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在资本主义社会和两种类型的社会主义社会中,由于其主人权利的不同,人民群众共同富裕的实现程度也是不同的。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人民群众是雇佣劳动者,不享有主人权利,因此,社会是两极分化的状态;传统社会主义社会的集权体制催生出特权阶层,使人民的主人权利大打折扣,最终导致特权阶层的暴富与广大群众“共同贫穷”共存一体;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中,由于以人民群众为本,社会的分配向着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的和谐状态发展。  相似文献   

2.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方向与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现行基本原则 (一)享受养老保险待遇同时解除劳动义务的原则 我国养老保险是以劳动者达到全国统一法定退休年龄为依据的.劳动者到达退休年龄后,无论其实际劳动能力是否丧失,都应按时退休,劳动者退休后,国家依据退休制度,一方面保障他们有获得物质帮助和社会服务的权利,另一方面要妥善安排他们退出原来从事的工作岗位,不再承担社会劳动义务.根据权利与义务对等的社会保险原则,以劳动者退休前为社会所做劳动贡献的大小为依据,确定养老保险的条件与待遇水平.  相似文献   

3.
1.按劳分配(按语部分,1页) “各尽所能,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社会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原则。社会主义社会要求每个劳动者尽自己的能力为社会劳动,而社会则按照各人劳动的数量和质量来分配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它实现了“不劳动者不得食”的社会主义原则,为亿万劳动人民带来了“按等量劳动领取等量产品”的平等权利。这同资本主义不劳而获、劳而不获的分配制度相比,是一个巨大的历史进步。但是,按劳分配并不是共产主义的东西,它体现的“平等的权利按照原则仍然是资产阶级的法  相似文献   

4.
维权问答     
我国职工劳动就业权利包括哪些主要内容?劳动使有劳动能力的公民能够体现自己的劳动价值。为了保证劳动者能够实现就业,国家在《劳动法》《、妇女  相似文献   

5.
陶金玲 《山东教育》2007,(12):17-19
一、合同留人.规范劳动合同管理制度,实现劳动关系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约。订立劳动合同的目的是为了在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建立劳动法律关系,规定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劳动合同兼顾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双方的利益,合同双方具有同等的法律地位。作为劳动者,教师必须承担一定岗位的工作,  相似文献   

6.
《就业促进法》规定社会组织在维护劳动者劳动权中要发挥其作用,这既是社会组织自身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也是有效维护劳动者劳动权的需要。要发挥其作用,必须通过建立和完善传统的劳动权利状况的调查机制、信访分析机制、利益诉求表达机制、矛盾预警机制和司法、社会的等部门的协商机制,尤其要参与国家劳动立法和政策的制定,以及在维权机制,特别是新型维权机制-公益诉讼中发挥维护劳动者劳动权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劳动者的劳动权是宪法赋予劳动者最基本的权利之一。宪法第4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劳动是一切有劳动能力的公民的光荣职责。”这不仅说明了劳动者依法拥有劳动权,而且也说明了只要劳动者具有劳动能力就必须履行其劳动义务和职责。劳动者...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民主是建立在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者、爱国者是生产资料的主人,也是国家的主人。因而民主就意味着人民当家作主,每个公民都有平等地参加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利和义务。在民主主体的广泛性、民主权利的真实性、民主生活的全面性、民主活动的开放性和民主形式的多样性等方面,理应超过资本主义民主,使社会主义社会进入人类政治文明的崭新世界。但  相似文献   

9.
现行劳动者概念是我国在劳动制度改革过程中从成熟市场经济国家"复制"过来的。由于没有与中国劳动者的国家主人与公有制经济所有者的特殊身份相结合,简单"复制"过来的劳动者概念,其内涵不能揭示我国劳动者的本质特性,外延不符合劳动者实际,失去了作为概念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0.
数字劳动本质上依然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中的生产性劳动。在平台形成一定垄断地位之前,数字资本家占有的剩余价值主要来源于雇佣关系下的数字劳动者。在平台对信息资源形成一定垄断之后,数字资本家占有的剩余价值不仅来源于雇佣关系下的数字劳动者,还来源于需要支付酬金给平台的劳动提供者、生产有价值信息的信息提供者以及部分实体经济中的劳动者。相对平等的分配正义才是真正的分配正义,保障数字劳动者的劳动权利,保障社会公众访问信息的自由,提高社会劳动者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保障信息弱势群体获取信息以及应用信息的途径和手段,才能实现数字劳动下剩余价值的分配正义。  相似文献   

11.
完善的劳动力市场要求劳动力的供求双方都有自主的权利,贵州省劳动力市场发展的难点与本质是劳动力市场供给与需求非均衡问题,使得主体之间相互选择不充分。今后劳动力市场建设应该采取因地制宜的措施:延长劳动者受教育时间,推迟青少年人口的劳动参与;提高劳动力的社会保险能力,建立用人单位内部劳动力市场;加强劳动力市场现代化、科学化、规范化建设。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民工已经成为中国产业工人的主体部分,但由于种种特殊的制度背景造成了进城农民工发展权的缺失。在民生导向视角下将保障和改善进城农民工的生存权与发展权既作为发展的目的,更要作为发展的动力。要通过加快健全城乡一体化的户籍管理、就业、社会保障等机制,建立有序政治参与机制,在代际传递中实现进城农民工城市融入等途径才能更好地维护进城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3.
《哥达纲领批判》是一部重要的科学社会主义文献,为捍卫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马克思对拉萨尔的机会主义进行了彻底的清算,批判了拉萨尔的"劳动是一切财富和文化的源泉"的观点,论述了劳动是社会主义阶段分配消费资料的尺度,指出雇佣劳动制度是造成工人贫苦的根源,并阐述了一些关于劳工的观点。这些思想对于我国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过程中如何对待自然资源、维护工人合法权益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4.
农民工子女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难点和薄弱环节,是当前最突出的教育公平问题之一,做好农民工子女教育工作是城市基础教育发展的要求和应该承担的重要责任。要明确政府、市场、社会支持三个责任主体的角色定位。政府作为基础教育的主导者,应承担供给责任;民工子弟学校作为市场的主体,在国家经济不富裕时期有其存在的必要;全方位、深层次的社会支持体系是外在环境支撑。农民工子女获得公平教育权利的问题,目前还普遍存在,需要各类责任主体加深认识、互相协调、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5.
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委托-代理关系的主要问题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理论界普遍认为,委托-代理关系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信息的不对称造成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会影响到社会经济的稳定和运行效率。对于这个问题,可以通过完善监控体制和采取激励机制加以解决。事实上,委托-代理关系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所有权外化所引起的剩余索取权、剩余控制权的分割问题。“经营权”是所有权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必然要求享有一定比例的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委托人与代理人的博弈过程,就是这种比例关系的确立过程。在经济生活中,只有在代理人的要求被漠视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出现代理人利用信息的不对称谋求自身的利益,产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问题。不能把委托-代理关系与雇佣劳动关系混为一谈,否则会造成社会经济生活的紊乱。  相似文献   

16.
根据《婚姻法》第三十八条第一款,探望权的权利主体只能是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协助义务人单指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该条款对探望权主体范围的规定过于狭窄,这既违背了探望权的立法宗旨,又不符合我国国情。  相似文献   

17.
劳工是企业发展的基础力量,温州民营经济的蓬勃发展离不开250万外来务工者的努力。如何营造一个良好的大环境吸纳和留住劳动力,需要引起政府部门和企业的重视。只有善待劳工,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才能解决劳动力短缺的问题,从而构筑和谐社会,使温州民营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Teachers can be seen as emotional workers often needing to be sensitive to the demands that their work makes on their emotions, and skilful in regulating their feelings, but few quantitative studies have examined this issue systematically. Using hierarchical regression analysis to examine this issue,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eachers’ perceptions of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the emotional job demands, emotional intelligence, emotional labour strategies and teaching satisfaction, with a particular focus on the moderating role of emotional intelligence. The results of a survey of 1281 Chinese teachers reveal that teachers’ perceptions of emotional job demands and emotional intelligence significantly predict the three emotional labour strategies. Emotional intelligence significantly moderates the impact of emotional job demands on surface acting and expression of naturally felt emotion but not deep acting. Even after controlling for emotional job demands and emotional intelligence, deep acting and expression of naturally felt emotion still have a positive influence on teachers’ teaching satisfaction. Deep acting and expression of naturally felt emotion are more effective emotional labour strategies for teachers. A teacher development programme is suggested to make teachers clear about these emotional demands and different emotional labour strategies, and enhance teachers’ emotional intelligence.  相似文献   

19.
20.
不能用按生产要素分配否定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 ,也不能相反。马克思科学地把按生产要素分配与资本主义分配制度区别开来 ,在分析和论证活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 ,资本家凭借对生产要素的占有瓜分剩余价值的同时 ,也分析和论证了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必然性和合理性。按生产要素分配作为产权主体的经济利益借以实现的形式和市场经济的重要原则 ,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都可以利用。要正确评价我国现阶段私营企业主收入的性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