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也得到迅猛发展,人们已经进入信息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也在不断增加。在过去,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有以下几种:一是广播,二是电视,三是报纸。如今,网络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网络技术的应用给传统媒体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在新时代,给新闻当事人和事件贴标签的方式日益凸显,成为很多新闻工作者报道新闻的主要形式。但是,在新闻报道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乱贴标签的问题,导致新闻报道出现标签化现象。  相似文献   

2.
传统"标签"主要是帮助人类区分不同事物的工具,从这个层面上来说具有重要意义。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屌丝"、"90后"、"钉子户"等具有强烈感情色彩的标签化新闻报道有越演越烈的态势。新闻报道的"标签化"不仅扭曲了事实,误导了舆论导向,甚至还会引发严重的公共事件,给社会造成恶劣的影响。本文针对新闻报道的标签化现象进行研究,并联合其他新闻工作者和外部监督力量共同解决该问题。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关注留守儿童的标签化报道并展开探究论述,分别从留守儿童的学习层面、心理层面和道德层面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留守儿童尽管在这些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问题,但并不等同于留守儿童是问题儿童.媒体报道应秉持专业主义精神,客观中立、理性发声;发掘留守群体的积极因素,为留守儿童去污名,打造一个正常的舆论环境.  相似文献   

4.
媒体新闻报道中的负面新闻往往更能吸引公众。为了便于受众对报道内容进行归类和接受,负面新闻常常采用标签化的策略。媒体制作的标签和泛化的群体或个人全面评价之间的关系凝固僵化,形成对报道对象的污名化。从标签的制作过程来看,报道者一般先以"概念化"的思维方式对报道对象的属性进行定性,然后用非常精炼的结构、固定的话语叙述出来,完成标签的制作。标签完成后经过媒体的报道成为社会集体记忆和刻板印象,也成为了社会认知报道对象的框架。社会不同阶层和不同群体之间互相"标签化"导致互相"污名化"。同时,以标签去思考,妨碍了受众理性探讨和深入思考,进而丧失理性判断。因此,媒体应该全面系统地呈现事件信息,不要轻易"贴标签";同时负面新闻的报道对象应积极应对,将真实正面信息告知公众。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事业的发展,广场舞作为城市中老年人的一项文化休闲活动蓬勃发展起来。各大城市的商业广场、小区空地随处可见成群结队的广场舞爱好者。然而自2013年下半年起,媒体相继曝光了广场舞大妈被鸣枪警示、泼粪等冲突性事件,将广场舞推至公众视野,一定程度上激起了社会主流群体对广场舞这一异质文化的恐慌、抵抗和规制。本文试从新闻报道对广场舞文化的他者化形象建构角度来探寻广场舞冲突不断升级背后的媒介因素。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污名化和标签理论为研究视角,发现媒体在对扶老人事件的报道中,通过戏剧化的处理报道情节,热衷描绘故事,夸大卖点噱头等方式,给扶老人事件贴上了被讹、炫富等标签,以此形成了对扶老人以及老年群体的污名化建构。本文解析新闻报道对这一媒介话语的原初意涵和演变过程,管窥媒介话语所反映的社会现实问题,并提出去污名化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在都市类媒体的报道中,城管的形象负面居多。但近几年,城管在媒体报道中的负面形象开始逐渐转变。都市类媒体对城管形象的建构过程,即是媒体通过舆论监督促进政府部门改进工作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浅析美国媒体老人形象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65岁以上的老人占美国总人口的12%以上,而媒体上的形象比例仅为3%,处于缺位状态;男性老年形象多于女性、少数族裔老年形象几近缺失等表明存在着传播歧视;风险理论为解决老人形象传播问题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曾被冠以"叛逆自我" "非主流"等刻板印象的青年群体,如今在社会服务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形象也得到很大改观。这种变化与媒体的议程设置和形象构建密切联系。主流媒体在关键时刻发挥影响力、引导力,呈现出客观、全面的新生代群体形象,能起到缓解社会焦虑、稳定社会情绪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都市类媒体对农民工形象的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4年以后,大量农民涌入城市,成为城市的产业工人,也就是媒体所称的“农民工“。“农民工“这个概念的出现是国家将公民划分为城乡两种身份的的结果,具有时代的局限性。但在许多城市中,农民工已经成为社会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是他们却不被他们所服务的社区所接纳,甚至被排斥。他们在城市里找不到自己的社会位置,他们  相似文献   

11.
网络报道对“老太太”形象的污名化建构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璐瑶 《新闻世界》2014,(6):180-182
本文运用内容分析法,对百度新闻搜索引擎下的一些具有普遍代表性的网络新闻报道进行筛选和抽样分析,发现媒体在对"老太太"的报道中,通过强调卖点内容,妖魔化报道和剥夺老年人话语权等方式,给老年女性群体贴上各种负面标签,以此形成对中老年女性形象的污名化建构。本文解析了网络新闻报道对"老太太"形象构成污名化的过程和后果,并提出去污名化的方法与途径。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老龄化持续加重和中国社会转型持续深化的背景下,大众媒介老年形象的呈现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研究表明,中国大陆媒体对老年群体的媒介形象的再现仍处窘境。本研究以近年媒体报道为文本,分析老年人媒介形象的现状、媒介成因以及老年媒介消极形象建构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3.
郭小霞 《青年记者》2012,(11):10-11
形象,既附着于每个个体和群体,又蕴涵着特定的深刻内涵.河南历史悠久,文化深厚,是中华民族主要发祥地之一.然而,自上世纪末,河南的形象曾一度被扭曲、被误读,这和媒体的新闻传播是分不开的.如何让世人正确理解和认识河南形象,还需政府和媒体共同努力.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规律就是那些蕴涵在事物活动中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必然性.”河南形象的媒体建构,也是有规律可遵循的.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充分认识并正确处理自我建构与他我建构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徐红  涂江浩 《新闻世界》2013,(12):68-69
传播视域下的"标签化"无形中产生传播的偏向,一定程度上失去事实的客观性。本文除了论述"标签化"是传播偏向产生的一个基本因素,还分别从顺标签化传播的奖与罚和逆标签化传播的是与非,四个方面分别阐释标签化传播的种种偏向。当然,标签是双面的,一方面向人们传播虚拟的"群体影像",扭曲人们对社会的认知;另一方面又是一个个体自嘲和情绪疏导的阀门,是对认识社会的简化。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加剧,"空巢老人"这一弱势群体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运用内容分析法,对2009年1月1日—2012年6月1日在百度新闻高级搜索系统中以"空巢老人"为主要内容的51篇报道进行了分析,旨在探究媒介是如何建构"空巢老人"这一群体形象的。研究发现:媒介对"空巢老人"的消极(负面)报道较多,积极(正面)的报道则相对较少,且报道量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再现的"空巢老人"形象大多是生活孤苦、内心空虚的,且女性多于男性,城市"空巢老人"的数量大于农村;低龄和中龄老年人成为了被报道的主体,涉及高龄老人的报道则相对较少。与实际情况相比较,媒体在建构"空巢老人"这一群体形象时在某些方面有失偏颇,如报道角度较为单一等等,并没有较为全面客观地反映这一群体的生活常态。  相似文献   

16.
"农民工"是我国社会转型过程中于城市社会出现的新生社会群体,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的一支新型劳动力量.新生代农民工作为一个独特的社会群体,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媒体和社会的关注.但媒体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新闻报道存在政策导向化、报道污名化、报道主观化等问题.论文对如何改进新生代农民工报道,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杨杨 《东南传播》2011,(4):50-52
本文在对国家形象媒体建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的基础上,进行批判性反思。首先,从本体论视域对国家形象这一概念进行解读;并借助马克思.韦伯的工具理性分析当前研究的缺陷。在此基础上,剖析国家形象与媒体形象、政府形象的差异,从而扩展研究视野。进而描述中国现实政治语境下国家形象媒体建构研究的未来趋向。  相似文献   

18.
上海科技馆形象是上海科技馆实力和科学传播精神的表现与象征,是上海科技馆最重要的无形资产。本文选取2013年上海科技馆官方网站上"我馆动态"(自身宣传)栏目,通过定量内容分析法,研究其与上海科技馆形象建构的关系,并希望从中探索出自身媒体新闻报道如何建构上海科技馆形象,为科技馆形象的构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突发事件下党政干部的信息沟通原则是:第一时间告知真实情况;满足公众的心理期待;保护党政干部的原有形象.党政干部的形象目标及建构策略是:第一时间发布真实信息,统一口径,言必有据,塑造“诚实”、“可信”的道德形象;根据受众需求不断发布最新信息,慎报原因,塑造“高效有力”、“严谨准确”的才能形象;用情感打造“与民共担风险的亲民领袖”形象,用声乐色彩刻画“务实高效的危机专家”形象,用心灵塑造“坚定沉着的心理救助者”形象.  相似文献   

20.
《新闻界》2016,(9):21-25
报纸媒体对"空巢老人"话语的社会建构中隐藏着不同机构和话语主体在这一议题上的话语权力分布与话语分歧。这一话语格局既是现实社会生活在报纸媒体上的投影,也有社会需求、心理需求、市场需求的多重作用,还是报纸媒体履行自身社会精英话语职责的自觉追求。这一研究为透视大众媒介话语建构与社会变迁之间的互动提供了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