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眼下"研究型教师"连正式的"名分"都没有,研究者少而处境又相对艰难,推广难度相当大;但推广它对教育是有利的,推广它对鼓舞教师的士气,对促进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对教育质量的加速提高都将带来良好的影响.加速建设"研究型教师"队伍是教育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论研究型教师应具有的个性品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玉平 《教育探索》2006,(2):114-115
教师的个性品质,是影响受教育者个性和教育成效的重要因素,它对学生个性发展具有导向功能,是一种巨大的教育资源。“教师的人格(个性)对于年轻的心灵来说,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有益于发展的阳光,教育者的人格(个性)是教育的一切”,所以,“在教育中,一切都应以教育者的个性为基础”。未来的教育是一种个性化的教育,它需要有优秀个性品质的研究型教师。先进的管理理念、独特的语言艺术、超强的驾驭课堂能力、主动捕捉信息的意识、积极进取的科研精神、善于反恩的可贵品质,是研究型教师应该具备的个性品质。  相似文献   

3.
“研究型教师”是个日臻成熟的概念,我认为可以用“立足一线,自主发展,研教相成,促进同伴”来概括其要点,“研究型教师”既是教学一线的骨干教师,又具有研究习惯,会批判会创新,是科研兴校的中坚力量。因此,抓紧“研究型教师”研究,加速组建这样一支队伍,其现实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相似文献   

4.
关于“研究型教师”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为“研究型教师”、“研究型教师”如何培养等问题直接关系到基础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向和途径。“研究型教师”是什么、“研究型教师”研究什么、“研究型教师”怎么研究、“研究型教师”需要什么?文章在教师专业化背景、课程改革背景和教师发展现状的立体空间中对“研究型教师”的提出背景、发展方向和培养途径进行一番梳理。  相似文献   

5.
研究生教育是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的重心,是研究型大学的最主要的特征要素。发展研究生教育能有效提升研究型大学的水平。因此研究型大学都把发展研究生教育放在首要位置。发展研究生教育应坚持“质”、“量”协调发展原则,在学科建设、导师队伍建设等方面都要把握好“质”、“量”发展的度。  相似文献   

6.
教师所面对的教育生活是生动的、具体的、充盈的生活世界本身,生活世界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基础和源泉,教师专业在本质上是教师在与儿童相处时所表现出的教育智慧。对以教学为核心的教师专业进行现象学还原,在继研究型教师、反思型教师之后,提出具有丰厚的“教”的理论、自觉的“教”的意识和恰当的“教”的行为的智慧型教师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新方向,无论对教师教育的发展还是对教育本质的回归都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7.
教育的发展、教育改革的深化需要教育的创新,更需要广大教师不遗余力地去研究新问题、探索新思路、总结新经验、发展新理论。而能够承担这一任务的教师必须是具有一定科研素养的研究型教师。我们认为,抱定“让每一位教师都具有科研素养”的管理宗旨,营造好驱动教师积极研究的两个力场,实行分类扶持,分层递进的管理策略是促进研究型教师迅速形成的有效机制。一、确立一个宗旨——让每一位教师都具有科研素养木桶原理使我们领略到研究型教师的培养,不应该局限于青年教师、骨干教师,而应该是全体教师。因此,我们认为在构筑研究型教师时,应时刻…  相似文献   

8.
90年代中期,我校开始探索研究型教育。我们结合华东师大一附中的“科研领先、敦有特点、全面发展、学有特长”的办学特色,于1999年,确立了“造就研究型教师、创设研究型课程、培养研究型学生”的新的办学理念,探索并实施“研究型教育”。三个“研究型”中的关键词是“研究”。那么什么是研究呢?  相似文献   

9.
易斌  曾鸣 《成人教育》2004,(12):33-34
素质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它呼唤着研究型教师。研究型教师应具有高尚的师德修养,先进的教育理念,独特的创造性人格,精湛的教学艺术,突出的科研能力,独创的教育实践等全方位的素质结构。  相似文献   

10.
学术界在关于研究型大学是“以教学为中心”还是“以科研为中心”的长期争论中,逐渐形成了“教学和科研并重”的趋同判断,但办学实践中却一直存在“重科研而轻教学”的现象。由于本科教育的科研参与量少,重科研而轻教学直接导致了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边缘化。但本科教育边缘化并不是研究型大学的病症,而是研究型大学教育资源配置的正常表现,是研究型大学演化的结果。要提高本科教育质量,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改革的重心应该从传统的“评教模式”转变为“评学模式”,教师增压导向的本科教育改革并不利于研究型大学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1.
教育理论、决策和实践关系之澄明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互动中制衡,是教育理论、决策和实践的本真关系。然而,教育理论研究者实践取向持续匮乏、困惑于真理与权力之间,教育决策者掌控于“官本位”无形之手,教育实践者对“研究型教师”曲解误读,阻碍和遮蔽了这种本真关系。因此,作为教育理论研究者所在的知识分子群体,在教育发展中应回归教育生活实践,敢于对权力说真话,成为真正的“实践型研究者”和“决策型研究者”;作为教育决策者所在的官员群体,应知其社会责任,自觉提升其决策研究意识,努力以研究态度和科学方法看待政策现象、处理政策问题,成为“研究型决策者”;作为教育实践者所在的一线教师群体,应果断终止往昔消极被动的“教书匠”形象,代之以积极主动的“研究者”角色,成为“研究型教师”。  相似文献   

12.
我国研究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研兴国”、“科研兴教”,教学与科研并重,是我国和世界各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基本策略。我国教师整体科研能力太弱,严重制约了教育质量的提高和高质量教育的发展。建设研究型教师队伍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推行素质教育,培养创造型人才方面具有基础性的重要作用。研究型教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骨干力量,培养研究型教师是我国教师队伍建设的重点之一。我国应当采取切实的措施,坚持教学与科研并举,下大力气提高大中小学教师的科研能力,建设好数量充足的高素质科研型师资队伍,为促进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真正实现“三个面向”奠定师资基础。  相似文献   

13.
“科研兴国”、“科研兴教”、教学与科研并重,是我国和世界各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基本策略,我国教师整体科研能力偏弱,严重制约了教育质量的提高和高质量教育的发展。建设研究型教师队伍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推行素质教育,培养创造型人才方面具有基础性的作用,研究型教师是实施创新教育的骨干力量,培养研究型教师是我国教师队伍建设的重点之一。我国应当采取切实的措施,坚持教学与科研并举,下大力气提高大中小学教师的科研能力,建设好数量充足的高素质科研型师资队伍,为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造型人才,促进教育事业健康发展,为真正实现“三个面向”奠定师资基础。  相似文献   

14.
孙稼麟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上海市特级校长,现任华东师大第一附属中学校长。担任校长18年来,探索并尝试“立交桥”多元办学新模式。1999年,在一附中提出了“培养研究型学生,创设研究型课程,造就研究型教师”的办学新理念,并按照这一理念确立了一整套新的学校管理体制,建立起面向全国的“研究型教师培训基地”,率先探索“研究型教育”。目前,又和全校教师一起探索道德型立体管理,建构研究型学校文化,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最近几年,研究性学习在上海的初、高级中学不断推广,成为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但是,在不断深…  相似文献   

15.
随着时代与教育形势的发展,尤其是当前的新课程改革,使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教师是教育改革成败的关键性因素。教师面临着从思想观念到教育实践方式的转变和更新。从经验型的教书匠到研究型的教师,这是教育改革的要求,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无论就其本身的逻辑来说,就其哲学基础来说,还是就其创造性来说,教师的劳动都不能不带有研究的因素”。那么,研究型教师的内涵与意义是什么?研究型教师应该怎样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6.
研究型教师是指在教学领域中,具有丰富的和组织化了的专门知识,能高效率地解决教学中的各种问题,富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创造力的教师。当代教育发展证明,教师仅仅成为一个教育者已不能适应新时代的要求,教师以“研究者”角色出现在教育实践中已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社会对研究型教师的呼声已愈来愈高。笔者认为,研究型教师应备如下素质。一、教育科研意识教师的科研意识是指教师在教育实践中表现出的尊重教育科研价值,注重发挥教育科研功能。研究型教师能够自觉认识到教育科研与教学工作的密切关系,通过教育科研促进自身的教育教学工作,通过教育…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成为研究”,即“研究型教师”。“研究型教师”能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系统的自我反思,能借助专业研究人员的经验和教育理论,并通过课程的实验、研究而实现专业上的自我发展。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是培养研究性教师和窖施校本教研的良好途径。  相似文献   

18.
当前,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无论是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都开始把教育改革的聚焦点落在教师的专业发展上,认为只有教师的整体水平和个人的综合能力提高了,教育改革才能成功,倡导“在研究的状态中教学”。因此,各级领导都在鼓励广大教师学习教育理论,从教书匠向研究型教师迈进,各地区也在轰轰烈烈地制定规划,培养本地的研究型教师或者更高水平的“专家型教师”。  相似文献   

19.
研究型课程作为必修课,在很多学校开设已经二至三年了,大多数教师认为开设研究型课程对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育观念起了较大的作用,但也有些老师认为研究型课程是“无序”、“散乱”,甚至“无效”的 究其原因,除了新型课程实施  相似文献   

20.
研究型教师是指在教学领域中,具有丰富的和组织化了的专门知识,能高效率地解决教学中的各种问题,富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创造力的教师。当代教育发展证明,教师仅仅成为一个教育者已不能适应新时代的要求,教师以“研究者”角色出现在教育实践中已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社会对研究型教师的呼声已愈来愈高。笔者认为,研究型教师应备如下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