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培养目标及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社会体育专业存在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与社会需求脱节,忽视专业深度培养,课程设置缺乏专业特色等问题.从社会发展和职业需求视角,指出社会体育专业培养目标需要细化和动态调整,应建立"厚基础、宽口径和深专项"全面的人才培养理念.阐述了构建社会体育专业特色的优化的课程体系的理论与方法.  相似文献   

2.
"社会工作专业‘一化三维’人才培养模式"是针对以往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本土化价值理念内化困难、课程设置不系统缺乏特色、课堂教学重知识传授轻思维训练、实践教学注重一般技能培养缺乏特色培养等问题,创造性地构建了本土化背景下通过"理念、知识、实务"三维互动的全新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3.
高职"2+1"模式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带来了专业理论知识培养学时压缩的强力挑战、校内外如何衔接以及校外顶岗实习如何有效安排和充分监督等重要问题。通过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的梯级化、公共基础理论设计的分层化、丰富化和服务高职教育大众化、专业基础理论设计的宽广化、专业理论设计的既全面又深化、专业校内实习设计以项目成果为导向、专业顶岗实习设计问计于顶岗的工商企业、顶岗实习全程化指导与监控等举措,才能真正实现"理论够用、重视实践"这一长期的高职人才培养定位。  相似文献   

4.
高职院校行政管理专业教育起步晚,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存在诸如目标定位模糊、特色不鲜明、课程设置沿袭本科等问题,这严峻考验着高职院校培养行政管理类人才的能力.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引入校企协同理念,提出创建校企协同中心、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能力体系、构建课程体系、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共建实训体系等创新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途径与建议.  相似文献   

5.
经济学人才培养目标模式创新的实践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必须符合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符合经济学专业学科的特点.从社会经济形势和经济学专业特点来看,经济学培养理念对经济学人才培养目标的创新是至关重要的.本文主要探讨经济学人才培养理念及其对经济学人才培养目标模式的创新.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普遍存在目标定位不清、实践教学不足、就业引导偏差的问题.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目标应该明确定位于行业迫切需要一线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以满足社会需求.社会工作专业服务-学习人才培养模式将实践育人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注重对学生价值理念和实务技能的培养,并在相应的实践教学体系、保障机制及评价方式下,能充分实现社会对社工专业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7.
以"机器换人"为契机,研究切合"机器换人"需求的机电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系统分析"机器换人"给高校机电类应用型人才培养带来的影响,采用Benchmarking基准化分析法明确专业错位发展、优化专业定位、确保人才培养机制的合理性与科学性。探索协同创新、CDIO等先进理念以及SPOC、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等新型教学模式,将创新思维与先进教学理念融入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培养适应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全力助推"机器换人"。  相似文献   

8.
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本质职能,地方财经类院校目前在这个核心的大学理念上存在偏差,面临"理念"迷失现象严重、目标定位不科学、培养模式趋同等诸多困境.要想突破局限,走出困境,地方财经类院校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价值观,坚持"主动纳入"地方经济发展的培养理念,科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重塑人才培养逻辑,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相似文献   

9.
文章剖析了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弊端,结合国内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根据曲阜师范大学本科应用型办学定位和教育理念,提出了“四结合”的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理论、素质、实践和技能相结合.“四结合”模式的提出对其他高校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有参考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艺术高校在培养文化产业管理人才的过程中,由于新兴产业用人市场不平衡、新专业缺乏权威学科标准的客观因素,以及自身学科结构和艺术教育传统的因素影响,专业培养定位存在方向不明晰、可执行性差、不适应社会实际用人需求的问题,并造成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诸多乱象.要在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缺乏全国统一学科体系标准的情况下,更好地服务文化产业发展,艺术高校必须从与文化产业链发展的契合度、培养理念、政策措施、服务方向、人才标准等方面进行综合考量,制定出准确、明晰,能有效执行的专业培养定位.  相似文献   

11.
地方高校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定位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管理类专业是中国普通高校普遍设置的专业。从普通高校招生人数呈下降趋势,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要求大学定位细分,地方高校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定位不清晰等方面,分析了明晰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定位的紧迫性。以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人才结构、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和世界高等教育的一般结构为依据,提出了管理类本科应用型人才"知行合一"的培养理念,即:宽厚的知识基础、综合的专业素质和普适的行业技能,并从学科定位、专业定位、课程定位、教学方法定位等方面,对管理类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做了阐述。  相似文献   

12.
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人才培养,不断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本文以先进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为指导,以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为学校人才培养主体目标,对普通本科院校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行了探讨研究,主要从人才培养定位、师资队伍、培养方案、校企联合培养模式等方面给出了一定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人才培养方案是指在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和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要求,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培养过程的总和.新的培养方案修订基于OBE理念,结合学校定位、专业特色及发展方向,进一步明确培养目标,优化课程体系,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4.
柳州市产业的转型升级对高职教育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规模、质量和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台湾高等技职教育适应产业升级要求所进行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展现出了培养理念科学化、培养规格高端化、专业设置市场化、课程设计实用化等特点.柳州高职教育应借鉴台湾高等技职教育的成功经验,从树立科学人才培养理念、完善高职人才培养层次、建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专业设置机制、以岗位能力要求为导向设计课程、以学生为根本改革教学方法等方面来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适应产业升级对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基于OBE教育理念,深入分析国内高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针对培养目标定位不清晰、课程体系对人才培养目标支撑不足、就业去向与培养目标匹配度不高、学生汉语课堂教学能力不足等问题,围绕专业学生教学实践、外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升,尝试让人才培养所有环节、步骤紧密围绕OBE成果导向需求,将培养重心定位于提升本科生的教学师范能力、小语种复合能力和跨文化交际技能三个方面,最终实现专业建设、人才培养与创新发展的联动效应,提高人才培养模式与国际汉语师资需求、就业趋向的适配度,建设现代化高水平的人才培养基地。  相似文献   

16.
作为新兴专业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存在定位不准确、培养理念不明晰等亟待解决的问题。高校应当探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理念的变化趋势,重新定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培养理念,进行特色化方案与运行机制的设计改革,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我国高校编辑出版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与效果不甚理想,不仅表现在培养理念、课程设置、师资结构、授课方式上,更表现在学生的知识结构、职业能力和就业情况上.针对这种情况,文章对比了中外编辑出版人才培养的差别,找出我国高校编辑出版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深层次的原因,从改变人才培养理念、理清专业归属、强化实践教学环节、调整课程设置等几个方面提出了培养编辑出版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独立学院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关系到独立学院会计人才培养的规格,多年来部分独立学院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面临定位不明晰、动手实践能力培养落后、不契合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和不适合生源特点等困境。借助会计人才培养目标的胜任力模型,提出找准定位走差异化路线,实训理念与设施应与时俱进,加大投入与拓宽渠道,着力培养具备专业胜任力知识与技能的会计人才;面向区域经济发展,明确学生功能角色定位,提升学生职业生涯管理能力;塑造学生优秀自我形象和职业态度,开展会计价值教育,培育良好品质与动机等方面寻找出路。  相似文献   

19.
“新工科”理念的提出是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必然需求,也给高校外语专业及其人才培养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外语专业人才培养存在人才培养缺乏特色、目标定位不精准,课程设置单一、个体差异性关注不够,师资来源单一、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新工科理念下,加快培养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复合型、应用型外语专业人才,应科学确定外语专业人才培养定位,突出课程设置的弹性化和综合化,强化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深化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20.
基于就业导向的高职专业建设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高职院校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专业设置滞后、专业定位不准、专业内涵不深等问题,影响到人才的培养质量以及毕业生的就业.为此,高职院校要通过调整专业设置、改进人才培养方案、加强专业内涵建设等举措,扎实有效地进行专业改革,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