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轻声衰颓是指原读轻声的词发生音变,或变读本调,或变为轻重两读。出现轻声衰颓的主要是那些习惯轻声词。导致轻声衰颓有三方面原因:轻声词自身的局限性,汉语的大融合,汉语的国际化。规范轻声词需遵循辨义原则、约定俗成原则,还要统一标准,方便使用。  相似文献   

2.
随着现代汉语的不断发展,普通话的轻声词也在逐渐变化,普通话轻声词进行规范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日益凸现。有必要根据语音发展实际,确立“必读轻声词语总数减少,可轻可不轻词语总数增加”的相关原则,对普通话轻声词进行规范。  相似文献   

3.
轻声这种语言现象是可以被认识的,轻声词的发生、发展、变化的规律是可以掌握的.规范普通话轻声词,是加速推广普通话、方便对外汉语教学的迫切需要.规范普通话轻声词应当明确规范的性质、遵循国家标准制定发布的程序、符合标准编写的基本规定;编制普通话轻声词规范,应当充分吸收已有成果,开展课题研究,突出抓好"明确性质和范围" "厘清术语与原则" "拟制草表、征求意见" "审定公布、推广试行"等四个环节.  相似文献   

4.
汉语国际教育教材对轻声词的拼音标注、排版等因素是造成留学生习得轻声词效果不佳的原因之一。缺乏统一规范标准不利于教学是造成目前教材轻声词注音乱象的主要原因,因此应从放宽轻声词标准、坚持拼音的工具性等方面改革目前汉语国际教育教材轻声词注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轻声”是现代汉语中重要的语音现象,是语流音变的结果;轻声具有辩义和区别词性的作用,但大部分轻声词不具备这一功能,它们的合理存在与口语、发音习惯有关;轻声的审定与规范问题比较复杂,如果把轻声放到口语中规范,双音节词的两读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6.
新版《现代汉语词典》是目前规范普通话语音最新、最具权威性的词典。但某些注音和社会上流行的实际读音存在着较大距离,轻声词和白坊音的规范问题尤其明显。有的轻声词有区别词性和词义的作用,有的轻声词大众已习惯轻声读法,都不宜硬性取消。、白两种读音不能让人感到无序可循,也应以大众是否认可来决定取舍。  相似文献   

7.
本文针对当前南方人学习普通话轻声、儿化时的困难,从必要性与规范性方面探讨应遵循的原则并提供几点学习方法.认为既应重视已有语言理论,也不能忽略发展变化的语言事实及接受对象.可分阶段、分步骤、区分不同程度地进行普及与提高.也期望理论界对轻声词、儿化词作出进一步规范.  相似文献   

8.
粤方言本身没有轻声,因此,粤方言人学习轻声有两大困难:其一是读不准轻声词,其二是不知道哪些词该读轻声。,正确认识轻声,掌握轻声词的基本发音原理,记住一些轻声词的规律和方法,是学习轻声词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轻声词的规范是现代汉语语音规范的内容之一.轻声是北京话里的一种突出的语言现象,可以说是北京话的重要特征之一,而现代汉语在语音方面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的,因此现代汉语语音规范和语音教学不能把轻声完全排斥在外,这是毫无疑问的.  相似文献   

10.
吴月芹 《文教资料》2013,(20):44-46
轻声是普通话语流中的音变现象。轻声可以区别词义、词性,并带来语言节奏的变化。但是轻声的规范和实际读音仍需进一步探讨。本文分析了轻声的实质、轻声词的规律,揭示了轻声失去原有调值轻读后在音高、音强、音长、音色上的变化,并结合口语实际,提出普通话测试中对轻声把握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粤方言本身没有轻声,因此,粤方言人学习轻声有两大困难:其一是读不准轻声词,其二是不知道哪些词该读轻声,正确认识轻声,掌握轻声词的基本发音厚理,记住一些轻声词的规律和方法,是学习轻声词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考察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材中的所有注音,发现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部分轻声词未注轻声;根据习惯应读轻声的,教材注音为非轻声;“啊”的音变与词形处理混乱。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提出关于小学低年级语文教材注音规范的意见与建议。  相似文献   

13.
《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轻声处理评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为主要对象,同时对照第3版①,通过穷尽式的统计,对该词典轻声词的增加与删减、轻声词的动态变异处理、相关条目释义的修订等进行了评析,指出第5版的轻声处理贯彻了尊重语言事实和有意识地注意一些轻声词语处理的一致性的原则,积极、稳妥、准确地反映了语音的实际变化,与时俱进地反映了现代汉语轻声的面貌。最后提出几点商榷意见,以供再修订时参考。  相似文献   

14.
第二册《基础训练2》安排了8项训练 ,目的是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有效的整理复习 ,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全面、系统的认识。本着面向全体学生 ,本着层次训练的原则 ,现与大家共同探讨本基础训练的教学。字、词、句训练的第一题是读准汉语拼音 ,注意轻声的读法。题中共10个带轻声音节的拼音词 ,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拼读掌握轻声的读法 ,并懂得轻声的写法———不标声调。然后让学生用横线画出轻声音节 ,以作标志 ,加深印象。第二题是读词 ,比较词中带点的字 ,目的是区别形近字和同音字。通过词语掌握同音字 ,如 :“园———圆”。通过…  相似文献   

15.
轻声音节最大的特点是轻短模糊 ,要帮助学生掌握轻声的正确发音方法 ,熟记轻声词 ,在教学中就应该从轻声的定义入手 ,给学生讲清楚轻声的本质特征 ,引导和帮助学生掌握轻声的发音要领 ,并且应该教给学生一些记忆轻声词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语音学实验证明,普通话轻声音节在音高、音长、音强、音色等“语音四要素”上都具有鲜明的特点。轻声音节的声调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它既不同于一般的连续变调,也不构成音位。轻声词可以分为有规律可循的轻声词和无规律可循的轻声词两大类;前者是所谓的有“标记”的轻声词,易为学习者所掌握,后者需要学习者借助一定的技巧进行记忆。在轻声发音中,要注意念好“前重”,掌握少数“可轻可不轻”的词语,注意轻声和“轻音”的区别,克服方言语音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前,各词典及专著收录的轻声词不够统一。通过对《现代汉语常用词表》轻声词的调查,找出了轻声词2043个(有规则的1139个,55.8%;无规则的904个,44.2%),并从不同角度统计了轻声词的数据。  相似文献   

18.
随着推普和普测工作的大规模开展,一些语音难点是应试人过关的“瓶颈”。轻声是普通话语音中的难点之一,作认为轻声不是一种独立的调类,而是一种音变现象,其轻声词辨读可归类为:(1)必读轻声的词语;(2)有区别意义作用的轻声词;(3)两可情况的轻声词。  相似文献   

19.
二语教学要求学生掌握的轻声词主要是双音节轻声词,其中有部分附加式轻声词不但在结构上有标志性很强的后缀,而且可以进行词性及词义的类推,对扩大二语习得者的词汇量有极大帮助。本文主要介绍了数量最多的附加"子"后缀的双音节轻声词,并对其教学提出了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李华  李亚男 《大连大学学报》2011,32(5):80-82,87
摘 普通话轻声是汉语语音的一个重要现象,历来受到学界重视。本实验使用Praat软件对普通话轻声进行了声学分析,用实验的方法客观说明普通话轻声音高方面的一些特征。本文主要从轻声与四声关系的角度,探讨普通话轻声的音高的特征,并通过对比汉语普通话中存在的两类双音节词——重重型双音节词和重轻型双音节词调域上的差别,分析普通话轻声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