们实质上并未摆脱异化而是再造异化,甚至程度更甚。  相似文献   

15.
只要有移动信号,不需要电脑和电视,人们便可用随身携带的手机,了解全球各个角落里发生的即时消息。在当下,越来越多的人,不看报,不上网,不看电视,只要一有空闲,就聚精会神盯着手机。微媒体,借智能手机的东风,正占据着人们的碎片时间,让人欲罢不能。先有微博,再有微信,继而是客户端,一种微媒体产生,迅即风行天下。于是,地方新闻...  相似文献   

16.
近两年,手机阅读发展迅猛,公车上、地铁里站牌前随处可见人们拿着手机,浏览新闻、发微博,看小说.可见,人们已经习惯了这种碎片化的阅读模式,很多人只要稍微有一点闲暇时间,如等候时、旅途中、临睡前,就会拿出手机看上一会儿.手机便于携带,操作简单,且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通讯工具,因此已成为很多人进行移动阅读的首选方式.  相似文献   

17.
栾轶玫 《视听界》2011,(5):117-117
自7·25甬温重大高铁事故发生以来,我一直观察:有了新媒体特别是手机、微博的广泛参与后,人们是如何记录、叙述一起新闻事件,最终形成了怎样的“集体记忆”。  相似文献   

18.
初中一年级的李洋在上学路上用手机给过生日的朋友发祝贺表情符号;课间休息时,她一只耳朵戴着MP3播放器,边听音乐边和朋友聊天;午休时间,她又用照相手机以运动场上盛开的鲜花为背景照相.然后她又把照片传送到与自己手机连接的MINI-HOMPI.回到家上网一看,朋友已经对上传到MINI-HOMPI的照片回了好几个帖子.李洋说,通过迷你主页、手机网络,她感觉整天都和朋友们在一起.  相似文献   

19.
有几次,王晨很想休息一下,因为人实在累得受不了了,但是他还是坚持着没跟领导请假。有两个多月的时间,王晨都是凌晨两点起床,醒来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打开手机APP规划配送线路。作为武汉美家买菜的司机,王晨在疫情期间还肩负起管理职责,面对订单增多、人手紧缺、交通受限等诸多难题,"踏实做事"成了王晨坚持的朴素原则。  相似文献   

20.
刘圣红 《传媒》2016,(12):93-96
近年来,随着手机媒体的高速发展,手机为人们的社交提供了便捷服务.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手机媒体社交功能虽带来了便利,但人们的社交仍然存在“情感交流贫乏”“更感孤独”等现象.本文通过聚焦手机媒体各发展阶段对社交的促进与限制、对媒体大环境的影响以及实例研究,提出“建立回归本源需求的社交模式、建构手机媒体科学发展机制”的建议,以便更好地满足人们的交流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