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学校应该是有生命的。然而,现代学校组织却大都深陷官僚体制的文化中不能自拔。这是造成教师职业厌倦、幸福感低、干事创业的动力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为此,就旧有的学校组织有必要进行彻底的改革,建立充满人性味的学校组织,使学校不仅成为教师们的工作之所,而且能成为其精神寓居之所就彰显了其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正>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师工作环境与学校文化对教师教学工作的影响成为学校变革与学校领导研究的中心问题。一些初步的研究发现,那些在学校环境中得到支持的教师,工作积极性更加有效,通过多元的学习途径和方式,教师能够不断拓展和增强满足学生学习需要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教师专业发展的开放性、网络化、协作化、资源整合化多元化需要农远项目学校重构合作的教师文化,为每一位教师的成长提供机会。本文在分析农远项目学校合作文化亟待重构的背景基础上,提出了TELSC(分别取教师Teacher、专家Expert、领导Leader、学生Student、社区Community英文单词的首字母)多元化学习共同体的建构模式。该文化共同体具有参与者、助学者、学习主题、结构模式、资源模式、发展性评价等方面多元化的特质;在操作策略方面,TELSC多元化学习共同体强调在共同的理想和追求、信任、规模适度、成员配合合理的原则基础上,通过分步、谨慎授权、明确授权、信任、信息畅达、宽容、适度控制等教师赋权、全员参与策略实现共同体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庄可 《辽宁教育》2010,(6):10-12
学校本来就应该是一个共同体,师生、师师、生生之间就是一个共同体,要不然就不是学校。但为什么现在要强调共同体呢?在应试教育下,我们把教育当作了一种功利行为,难免不出现各自为营等现象。所以,现在讲共同体,是对教育回归的呼唤,是学校教育氛围、教育关系的重构。  相似文献   

5.
近几十年,世界范围内教育改革研究关注的焦点,从教学与课程等局部层面的改革,转向关注学校整体的革新.在这个大背景下,专业学习共同体不仅仅被当作教师发展的一种途径,而且成为一种崭新的学校变革方式,它将教师发展、领导角色、学校改善统整为一体,形成以学生学习提高为中心的整体学校发展模式.走向专业学习共同体的学校变革历程是一场深刻的革命,制度与文化的完善是一个不断磨合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全国教师教育学会马立会长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会"十一五"规划2006年度国家课题《信息技术环境下创建区域性教师学习共同体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专题研讨会,拟于2007年4月底在上海浦东新区召开。为开好本次会议,研讨会承办单位上海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信息技术环境下浦东新区教师学习共同体建设"的模拟思考。今摘登一部分研究文章,以期与大家共鸣。  相似文献   

7.
当前学校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建设学习共同体是我国基础教育学校变革与发展的现实选择。学习共同体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即以学习为核心,以人的成长为终极目的。学校作为学习共同体,是以人的成长为终极目的的多元、共享的关系结合体。其终极目的是人的成长,其核心任务是教与学,其动力基础是系统领导,其联系纽带是内生文化,其生活方式是持续沟通。学校应在校长、教师、学生超越了个人主义的共同学习中,生成极具特色的组织文化,通过系统领导、持续沟通,推动学校整体性变革。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中职学校教师学习共同体构建的实践意义入手,选取了职业学校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开展情况进行分析,全面考察当前教研实施中的中职学校教师学习共同体建构的状况,调查发现中职学校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建构存在的问题以及构建策略.  相似文献   

9.
杨雪  张波 《教书育人》2013,(12):32-33
公开课和观、评课作为学校教研活动的传统形式,在对教师发展做出贡献的同时,也存在不少弊端。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的今天,学校急需一种更为有效的推进教师发展的新模式来重构教研活动,课例研修为学校开展教研活动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教师的专业发展离不开合作的教学文化。教师"学习共同体"重视教师之间的合作,强调教师群体的共同发展,教师之间是一种开放、信赖和支持性的同事关系。在平等合作的互动中,学校的教学文化得到改变,教师得到专业的成长与发展,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西安某大学附中基于年级外语教研组成立的教师学习共同体,通过集体听评课、主题教研、实践反思等活动,唤醒了自身的教育智慧与教育激情,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能感,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也让他们享受到了生命成长的愉悦与幸福。  相似文献   

11.
构建“学习共同体”的学校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佐藤学  田辉副 《中国德育》2007,2(1):8-12,15
日本学校改革的目标是创建“学习共同体”,“学习共同体”的建立,不仅使其可成为孩子们学习和成长的天地,也是教师共同学习成长的地方,并且还可以作为家长、市民支持和参加学校改革、共同学习成长的重要场所。改革的理论基础主要是杜威的公共哲学。推进作为“学习共同体”的学校建设,需要遵循少则多、简则优、小则精的原则。这种改革并没有特定的形态、特定的运动以及特定的处方,是任何一所学校的任何人都可以参与挑战的“活动体系”。  相似文献   

12.
"专业学习共同体"的构建在教师"赋权增能"、实现角色转换、促进学校持续改进,以及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载体,"专业学习共同体"以多重聚合为共享愿景、以相互介入为运作方式、以合作学习为根本动力、以专业支持为有效保障。"专业学习共同体"的构建,关键在于明确专业学习共同体的共同愿景、变"个人英雄主义式的领导"为"联合领导"、形塑教师之间合作学习的共同体文化以及建立规范化的专业学习共同体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13.
提高农村学校的教学质量是发展农村教育的根本目标,实现目标的关键在于提升农村学校教师的专业能力和专业素质。基于农村学校的实际,通过构建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能够帮助农村学校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水平与技能等方面的改进,从而有效提高农村学校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4.
在《共同体与社会》(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中,德国社会学家、哲学家滕尼斯这样区分"共同体"与"社会"这两个概念:"关系本身即结合,或者被理解为现实的和有机的生命——这就是共同体的本质,或者被理解为思想的和机械的形态——这就是社会的概念","共同体本身  相似文献   

15.
莫玲玲 《海外英语》2012,(2):44-45,59
新一论新课程改革紧随时代的发展,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已有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难以适应教育形势的快速发展和教育情境的急剧变化。在现阶段,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主要是通过参加学校或教育机构组织的教师培训课程,然而这种培训模式由于其机械性和工具性的特点,只能传递显性的知识或者是教学理论,对隐性知识关注较少。然而教师职业特点决定了显性知识只是其专业知识的一部分,更多的是隐性知识,因此这种培训模式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效果不大。为此,该文提出构建校本教师学习共同体,实现教师知识共享,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16.
王毅 《时代教育》2013,(1):22-23
让学习共同体成为教师培训的一种模式,不仅能满足教师的发展需求,更能尊重教师个性的发展和教师潜能的挖掘。我国实施"国培计划"是提高中小学教师特别是农村学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重要举措,将对我国农村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带来深远影响。本文以贵州师范大学实施"国培计划"为切入点,研究"国培计划"中学习共同体的构建策略,以及"国培计划"中应用学习共同体培训农村教师的价值体现等问题,希望能为今后教师培训提供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教师学习共同体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有效形式。目前,我国基础教育中的教师学习共同体正处于发展时期,很多学校都存在着不同类型的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实践。既有成功经验,也有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共同体的概念入手,揭示了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内涵、发生与演进的逻辑,以及对教师专业发展和学校改进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教师专业发展的开放性、网络化、协作化、资源整合化多元化需要"农远"项目学校重构合作的教师文化,为每一位教师的成长提供机会。本文在分析"农远"项目学校合作文化亟待重构的背景基础上,提出了TELSC(分别取教师Teacher、专家Expert、领导Leader、学生Student、社区Community英文单词的首字母)多元化学习共同体的建构模式。该文化共同体具有参与者、助学者、学习主题、结构模式、资源模式、发展性评价等方面多元化的特质;在操作策略方面,TELSC多元化学习共同体强调在共同的理想和追求、信任、规模适度、成员配合合理的原则基础上,通过分步、谨慎授权、明确授权、信任、信息畅达、宽容、适度控制等教师赋权、全员参与策略实现共同体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朱丽 《江苏教育》2013,(10):58-58
教师的专业成长有赖于一种合作、对话、反省和慎思的氛围营造.有赖于一个学习型、研究型组织的建立。构建教师学习发展共同体,能够有效地促进合作、探究、分享的教师文化的发展,使共同体的所有成员通过建立“共同愿景”,开展有效的“团体学习”,形成全局性的“系统思考”,实现自身专业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一个优秀的班级离不开共同体的构建。共同体学习会让学生在形成良好的人格的同时,也让整个班级形成向心力、凝聚力,使其朝着正向发展。有效构建班级学习共同体首先需要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学生“知”和“行”,克服知行分离的问题,切实遵循“知行”合一的教育规律,真正落实立德树人、以文育人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