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全面抗战时期,毛泽东通过《论新阶段》和《改造我们的学习》等报告系统地阐释了中国近代史对理解民族解放与革命运动的深刻意义及其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联系,并倡导对中国近代史进行研究和学习。其权威性呼吁和倡导,在党内外掀起了中国近代史的研究热与学习潮。这些研究与学习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近代史知识的形成与传播,建构起广大党员和民众对近代中国独特的历史记忆,进而起到了重构政治认同与国家认同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罗家伦是近代中国颇有影响的政学两栖型人物。在中国近代史研究领域,他不仅在理论上率先论证近代史研究的意义、必要性,立志写一部科学的近百年中国历史,而且身体力行,积极收集、整理、编纂近代史史料,留下了大量的近代史研究著述。客观地说,和蒋延黻一样,罗家伦也是中国近代史研究的重要倡导者与实践者,是中国近代史研究领域的开山者。  相似文献   

3.
郭豫明,1934年生,广东潮阳人。1957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现为上海师范大学教授、上海师范大学中国近代社会研究所所长、历史系中国近代史研究室主任,兼任空军政治学院教授、上海市太平天国史研究会会长、上海市学位委员会学科专家组成员。 郭豫明教授长期从事中国近代史的研究与教学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捻军与太平天国史、近代会党史、上海地方史,其特点是将政治史同经济史、社会史、地方史结合,总体研究同个别研究结合,探讨下层群众及其斗争的问题。他治学严谨,工作勤奋,著有《捻军史》、《上海小刀会起义史》(这两部著作均是国内首本全面深入地论述捻军和小刀会  相似文献   

4.
一按我国史学界的一般看法,中国近代史是指从1840年(清道光二十年)中英鸦片战争至1919年(民国八年)五四运动为止,约八十年间中国所经历的一段史事。其上限,即与中国古代史的界限,断于1840年,是因为这一年英国资本主义  相似文献   

5.
一按我国史学界的一般看法,中国近代史是指从1840年(清道光二十年)中英鸦片战争至1919年(民国八年)五四运动为止,约八十年间中国所经历的一段史事。其上限,即与中国古代史的界限,断于1840年,是因为这一年英国资本主义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由于清政府抵抗失败,被迫与英国侵略者订立了《中英江宁(南京)条约》,从而使美、法等其他资本主义国家跟踪效尤,相率迫使清政府订立不平等条约,紧随英国之后,进入中国逐步开展殖民主义的掠夺活动。由此伊始,中国社会产生很  相似文献   

6.
中国近代史     
陈伟国 《中学历史教学》2014,(1):61-70,95-96
  相似文献   

7.
本刊编发的“中国近代史研究四十年”系列文章自1991年第二期起至今已刊出12篇,按照具体专题对建国四十年来中国近代史的研究情况作了介绍和评述。本期我们刊出李侃、李占领二同志的这篇文章作为这组系列文章的总结,欢迎大家一读,并就此向给予我们工作大力支持的专家、学者和广大读者再次表示谢意。  相似文献   

8.
中国近代史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喻大华建国以来,高校中国近代史课程作为历史教学体系中的重要一环,由于与现代社会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倍受重视。在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这一课程对几代人的世界观、价值观、爱国主义品德的塑造,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是,这一课程的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中国近代史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提出了诸多新的见解。其中有些涉及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原则性问题,已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和讨论。1.关于中国近代的社会性质。中国近代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观点为史学界所普遍接受,但一些学者已明确提出了质疑或否定。反对者认为:"两半论"有待丰富与发展,但决不能轻率地否定。2.关于帝国主义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侵略,其中包括:殖民化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中国近代史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提出了诸多新的见解。其中有些涉及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原则性问题,已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和讨论。1.关于中国近代的社会性质。中国近代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观点为史学界所普遍接受,但一些学者已明确提出了质疑或否定  相似文献   

11.
近些年来,中国近代史研究在原有基础上获得了进一步发展,本文从中国近代史的总体研究、近代政治史、经济史、思想、文化和科技史、社会史、人物等方面,对近五年来中国近代史的研究情况进行回顾与梳理。并指出,伴随着社会的进步,新问题的出现,新史料的发掘,新方法的运用,中国近代史的研究会不断地走向深入。大批新的成果也会不断涌现。  相似文献   

12.
由于历史研究回应社会现实的需要,美国中国近代史研究中革命史范式危机的影响以及“告别革命”论的出现,中国近代史研究范式问题引起了学者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学界围绕着对范式的不同理解、研究中存在的范式种类、不同范式之间的关系三个问题展开讨论。但是,相关讨论大多流于学理层面,至今缺乏对范式运用的经验考察,因而范式研究仍有进一步扩展的必要。  相似文献   

13.
经过20世纪初期以来几代学的努力开拓和辛勤耕耘,中国近代史学科已经取得丰硕的学术成果。史学界对中国近代史的研究无论其深度还是广度,都超过对史学其他学科的研究,几乎所有当代名历史学家都曾涉猎过近代史研究领域。可以这样说,近代史学科的框架、体系、基本内容和研究理论已经基本成熟。但就目前而言,近代史学研究似乎处于停滞状态,以至于出现某种危机。这种情况已经引起近代史学界的重视。一个基本思路是:近代史学科体系和近代史研究理论需要创新,各专门史研究需要创新,对具体事件和人物的研究也需要创新。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指出,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亦即中国特殊的国情,这是解决一切革命问题的最基本的根据。”①青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振兴的希望,是将来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我们学校的教育应该从思想上给他们启迪,帮助他们认识祖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也就是要使他们了解中国的国情,了解过去中国人民曾经蒙受过的苦难,了解帝国主义对中华民族的欺凌,了解我们为什么要坚持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15.
祁龙威先生主要研究中国近代史,长于考证.他在长期的学术实践中,总结出一套具有个性特色的史料考证准则与方法,并将其运用于中国近代史的研究与教学,取得了斐然成绩,在太平天国文献考证方面建树甚多,并且在中国史学界较早提出了"考证学必须与唯物史观相结合"的观点,这对于纠正当前"历史学社会科学化"、"轻史料重理论"的研究倾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中国近代史理论问题研究,是中国近代史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作为中国近代史学者的张海鹏先生积极参与了上世纪80-90年代有关中国近代史理论问题的探讨,在中国近代史研究的指导思想、近代史的分期、基本线索、研究的若干原则性问题等方面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为推动中国近代史学科体系的建设和教学的开展,为加深我们对中国近代史发展规律的认识作出了较大的努力。  相似文献   

17.
由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中心(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举办的“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回顾与前瞻”研讨会,于2002年4月29日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当代中国研究所、北京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与北京师范大学等单位20余名从事中国近现代史研究和史学理论研究的学者参加了研讨会。研讨会主要围绕三个问题展开讨论:近20多年来中国近代史研究的成就,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这一研究领域的前瞻。一、近20多年来中国近代史研究的成就研讨会上,与会学者结合各自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中国近代史宏观研究日趋活跃,成效显著。本文拟将近年来学术界关于基本线索与历史分期,社会性质与近代社会的总体估价、社会主要矛盾等几个基本问题的研究稍作简要介绍,以期有助于研究的深入。一、基本线索与历史分期1、基本线索史学界于1984年—1985年和1987年—1988年两次出现关于近代史基本线索讨论的高潮。关于第一次高潮讨论情况,曾景忠先生在《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讨论述评》一文中作过比较系统的介绍,兹不赘述。1985年后,分别赞同“两个过程”说、“两大任务”说、“三大革命高潮”说和“四个阶梯”说者颇不乏人。不过,也有一些论者提出了如下新的见解:  相似文献   

19.
香港史学界关于中国近代史研究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逐步发展过程,已呈初步繁荣之势,在某些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香港地区从事史学研究的人员主要来自三个地方:一是本地成长起来的学者,二是来自大陆和台湾的学者,三是来自欧美的学者.香港从事近代史研究的主要机构集中于在港一些大学、学院的历史系、所.1985年成立的香港中国近代史学会为重要的学术团体.  相似文献   

20.
胡耀邦同志在十二大报告中,十分强调历史教育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的重要作用。他指出:“要在广大人民群众中,首先是干部和青年中”,“加强祖国历史特別是近代史的教育”。我国历史悠久,各族人民在长期劳动和斗争生活中形成了深厚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不了解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对中国近代的苦难史和斗争史茫然无知,就不能继承、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和爱国主义传统,从而进发出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力量。很难想像,一个没有爱国感和民族自尊心的人,能够自觉地为祖国繁荣、人民幸福而献身。所以,赵紫阳总理在五届人大四次会议报告中特别指出:“各级学校都要加强中国历史的教学,这是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那么,在中国近代史教学中如何贯彻爱国主义教育呢?我认为要注意下列四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