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杨倩 《考试周刊》2012,(12):163-164
大量的调查显示,家庭教育的缺失已经成为产生问题青少年的关键因素。在社会日益发展的今天,中国式家庭教育的薄弱环节显露出来。农村的孩子家庭教育严重缺失,导致这些孩子性格孤僻,成绩较差。为此,探索新形势下理想的学校教育迫在眉睫,教育者应采取一系列积极有效措施,实施"关爱"工程,关注学生的教育现状,以理想的教育实现教育的理想。  相似文献   

2.
教育在任何时候都是需要乌托邦的。作为教育工作者,很多时候我们像孩子一般是一群天真的人,爱异想天开,爱天马行空,爱超越常规。我们在做别人没有做的事情,也就是所谓的实验。尽管我们会脚踏实地、尽力尽心地做,尽管我们始终是遵循着教育的科学规律在做,尽管我们始终是站在孩子的发展立场在做,但所谓的实验注定要成为一种精神的孤独和漂泊,需要浮士德式的无畏和坚韧,有时甚至还需要一种普罗米修斯式的殉道精神。心若在,梦就在,还是念起那句不变的话语:仰望星空,栖居大地,相信一切皆有可能!——题记  相似文献   

3.
彭沈莉 《文教资料》2008,(34):54-55
文章从重新界定乌托邦入手.勾勒出一些文学作品的乌托邦背景,最后以美学层面结束,从而显现"乌托邦"对于文学艺术的美学意义.  相似文献   

4.
桃花源是中国古代小说中的乌托邦。它让人感觉“真实”。引起了后世孜孜不倦的找寻。文章从《桃花源记》的文本入手,分析了其桃花源思想内核的建构和叙事特点,得出乌托邦何以“真实”的答案。  相似文献   

5.
对于刚刚入校的高中生而言,新组建的班级是一个陌生的群体,同学来自不同学校、有不同的家庭背景和成长经历.为了顺利度过在高中的学习和生活,学生很自然地表现出了尽快适应周围环境的共同心理倾向.创设一种情境,使班级同学相互熟悉、相互沟通、了解、聆听共同的心声和愿望,激发同学对班级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促进班级凝聚力和集体荣辱感的形成,这对于班级的班风品质,对班级同学关系的质量,从而对同学的健康成长影响重大."我爱我班"就是借助于团体心理辅导的形式,以团体心理辅导理论为依据,以新入校的高中学生班级为单位组织的德育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6.
我的德育观     
一个民族的发展,与国民素养密不可分,而国民的道德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几乎决定国家的发展命运。道德是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国家之间关系的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和行为规范。道德教育就是要培养人的道德意识及行为习惯。当今社会是经济发展的社会,意识发展经济,在物质文明突飞猛进时,我们国民的道德也在一步步丧失,如何进行有效的德育,笔者认为,学生的道德判断力及道德情感的培养和道德评价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7.
《八小时以外》2008,(8):26-28
青年作家桑格格和她的第一本书<小时候>.有人评论说这是"70后"的集体记忆  相似文献   

8.
有言道:“有德有才是成品,有德无才是半成品,无德无才是废品,无德有才是危险品。”德,对己、对人、对国家、对社会的作用可见一斑。但时过境迁,斗转星移,我们惯用的一些德育方法,对“90后”“2000后”的孩子已是强弩之末,难见成效。于是乎,为师者发出了“如今的孩子真难懂、真难教”的感慨。  相似文献   

9.
教育只有善于捕捉时机,随时让自己的心对准孩子的心弦,才能真正达到教育孩子的目的.这不是锤的打击,而是水的载歌载舞.而要做到这一点,班主任老师要炼就一双"慧眼",培养一颗"耐心",谱写一曲"赞歌".而如果"错过"了教育机会,可能会铸就教育过程中的"过错".  相似文献   

10.
11.
长期以来,“乌托邦”在国人的心目中几乎是“空想”、“不科学”等名词的代称,遭到学者们广泛的批判。作为“乌托邦”的一种,“审美乌托邦”同样遇到了人们或多或少的偏见,成为许多学者批判的对象。事实上,乌托邦并不总是虚无的代名词,在某种程度上它代表了人们对现实生活的一种积极超越。同样,法兰克福学派的“审美乌托邦”思想也并不如常人所想象的那样只是一种空想的、消极的审美救世主张,它是法兰克福学派的理论家们在社会政治领域进行了多方努力却无效而终的情况下的一种理论自觉,是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批判理论的学术转向。因此,梳理“乌托邦”与“审美乌托邦”的关系与区别,对于正确认识乌托邦与审美乌托邦的价值与作用都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相似文献   

12.
柏拉图《理想国》中的公民教育思想实际上贯穿了他构建理想国的整个过程之中,理想国是他对日趋衰败的希腊城邦政治和公民教育状况反思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道德教育与政治教育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积极推行道德教育是有目共睹的事实,然而效果却不甚理想。本在审视其现状的基础上探索其症结所在,指出道德教育不振的主因乃是道德教育的政治性泛化——道德教育中强制性与其工具理性的弥漫,澄清道德教育与政治性泛化之道德教育、政治教育之间的异同,剥除道德教育的政治化和工具性外壳,揭示其合理内核,旨在重建我们的道德教育和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14.
"我的实习故事"是根据中职德育课程《职业道德与法律》设计的一项综合性实践课业,是对中职德育课程评价内容和方式的创新。该项课业通过实习故事承载职业道德教育,要求中职生完成"我的实习故事"的课业任务,以其实习实践中富有教育价值的真实事件为载体,通过自主实践和同伴故事实现自主教育和同伴教育,丰富和拓展德育课程的教育资源。  相似文献   

15.
德育即育“德”,何以为“德”?答案不一而足。笔者在十年前曾撰文《德育论之基本范畴“道德”辨义》,试图在概念上予以澄清,但似乎并未引起人们的注意。近来翻阅华东师范大学陈桂生先生著《“教育学视界”辨析》,见其“德育辨”一段文字,产生一种不吐不快的感觉。德育之“德”为何?这是德育理论与实践的根本问题。对“德”如何认识,理论与实践也就如何展开。当前德育实践上的某些困惑,不能不说与理论的不足相关。这其中也包括“德”的概念不明。本文即尝试进一步辨析之。  相似文献   

16.
“道德教育”强调教育的道德内容,“道德的教育”强调教育的道德本性,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人们受到动机论和效果论道德评价模式的影响,没有把道德教育看作一个完整的过程,忽视了道德教育的手段和方式,把“道德教育”简单地等同于“道德的教育”,结果使得“道德教育”往往变成了“不道德的教育”.为了杜绝这种现象的发生,“道德教育”必须自觉地走向“道德的教育”,克服道德教育中的不道德性.  相似文献   

17.
本文阐述了高校在德育过程中的地位,分析了当前高校德育的一般状况,提出了需要解决的若干问题。最后,强调高校德育必须形成系统规范的“合力体系”。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现代设计教育的进程中,庞薰琹对艺术设计教育提出了许多崭新的设想,内容基本上围绕着工艺美术的性质、范畴、指导思想、学科建设、教学方法、学术研究等几个方面。对他的艺术设计教育思想重新审视,可以促进对艺术设计教育现状的思考,获得前进的智慧和动力,提高学科建设和教育教学研究水平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20.
儿童道德关乎儿童的成长.在儿童的成长中,儿童道德具有道德的"深层语法",即儿童之间的"爱"与"公正".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儿童具有自身的道德逻辑,儿童的道德认知是一种"受限的理性",儿童的道德情感是儿童道德逻辑的首要特征,儿童的道德行为是儿童道德认知基础上的道德情感结出的硕果.由于儿童具有自身的道德逻辑,儿童的道德教化就要考虑到儿童的道德智慧,通过儿童的生命叙事,激发儿童的道德情感,在情感的作用下,通过交往、体验,实现儿童的道德内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