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老舍作为一位悲剧大家,创作了许多悲剧作品,塑造了许多悲剧人物。这些悲剧人物根据其人生经历、文化程度、性格特点等方面进行划分,大致可以分为四类:挣扎求生的悲剧人物,因循守旧的悲剧人物,动摇彷徨的悲剧人物和孤独抗争的悲剧人物。每一类型的悲剧人物都有不同的特点,经历了不同的人生,而他们带给我们的震撼却是相同的。  相似文献   

2.
文学作品中的悲剧人物,虽然有着一样的悲剧人生,但她们经历着不同的苦难际遇。本篇通过对丈中两位悲剧人物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虽然是不起眼的渺小人物,却能产生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这样的艺术形象经久不衰。  相似文献   

3.
穆时英是中国新感觉派的代表人物。他的小说描述了光怪陆离的都市生活,塑造了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透过热闹的外表、穿过华丽的语言,我们不难发现穆时英小说弥漫的悲剧意识和悲剧色彩。这种悲剧意识,既具有中国现代文学悲剧意识的普遍性,也渗透着他独特的人生经历和人生体验;这种悲剧的色彩,不仅是他小说的艺术风格,也是他人生的写照,使他个性性格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4.
《夜色温柔》中迪克是一个悲剧人物,他的悲剧是社会性的,但是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角度来剖析迪克的三重人格,可以窥探出迪克悲剧人生的精神根源,他的人生经历充满了自我、本我和超我之间的相互冲突和相互转化,最后三重人格失衡,导致了他人格和心理上的扭曲和异化。  相似文献   

5.
曹禺的作品充满内涵地表现了封建家庭中的矛盾冲突,人物的悲剧命运。以“家”作为最为本质的背景要素,来描绘他对社会、对人生中悲剧的认识。不论是外表光鲜的周公馆,还是腐朽不堪的曾家大院,亦或是茫茫原野上的封建家庭,都在不同程度、不同层面上演绎着“家庭”内部的矛盾悲剧。并且以“家”为依托,突出了人物在如此家庭背景下所生成的性格悲剧和人生悲剧。  相似文献   

6.
汪曾祺经历过人生的无奈和悲凉,所以他的小说总有一点淡淡的忧郁,尤其是他后期,相当一部分作品蕴藏着悲剧意味。这种悲剧意味不那么张扬,而是含蓄的,具体表现为命运悲剧、人性悲剧和伦理悲剧。他借人物的遭遇表现人生的悲凉,显示了一个人道主义者的悲悯情怀。他的悲剧精神不是表现为与命运的斗争与反抗,而是表现为对弱者的悲悯与同情,由此形成了他独特的悲情艺术世界。  相似文献   

7.
路遥的《人生》与《平凡的世界》都是描述小说主人公在人生奋斗的道路上经历苦难和挣扎的作品,小说表现出了一种震撼人心的悲剧意识和巨大的悲剧力量。这种审美效应的产生,主要在于文本中人物身上所体现出的城市与农村、离乡与恋土的诸种矛盾冲突。  相似文献   

8.
苔丝悲剧人生的剖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不同的视角来剖析托马斯·哈代的代表作《德伯家的苔丝》中的主要人物苔丝的悲剧人生。这个心地善良,美丽天真而勤劳的农村姑娘的悲惨遭遇,是发展中的资本主义社会的真实展现。她的悲剧是社会的悲剧、性格的悲剧、人的悲剧。  相似文献   

9.
杜甫人生悲剧的特定时代蕴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甫的悲剧人生、除了个人的文化因素之外,还有其特定的时代蕴涵。本文以杜甫的生活经历、心路历程为参照,从历史的角度作了析论,开元盛世,是春悲剧之开端,介入宫廷,加重了其悲剧的法码;中国封建士大夫的入世与出世是两个不同层面的人生选择,杜甫最后的悲剧结局,却是徘徊在“入”不能,“出”不得的人生境地。  相似文献   

10.
洛夫为台湾现代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独特的人生经历形成了他"孤绝"的心路历程,而骨子里的中国传统文人气质使其一生的创作都关注于人类的生存,执著于对悲剧生命体验的阐释。纵观洛夫的作品,他的诗风由前期对悲剧生命体验的"抗争"转向后期对悲剧生命体验的"释",并创立了"天涯美学"的诗歌理论。  相似文献   

11.
《史记》全书共130篇,其中写人物的作品共112篇,在这当中有57篇是以悲剧人物的姓字标题的,另外还有一些是几个悲剧人物的合传,如《屈原贾生列传》、《孙子吴起列传》、《刺客列传》……粗略统计,全书写了约120多个悲剧人物,而这些悲剧人物多以惨痛的死亡经历告终。按死亡意义,可粗略地将悲剧人物分为以下几类:  相似文献   

12.
黛玉和婴宁是我国古代小说巾两个不朽的女性形象,二人一哭一笑给读者留下了鲜明的印象,在哭笑的背后二人却有着相同的本质。黛玉和婴宁一生不同的经历以及不同的结局却反映出她们一样的人生悲剧,这种人生悲剧不仅仅是黛玉和婴宁的,而是整个人类的悲剧,自然的原生态的真性情在世俗社会面前是那么脆弱那么不堪一击。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从主客观两方面分析了《赵氏孤儿》与《俄瑞斯忒亚》两部悲剧产生的原因。动荡的时代是两部悲剧产生的主要原因。分析了戏剧中的人物在面对人生选择时,中西方文学人物形象不同选择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古老神话通常用在文学作品中表现不同的人生主题。莎士比亚的作品《罗密欧与朱丽叶》,朱丽叶就是这样一个极具讽刺意味的人物,她的悲剧命运亦如太阳神之子法厄同的悲剧神话。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认为在小说《骆驼祥子》中刘四爷这个人物对祥子的人生悲剧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这种影响比较含蓄地体现在祥子以刘四爷为参照物,对自身身份认同的隐秘心理变迁中。变迁大致经历了从身份认同的明确到身份认同的危机再到身份认同的坍塌这样几个阶段,这几个阶段与祥子从精进向上到不甘堕落苦苦挣扎以至自甘堕落的人生轨迹内外呼应,是造成祥子悲剧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鲁迅说:“悲剧是把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悲剧人物在司马迁的《史记》中占有很大分量.蒙恬和李斯是秦王朝的大人物,二人虽同朝为官,相较之下,二人的家世背景、功劳过错、为人处世、脾气秉性却皆有不同.但恰恰是他们不同的性格和命运使他们先后走上了死亡的悲剧之路.  相似文献   

17.
萧红是一位富有才华的现代女性作家,她一生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同时饱受着凄凉与寂寞,她的许多小说的素材都来源于她的生活经历,其创作情节大多是她悲剧人生的写照和体现。本文剖析了萧红的悲剧人格和小说的悲剧意蕴,同时分析了萧红独具蕴味的文体风格,以充分认识这一悲剧并富有才华的女性作家。  相似文献   

18.
新时期以来回族文学表现出明显的悲剧审美倾向,悲剧成为展现民族生活和心灵的重要方式。尽管多数作品没有表现激烈的矛盾冲突,但坚硬生活、严酷环境、历史遽变、命运多舛等对人生发展造成的困厄更具有普适性。一般没用宏大主题也没有宏大行动,而是表现生活和精神基本需要的朴素追求,其悲剧具有人生性生活性特征,展现出平凡生命的艰难与坚韧。许多回族文学作品借民间文艺形式,为人物平庸生活增添了浓郁的诗性色彩,作品在浓浓悲情的痛感中生发出唯美的诗意。  相似文献   

19.
莫言自获诺奖以后,声名鹊起。各流派的文学评论家对莫言的作品也有着不少新鲜的解读角度,在不同的视野之下和文化语境中解读莫言。笔者将《拇指铐》中阿义的魔幻经历抽象为普罗大众的生命历程,探讨人物命运悲剧的普遍性,解构构成悲剧命运的因素,分析推进人物走向悲剧结局的潜在动力。然而人物对于悲剧命运的主观尝试修改不过是从一个虚空走向另一个虚空。  相似文献   

20.
二月河在其"皇帝系列"小说中创作了许多以"凄艳"、"残缺"为美的悲剧爱情故事,形成了"才子佳人"和"风尘知己"等多种悲剧爱情模式。它们既与作者的人生经历和对爱情的体验、认知有着密切关系,又深受《红楼梦》中宝玉、黛玉的爱情悲剧的影响。对此进行严谨的分析,能使读者更加深刻地领略"皇帝系列"小说及其爱情悲剧的浓郁魅力和强烈感染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