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30年前,一个风华正茂的中文系学生,在复旦园的柳荫花影下.曾做过一个梦,一个同肖霍洛夫、屠格涅夫、孙犁、马烽、赵树理等等有关的梦,他梦想把日新月异的生活编成故事、写成史诗般的宏作,让我们的后代为我们的时代感到骄傲.但命运的轨迹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他没能走上文坛,却在岁月的风风雨雨中,沿着前辈邹韬奋的足迹,一步一个脚印地将自己的8000多个夜晚奉献给了新闻事业,并将枯燥的新闻编辑工作变得更富创造性、更富活力,他终于获得了应有的荣誉——中国首届韬奋新闻奖,在这25年日夜颠倒的日子里,他也遗落了他的青春,牺牲了他的许多爱好,淡忘了他在菁菁校园中的那个文学梦.  相似文献   

2.
新华社一位资深编辑曾做过一个形象的比喻:编辑改稿好比医生给病人输血,但医生为病人输入的是别人的鲜血,而编辑为稿件注入的是自己的心血。 在人民日报社,就有这样一位为新闻事业倾注心血的编辑,他的名字叫李济国。 怎一个情字了得 李济国在人民日报工作了30年,却做了25年的夜班编辑。他有一张严格的作息时间表:每天下午  相似文献   

3.
他是一名编辑。19岁跨进新华社的大门,21岁就走上编辑的岗位。他是编辑。40多个春秋,年年月月,辛勤耕耘,从不懈怠,忠于职守。他是编辑。尽管5年前已经走上副总编辑的领导岗位,仍然实实在在地从事着编辑工作,只不过经验更丰富、眼光更开阔了而已。他是一名名副其实的编辑。组稿、编稿、拟按语、写评论、为记者出谋划策、组织指挥战役性报道……数不清的稿件从他手中经过,由“毛坯”变成了“成品”,由“成品”变成“精品”,有的经过他画龙点睛,提高了作品的品位。多少年来,他与记者一起采编了一批又一批新华社好新闻,甚至全国好新闻,记者的名字登报、上广播,受到通报表扬,而报纸上却看不到他的名字。当首届韬奋新闻奖评选结果公之于世时,熟悉他的新闻界同行们并不感到突然,许多人不由自主地说:“他当  相似文献   

4.
每天清晨和傍晚,全国各地有几亿人在收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和报纸摘要”以及“新闻联播”节目,也许还有人能记得播音员的名字,但是很少有人知道这两个节目的编辑是谁,更少有人知道他们每天的工作时间都在16点到0点或是凌晨3点到上午9点。全国首届韬奋新闻奖获得者杨青就是这两个节目的编辑之一。 33年前,当杨青揣着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的毕业证书跨进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大门时,她还是个20出头的小姑娘;而今,当她捧着韬奋新闻奖的奖杯站在领奖台上的时候,银丝已爬满了她的双鬓。33度寒暑春秋,她始终无怨无悔地在夜班一线上奉献着自己的光和热。 亲戚朋友不理解她,不少同事也劝她不要把青春和才华都葬送在这漫漫的长夜中。可她并不这么想,她说:“我爱我的工作,爱这项事业,不在其位的人是不能体会其中的快乐的。世界上没有哪一项工作能够像广播这样同时为几亿人服务,世界上也没有哪个国家的广播节目能有如此众多的听众。所以,每当我完成一个节目的制作时,都会有一种别人感受不到的快乐。”  相似文献   

5.
25年:与灯相伴精作嫁衣─—记首届韬奋新闻奖获得者、解放日报副总编辑金福安陈忠标,夏定先,吕学东解放日报副总编辑金福安,25个春夏秋冬,默默地为他人作嫁衣。如今,他第一次从幕后到台前亮相。人民没有忘记这位为中国新闻事业贡献青春的编辑,给了他中国新闻界...  相似文献   

6.
金光闪烁的奖杯,镌刻着他的名字:黄景仁。 凝视着这尊代表着中国新闻界最高荣誉的奖杯,他在想什么? 三十八年披星戴月 黄景仁从事新闻工作40年,先后担任过编辑、时事部副主任、夜编室副主任、编委、副总编辑等职务。当中,他有过许多机会可以告别“夜猫”生活,可是他都放弃了。“自己能够坚持,就不想把辛苦推给别人。”他如是说。即使今天已近花甲,他仍然不下这条“辛苦线”。这次到北京领韬奋奖,占用了他一个夜班  相似文献   

7.
初冬。呼和浩特新城宾馆玻璃厅里灯火辉煌,欢歌笑语。在悠扬的乐曲声中,人们把鲜花献给他——首届韬奋新闻奖获得者、内蒙古电视台副台长额尔德尼。 这位草原牧民的儿子,热爱养育自己的土地,热爱内蒙古各族人民。20多年来,他通过摄像机镜头展现大千世界,记录人间的真善美,鞭笞社会上的假丑恶,颂扬崭新的时代,讴歌伟大的人民,采编了2100多条新闻,40集电视纪录片,在新闻岗位上辛勤耕耘,做出了突出成绩。  相似文献   

8.
在新闻界的一次会议上,我用玩笑话,对当今中国大陆三家晚报做了评价: “如今三大晚报,各领风骚。羊城晚报是‘名家办报’,它素以名家短稿吸引读者;新民晚报是‘杂家办报’,它各类文章,无所不谈,豆腐块大,皆有分量;而今晚报则是‘行家办报’,一看便知,办报者经验老到,手法极多,报味很足。” 这几句话,后来被传来传去,见于多处,可能是听着有趣。 可是,谁也没细想:名家与杂家,大名都能出现报端;唯独行家,全隐在报纸后边,不出头露面,不知姓甚名谁,然而有心者却能从报中领会到报人的用心、智慧、功力,乃至性情。 比方今晚报的第一版。 报纸的第一版,多为国内外要闻。大事庄重,易于平板枯索。然而今晚报的魅力正是第一版先声夺人。大事要闻,毫不遗漏,各色消息,五彩纷呈。家事国  相似文献   

9.
知道孙玉胜,是因为看《东方时空》。去年5月,中央电视台早间节目《东方时空》一经推出,便博得了电视观众极大的肯定,我们这些整天以揣摩报社、电台、电视台新动作、新举措、新思路为营生的人更是格外关注。办公室里,编前会上,三言两语,没少议论:“格调高雅、新鲜生动,有深度、有气势、有突破。” 后来听说,这个节目是由中央电视台几名年轻人办起来的,总制片人之———孙玉胜,年仅32岁。 去年底,中国新闻界两大权威奖之———韬奋新闻奖评选揭晓,孙玉胜是最年轻的获奖者,和几位  相似文献   

10.
陆小娅获奖的消息不胫而走,用她的话说,一时间“电话爆炸”。无论是亲朋好友,还是同行、读者,都对她的成功给予了衷心的祝贺。还有许多人找上门来约稿,请她开专栏。她成了“名人”。 但陆小娅对这一切都淡然处之。“原以为能进提名就不错了!”她事后坦言。“材料交上去了,对我来说就拉倒了,就像当年报考中国青年报时一样。” 许多人曾关心小娅获奖后的心  相似文献   

11.
在这里,我不赘述他早已经过评委们认定的事迹。我只说说他这个人——作为人的光华。草原养育了他在首届韬奋新闻奖获得者中,额尔德尼是唯一的少数民族,蒙古族。额尔德尼是以一名新闻工作者的名义,以他23年的如华岁月,以及青春以及汗水换取了这一最高荣誉。诚然,由于民族不同,所付出的代价也不尽相同。如果别人是从零开始,那么额尔德尼是从负数开始的,当他超越了语言、地域、文化的局限之后,才到达那个相同的起点——零。  相似文献   

12.
不久前,“首届韬奋新闻奖”揭晓。获奖者多为新闻界德高望重的资深前辈。但其中也有一位风华正茂的年轻人,他就是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主任孙玉胜。走出校门九年的他,以年轻的活力、激情、超乎一般的毅力、才能和强烈的事业心,书写了一个年轻的电视新闻工作者一段闪光的履历。一展风华1990年,孙玉胜被提拔为中央电视台新闻采访部副主任时,年仅31岁,是全台最年轻的处级干部。1993年他担任新闻采访部主任时,同样是全台最年轻的“一把手”。一时间,他曾成了人们猜测和议论的话题。  相似文献   

13.
首届韬奋新闻奖获得者中,通联工作者获此殊荣的有两位,郭景哲便是其中之一。 郭景哲现任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编委、高级编辑、听众联络部主任。这位从东北一个普通家庭走进京城的新闻工作者,始终保持着普通劳动者的本色。他朴素、谦和、热情、练达的气质,有一种魅力,使不少和他打过交道的人成了他的知心朋友。  相似文献   

14.
忍耐,并不总是懦弱或无奈的示意——题记  相似文献   

15.
郭景哲荣获“首届韬奋新闻奖”好消息传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同志们并没有感到意外,有的是欣喜和祝贺。因为摘取这顶桂冠,郭景哲是当之无愧的。现任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编委、高级编辑、听众联络  相似文献   

16.
在前不久揭晓的首届韬奋新闻奖获奖名单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中心高级编辑杨青名列其中。消息传来,杨青办公桌上祝贺的小条摆满了桌面,北至黑龙江,南至广东,西到新疆打来的祝贺电话接连不断。一些请她谈感想、介绍事迹的访问者也接踵而来。面对这些,不善言谈的杨青,总是淡淡一笑:“真的没有多少东西好说,我是一个普  相似文献   

17.
前两年,“广老大”变成“广小三”,向广播电台“拜拜”的广播工作者一个接一个。有的改换门庭,有的下海经商…… 他却20多年如一日,对广播工作一往情深,如痴似醉。曾有多次“跳槽”机会向他招手,他硬是贫贱不移。他淡泊名利,如同一位辛勤的老农,默默耕耘在广播这片土地上。 被人誉为“广播迷”名叫雷明德,是陕西省宝鸡市人民广播电台总编室主任、首届“韬奋新闻奖”提名奖获得者。(全国地市以下新闻单位仅他一人)。 今年6月,当雷明德到北京参加“全国新闻奖获奖者研修班”学习时,我们采访了他。 出生于陕北农民家庭的雷明德,幼年家境贫寒。解放后他才有了机会上学读书。他读初中时就开始在《延安报》上发表消息、通讯。学生时代他品学兼优,18岁就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68年,雷明德成为广播记者。在担任电台记者、编辑、专题部主任、总编室主任的20多年中,“办好广播为人民”就是他人生的最大追求。他协助电台领导,同80多名广播工作者一起,把宝鸡台办成了全国最有影响的地方电台之一。  相似文献   

18.
精耕细作操劳不息──记全国首届韬奋新闻奖获得者、广州日报副总编辑黄景仁叶丽菲黄景仁获得“全国首届韬奋新闻奖”的消息传来,广东新闻界举行座谈,无不认为他获此殊荣是“实归名至”,无愧于这一称号,并在新闻界中掀起了向黄景仁学习的活动。这也引起了笔者的思考,...  相似文献   

19.
人们常用“天才加勤奋”来形容一个人成功的经历,对毕福臣来说,他的成长、他的成功,用“勤奋”二字来概括更为确切。 1966年深秋,毕福臣从部队来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台部。面对复杂的采编业务,知识水平不足,使他在工作中是那样的力不从心。他深刻体会到要做好本职工作还得靠真才实学。 几十年来,有两件事令他终生难忘。一件事是30年前他刚到广播电台,正是“文革”风暴席卷之际,社会上批判彭德怀同志,把1958年以时任国防部长彭德怀名义发表的“告台湾同胞书”也列为一大罪状横加指责,把“爱国一家,爱国不分先后”上纲…  相似文献   

20.
1961年,陈特安以当年复旦大学文科各系录取新生中英语第一的成绩考入了这所有江南第一学府之称的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当时他并没有想到以后要干新闻这一行,只是想做一个学者。如今,四十年过去了,他成了中央党报国际部的负责人,人们对他的评价是:一个学者型、领导型、作家型的编辑、记者。厚积而薄发 陈特安以成绩优异而留校从事世界经济研究,他当时的研究方向是资本主义国家经济。 然而,“文革”的动荡使他不得不放下心爱的研究工作,到工厂去当车工。由于他始终没有放下手中的笔,工余辛勤耕耘,后来到解放日报理论部工作。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