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试论教育适应学生   总被引:8,自引:7,他引:8  
在教育与学生的关系上,历史上曾经出现了学生服从教育、学生适应教育、教育服从学生三种关系。但在制度化教育中,延续至今的主要是学生适应教育。我国教育改革中提出教育适应学生,就是对这种关系的调整,这是对当代社会知识观变革、社会需要变革、人们对人的发展认识变革的反映。所谓教育适应学生,是就教育的个体发展职能而言的,主要是指教育活动适应每一个学生发展的多种需要和多种可能性,有针对性地引导和促进其有效的发展。其实质是打破以往教育的统一性特征和模式化,实现教育本身的多样化和创新化。当前在教育适应学生上既应在思想观念上要有明确认识,更要改革教育评价制度,更新教师素质,加强教育与学生生活世界的结合。  相似文献   

2.
论高职人才培养中的学生自我认知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宏秋 《教育探索》2005,(12):40-42
加强学生自我认知教育是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一环。学生的自我认知关系到学生的自我定位,从而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求学心理和就业心理,影响着学生的生活状态、学习状态和就业后的工作状态。高职院校对学生的自我认知教育应当贯穿始终,从新生入学的始业教育、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咨询到毕业阶段的就业指导教育。可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首先了解学生自我认知的合理度,在此基础上决定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做到有的放矢,增强教育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3.
为了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自由、健康的发展,在班级管理中,我进行了爱心教育的尝试。所谓爱心教育,就是在班级管理中,针对学生的心理需要,以情感为突破口,用爱心影响学生的教育。下面就浅谈一下我在班级管理中进行爱心教育的做法和体会。一全面了解学生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过:“如果教育家希望从一切方面去教育人,那么就必须首先从一切方面去了解人。”班主任要教育好学生,就得全面经常地了解学生。只有了解和熟悉学生的情况,才能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教育。结合实际,我主要是通过以下途径和方法来了解学生的…  相似文献   

4.
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通过开展普遍教育活动,使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有积极的认识;要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和辅导;要尊重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遵循上述原则,在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探索实践中,我们体会到,学校心理辅导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5.
邵晓月 《贵州教育》2014,(10):17-18
情感教育是教育过程的一部分,它关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态度、情绪、情感以及信念,以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即情感教育是使学生身心感到愉快的教育,是班主任教师必须具备的教育手段之一。班主任对学生的关心爱护,应该像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班主任要有意识地以积极的情感去教育学生、激励学生,让学生从中得出积极的、肯定的反应,从而达到教育目的。在此,我想和大家谈一下在班主任工作中开展情感教育的一些粗浅的认识和体会。  相似文献   

6.
当前教育中普遍存在的学生的“逆反心理”问题,阻碍了学生的发展和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如何克服学生的“逆反心理”,在教育中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就要求以情感教育为基础,善用批评、鼓励和赞扬的教育艺术,以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使学生心理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7.
王雷 《时代教育》2007,(8Z):131-131
历史教育对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具有独特的意义和价值。在当代,青少年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冷漠令人担忧。对青少年学生进行历史教育,应从国格和人格两个方面着手,同时,对青少年学生进行历史教育对教师和学生本身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赏识教育,就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和管理过程中,挖掘学生身上的优点和闪光点,予以及时地鼓励和表扬,以此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主体性,使学生把教育的要求内化为个体的自觉行为,进而促进学生健康主动地发展的教育行为。在职业教育中,它可以让学生克服自卑,增强自信;可以维护学生的自尊,防止出现逆反心理;可以挖掘学生潜力,使之各展其能。  相似文献   

9.
高等职业学校学生普遍存在着厌学问题,这种厌学情绪源于学校、家庭、社会和学生本人;要帮助学生彻底纠正厌学情绪,必须改革专业课程设置,帮助学生确立适合于自己的奋斗目标,加强对学生的意志力培养、抗挫折教育、自信心教育和积极的人生观教育:必须改变教育方法,正确对待有问题的学生;必须改变教学方法,重视引进现代教育理念和多元智能理论,开启学生学习的欲望、激发学习的动机。  相似文献   

10.
一、实施创新教育的基本原则 1.普遍性原则。实施创新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体现普遍性,努力构建适合每一个学生的创新教育模式。我们的任务就是要改变教育内容,变革学习方式,发现和开发每一个学生潜在的创新品质,引导学生从小关注人类和世界,认清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2.民主性原则。在创新教育中,师生关系应和谐融洽。教师要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教育气氛,使学生形成探求创新的心理愿望和性格特征,学生则要以主人翁精神参与教育活动,积极进取,主动探索,力图创新。一切教育的影响,只有通过学生自身…  相似文献   

11.
赋予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院校学生的特殊性要求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把政治社会化作为教育的基点和要求,把提升软实力作为教育的方式和路径,把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作为教育的起点和目标,这样,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才可能取得实际功效。  相似文献   

12.
中小学心理教育的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优化学生的心理生活,为学生追求完满的生活作准备。中小学心理教育必须依据心理教育的特点和学生的心理发展状态及需要,科学地组织心理教育过程,通过提高教师的心理教育能力,科学地选择心理教育的内容,善用各种心理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努力开发校本资源,才能保证心理教育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13.
刘彦华 《职教论坛》2002,(14):52-52
为全面落实江总书记关于教育问题的讲话精神,进一步提高学生素质,根据中等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和学生特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教育的一致性和连贯性的原则。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要目标一致、步调一致、相互协调、前后一贯、坚持到底,使学生思想品德按照统一的目标发展,从而保证良好的教育效果。因此,全校教育工作者都应统一认识,明确共同的教育目的、任务和原则,学校各有关部门之间要互通情况,互相支持协作,同时都要以身作则,以便创造思想品德教育的良好环境和条件,共同为实现同一的教育目标而努…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发展,“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成为当今时代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工作者应树立“教育就是服务,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教师要服务于学生的发展”的意识,为学生营造愉快、和谐的良好氛围和健康向上的成长空间,积极开发每个学生身上的巨大潜能,充分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教育实践表明:要做好教育工作,首先应该做到接受学生、相信学生。  相似文献   

15.
教育理念决定教育行为,决定教育模式,决定教育策略,更决定了教师的教育观、学生观和质量观。物理教育属于科学教育,物理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在物理教学中渗透物理实践的理念,创设情景和创造各种条件,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16.
所谓“成功教育”,指转变教育观念、改进教育方法,通过教师帮助学生成功、学生尝试成功,逐步达到学生自主成功,成为学习的成功者,进而成为社会的成功者的一种教育。它是追求学生潜能发现和发展的教育,是追求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教育和终身教育,追求全体学生知识、技能、人格等多方面发展的一种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模式。计算机课程是重要的基础课程,  相似文献   

17.
教育惩罚作为一种常规的教育手段,是对学生问题行为的一种强制性纠正行为,是在能够承受的前提下采取的教育措施,能对学生起到教育和警示的作用。惩罚的目的是教育,要与对学生的尊重和爱心相结合,利用团队精神充分获得学生的理解支持。  相似文献   

18.
主体性教育需把握的几个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是引导学生认识世界、认识自己、提高素质的过程,在本质上是对受教育者主体性的培育过程。因此,教师必须冲破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以学生为本,把主体性发展作为教育首要目标,通过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主体能力和主体人格,发展和提高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建构学生丰富和全面的主体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人”。  相似文献   

19.
高中历史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荣辱观教育的主要手段之一。因此,教学不仅要学生掌握基本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而且还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能力培养。如何实现这一教学目标,作为牧区历史教师,必须从牧区学生的实际出发,认真贯彻七环节教学法,从每一个环节抓起,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达到爱国主义教育和荣辱观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教育的公共性原则要求任何教育机构和教育者都应以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和教育事业发展为主要目的,要对社会公共利益负责,保证教育制度的正常运转。法律也赋予教师进行教育教学活动、指导学生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品行和学业成绩等管理权力。但法律又对保障学生的个人隐私做出了规定,在现实教育实践中,管理者在教育管理活动中经常会与学生的隐私权发生冲突,文章用教育公共性原则对此现象进行了解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