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俄语告别语纷繁多样,告别语是俄语言语礼节之一,学习言语礼节就是学会如何策略性地与人打交道。间接告别语,可以说是一种规约性的、约定俗成的表达手段。言语交际中广泛地用间接告别语来表达告别意图,其原因在于表明发话人对受话人的尊重和理解,充分体现了言语交际的重要原则:礼貌原则、合作原则。因此,对间接告别语的研究在外语教学中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告别语是交际双方在交际过程结束时道别的礼貌用语。本文阐述了英语告别语的几种类型,分析了汉语告别语在跨文化交际中可能会引发的误解以及汉英告别语的差异。对比研究汉英文化中的告别语有助于成功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3.
告别语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交际工具之一.本文在告别语的现有结构和膨胀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列举和数据统计的方法对告别语进行了分析研究,初步验证了沃夫森的对告别语的假设.  相似文献   

4.
本文就英语中的告别语的相关内容进行简单阐述,就告别语的英汉差异所导致的各类交际问题进行探讨分析,重点阐述告别语的英汉比较。  相似文献   

5.
“再见、晚安、慢走、拜”类日常礼貌语言之“道别语”“告别语”同胞类名的共生状态,反映了大学生语言认知应用现状,体现了言语交流中同胞类名错综复杂的语言生态实际。调研认为,对于“道别语”“告别语”的存续问题,可以采取术语原则、语用原则和包容原则等对策,引导、关注、推进“再见、晚安、走好、拜”类日常礼貌语言类名的存续与取舍。研究建议,使用“道别语”术语,称说“再见”等话语。学界应尽快确立“道别语”的称说地位,因为“道别语、告别语”同胞类名的历史性、生态性、大众性和随意性等,需要学术研究的参与和引导。  相似文献   

6.
告别言语行为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告别言语行为在日常生活中非常普遍.其表现形式多样,策略类型丰富。认识和掌握告别的技巧,对提高语言质量.增强交际能力.巩固交谈双方的社会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问候语和告别语是语言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社交礼仪的重要部分:它在日常生活中频繁地被使用.在日常交际中,适当的问候举止是建立和维持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关键.为了使人们能够了解中英问候语和告别语的差异,从而避免在跨文化交流中的误解,本文通过学习调查重点探讨了中英问候语的异同,并对结构、变化等方面对问候语和告别语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8.
人们常说的礼貌,是一个相对概念。在中国人眼里看来是有礼貌的行为和语言对于西方人来说并不一定是礼貌的。礼貌现象是每个语言社团都有的社会现象,它存在于不同的文化和语言之中。本文对英汉两种语言中的问候语、告别语、恭维语、自谦语、致谢语、道歉语、禁忌语、委婉语、称呼语和角色语等礼貌惯用语和表达法进行了比较,在此基础上探究其背后的社会文化根源。  相似文献   

9.
语境决定语类以及它的语篇的语言特征,因此语类可以根据语篇的组篇和功能结构来区分。以功能语法理论为框架,采用话语分析的方法,从及物系统、组篇和功能结构、用词特点、时态几方面对告别演说和讣告这两种语类的语篇进行定量对比分析,可以较全面地说明语境与语类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礼貌用语是言语交际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跨文化交际中,人们在语言的礼貌表达方式上存在着差异。本文运用语用翻译理论,分析了汉语招呼语、称谓语、寒暄语、恭维语、道歉语、感谢语、告别语、敬语与谦语、以及委婉语的特点和英译方法。礼貌用语的翻译方法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但最终要实现语用等效。  相似文献   

11.
礼貌语言作为人类社会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 其主要功能就是运用礼貌的语言行为来维护社会秩序, 建立和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避免交际中不必要的误会与冲突,实现成功交流的目的.从结构、描写模式以及跨文化交际应用差异几个方面对问候语和告别语进行系统的分析, 以说明常规性礼貌用语如(问候语和告别语)在跨文化交际中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指出网络语言既是一种特殊的言语现象,也是一种社会现象和文化现象。阐述网络语言研究对象及混合主要类型,从网络的特殊语域,即语场、语旨、语式角度分析网络交际中语言的混合现象,说明这种现象出现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3.
告别,这个词总会让人有一种伤感的情绪,谁能想到它也会带来幸运和收获? 15岁,一个该待在学校安心学习的年纪,我却告别了学校,长达25天。只因心中有着不可动摇的“梦想”——去打工。  相似文献   

14.
声音     
钱理群“告别教育” ——任教50年,钱理群在教师节前夕宣布“告别教育”。从北大退休后。他投身中学教育十年,试图“改变人心”,却屡战屡败。他用“针插不进、水泼不进”来形容应试教育的坚固,“现在不是教育大可作为的时候。”他的告别语听来沉痛,但在和年轻的教师们说再见的时候,他又忍不住给他们打气,“要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相似文献   

15.
以语码转换理论为理论框架,分析网络交际语言,阐明其性质、特征及与日常言语交际的差别,并从中文/英文语码转换、中文/方言语码转换和中文/符号语言语码转换三方面分析不同类型网络语言所体现的入际意义,旨在揭示语码转换现象在网络话语中频繁出现,并呈现出不同的分布趋势,是网络交际主体间平等权力的体现。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面子礼貌理论的梳理和回顾,从称谓语、餐桌礼仪、问候语和告别语、称赞语和谦词以及非言语交际等五个方面系统分析了中西方面子礼貌的差异,从而使人们在交际中维护交际双方的积极面子和消极面子。  相似文献   

17.
不想长     
告别童年,告别妈妈在橘黄色灯光下讲故事的好听声音,告别坐在树上看彩虹的温馨与暖意,告别铅笔尖尖的脑袋和纸上闪亮的铅笔字,实在是一件令人伤感又最不情愿做的事。  相似文献   

18.
如意与遗憾     
①告别本身是一种遗憾的感情,幸亏还有相逢的希望在安慰着我们。 ②日历只剩下那么薄薄的几张了,这意味着,我们将向这位忠实的朋友告别了。每次告别旧年,总有那么一种依依难舍、感叹时光无情之感。然后那本厚厚崭新的日历,又让我们对未来充满了希望:一切可以从“新”开始。  相似文献   

19.
由于种种原因,咒骂语存在着诸多的差异,这种差异体现在很多方面,有地域性的,也有时代性的,另外还有性别方面的差异。千百年来,妇女一直生活在男性世界中,处于社会的下层,是社会上的弱势群体,她们所处的"无权地位"影响到她们的言语风格,这种影响也表现在咒骂语的使用方面。女性在咒骂的使用上表现出一定的羞耻心和遮掩感,而男性则表现得粗鲁、毫不掩饰。笔者通过对《无处告别》与《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这两部作品中言语材料的分析,对咒骂语的性别差异进行了细致探讨。  相似文献   

20.
See you和Good night是两句十分常用的告别语,不过它们在使用上有一个明显的区别,即说话时的时间不相同。A.See you一般用于白天,此时与Good-bye!Bye-bye!用法一样,都解释为"再见!"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