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立坐卧行”禅法立、坐、卧、行禅法,载于《性命圭旨全书·享集》。这部没有署名的书,相传出自明代尹真人高徒之手。书中记述的气功养生的各种图说、修炼次序,精义妙理详尽,图文并茂,使得以往那些涩晦难懂的丹道理论一目了然。明人邹元标在序中这样写道:其弟子“盖...  相似文献   

2.
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式,对健身气功基本姿势内容、种类以及相对应的作用机理等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首先以时代为研究路线,归纳健身气功基本姿势内容,包括立式、坐式、蹲式、卧式、行式5种,并推测健身气功基本姿势的雏形体系形成于南北朝之前,奠定其理论基础;其次以古籍为研究依据,提炼健身气功基本姿势种类,譬如,(1)立式可分为端立、正立、丁字步立、八字步立、单脚立,(2)坐式可分为端坐、正坐、危坐、箕踞、峻坐、跪坐、平坐、大坐、踞坐、盘坐、高坐,(3)蹲式可分为跨立、蹲地、半蹲,(4)卧式可分为仰卧、偃卧、覆卧、伏卧、曲卧、侧卧,(5)行式可分为距行式、一字式、八字式、拖式,等等,丰富其基本内容;最终将基本姿势古今释义,以一字或两字为关键词,通过相关检索及查询,合理阐释基本姿势内容的练习方式,从而进行相对应的肢体复原,以中医学为基本原理、运动生理学为科学依据,论证基本姿势内在机制的功效作用,剖析其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3.
李正 《武当》2014,(8):23-24
俗话讲:“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它强调了练功的重要性,但练套路和推手本身也是练功。不过,在太极拳修炼的整个体系里还有专门的功法训练。其中的“静功”、“桩功”和“行功”都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4.
一悟  金诚子  雷鸣 《武当》2013,(11):20-23
太极拳修炼的法门即坐、卧、站、行、用。 坐功 坐功乃道家修炼太极必修之功法。坐功,道日打坐,儒日静坐,佛日坐禅。打坐,人人皆知有其益,小则可以养身,大则可入修士之门。然打坐至相当程度后,则内须静中求动,并非只静而不动也。此与太极拳之动中求静,意味相似。  相似文献   

5.
桂金忠 《武当》2013,(6):49-49
一、修炼内丹首先要静1、静与动。静与动既对立又统一。炼丹是用静坐的形式,是外静内动的炼意活动。内动时也是有静有动,心静而气行。老年人体质渐弱,体内分解代谢大于合成代谢,所以老年朋友应以练静功为主,配合太极拳、健身气功,使之动静和谐,符合人体静(阴)动(阳)平衡的道理。以人体阴阳变化的机理而言,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修炼内丹术的功友应辩证施功。2、静与松。静,保持心神安宁贯穿于练功的全过  相似文献   

6.
张宝银 《武当》2011,(1):16
推手:太极拳修炼过程中的一种练功方法和手段。推手练功,旨在落实拳理,掌握拳法。太极拳"着熟"、"懂劲"、"神明"功夫,均源于推手。推手双方必须遵守"沾连  相似文献   

7.
张宝银 《武当》2006,(6):13-14
习练太极拳应注意把握以下几点,讲究细心体悟,认真修炼: 形顺不论演练何派何式太极拳套路,应将“形顺”当作首要要领,理由是只有“形顺”才能“体松”,只有“体松”,才能“气通”,只有“气通”,才能“力沉”。太极拳修炼旨在求一个“松”字,只有“松”,“轻、沉、灵、空”才能不期而至,而“松”源于“顺”。太极拳行功走架,体内元气流动,必须有畅通无阻的体内通道,而只有“形顺”,体内通道才能畅通,元气流动才能无阻,才能“气遍身躯”,“无微不至”。太极  相似文献   

8.
第一节姿势“河车功”的“真气运行法”是根据人体生理机制,在内在的意境下,在大脑半抑制状态保护性作用下,根据中医经络学说,运用“真气”在体内运行的规律,充分发挥与调动人体内五脏六腑之潜能,增强人体内在功能,以健身、祛病,延年益寿。“真气运行法”属静气功,其练功姿势有站桩、卧、行、坐四式分垂腿坐、盘腿坐。而盘腿坐古代有禅坐与参坐之分。现时以垂腿坐与站桩式为主。  相似文献   

9.
柴长青 《武当》2013,(10):59-60
我们练功修道,就是为了保养自己的元气,让它发展壮大,滋养身心,强化五脏六腑,四肢百骸,进而在黄庭宫内结丹化婴,温养、沐浴等等。在整个练功过程中,由于每个人的先天根基和后天环境不同.导致每个人的练功方法大同小异。既要按照人体生理结构的统一性,制定一套大同功法,又要针对各人情况有的放矢,专门指导。在无师指导的情况下,练功者所走的路极为漫长,就像科学家在拿自己的身体做一个崭新的实验,步步都存在着失败的风险。  相似文献   

10.
《健身科学》2012,(4):39-40
丹田混元气功,是少林太祖门第一功,其以静为主,以动为辅,以求丹田内气,兼得腰力内劲。混元气是指在人体元气的基础上,通过练功获得的一种内气,首先产生于丹田,故称“丹田混元气”。  相似文献   

11.
祖国传统正宗气功——《中国传统人体生命再生工程》——是中华民族祖先在三千年多前遗留下来的珍贵文化瑰宝,是用以重新恢复生命力,“重立性命,再造乾坤”的修炼方法及其程序。当人体的生命力即将衰败竭尽或有疾病之时,只要元气尚未耗尽,就可借身体残存的热能,通过“再生功”的锻炼,使其元气旺盛,病体康复,还可继续工作和生活,即传统称之为“一息尚  相似文献   

12.
王三甫 《精武》2009,(3):35-35
四时之秋季主收,阴气始生,阳气渐衰,是草木自然成熟的季节。天气劲急,地气清朗。应当早卧早起,练习太极功夫,“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使意志保持安定,精神内收不急不躁,在动中修炼太极功夫,阴阳相抱。使秋天肃杀之气得以平和,使肺气匀整,不使意志外驰。练功时,动静结合,阴阳有度,练功时间以酉时(下午5至7时)为宜。练功环境选择在宽阔舒适、有阳光的地方。  相似文献   

13.
张金普 《武当》2013,(4):50-50
一丹道修炼过程为百日筑基、十月怀胎、三年哺乳、九年面壁,是生命科学的总结。百日筑基是内丹修炼的初级功夫,包括小三候,蓄积元精元气为初候;疏通周身关窍,气血周流为中候;百病消除,身心健康与道相合,不为尘事拖累为三候。十月怀胎,三年哺乳,是内丹修炼结圣胎的功夫。所谓圣胎,即神与气凝成之物,也称结丹。九年面壁则有阳神出壳,体生羽而羽化升天,  相似文献   

14.
太极拳的源流,直追道儒两家.太极拳讲静,也是从道儒两家而来。道家有老子所说:清静,为天下正不欲故静,故道教有专门讲静功修炼的《清静经》。儒家同样重视敬静二字,强调心主乎敬,又主乎静。孟子同样强调静神养心莫善于寡欲。儒家经典《大学》中说: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所以,宋明两代大儒如周敦颐.如二程(程颐、程颢),如朱熹,如王阳明,皆十分重视静功的修炼朱熹甚至要求弟子半日打坐入静,半日读书朱熹说:动静。静者养动之根,动者所以行其静。这完全是练功的体会。朱熹解释《大学》中定、静、安、虑四种境界时说:定如水之初定。静则定得来久,物不能扰。处山林亦静,处尘市亦静。安则静者广,无所适而不安。静固安,动亦安,看处甚事,皆安然不扰,安然后以虑。令人心中摇漾不定叠,远能处事否?虑者,思之精审也。人之处事,于丛冗急遽而不错乱,非安不能。王阳明则有这样的练功体会:动静,时也。即体而言,用在体;即用而言,体在用。是谓体用一源……静可以见其体,动可以见其用。清代湘军名将曾国藩同样练静的功夫了得,他曾专门在日记中谈到静字功夫的重要。他说:‘静’字功夫要紧.大程夫子成为三代后的圣人,亦是‘静’字功夫足。...  相似文献   

15.
高继寿 《武当》2015,(3):22
学练传统太极拳,修炼太极内功,不是仅靠练好拳架就能得到的,需要有明师指点,在做好各项身法,外三合,备五弓的前提下,需要布气、行气、运气。"以意导气,以气催形"。不仅要气沉丹田,更要气沉脚底。只有气沉脚底,才不是打半截拳,才能贯穿,才能"行气如九曲珠,无微不至",才能"劲起于脚,行于腿,主宰于腰,由脚而腿而腰总需完整一气"。要做到气沉脚底,先要气沉丹田。不经常参加体育运动,不练功的人,"气"是在胸间,在  相似文献   

16.
[原文] (一)童女修炼,此指十余岁女子尚未行经者而言。此时身中元气充满,浑沦无间,精神专一,嗜欲未开,若其生有夙愿,能从事于道,其成就甚易,较之年长者快捷数倍。盖童女修炼,可免去筑基一段工夫,直接从辟谷服气入手,或从清静无为、安神静坐入手。如谢自然  相似文献   

17.
祝大彤 《武当》2009,(4):21-21
1.静松:静松是取站、坐、卧等三种练功姿势,具体要求,九松十要一虚灵。九松:从脚脚趾)往上关节一节一节放松,踝、膝、胯、腰、肩、肘、腕、手(手指)等放松九大关节,且节节贯串。放松十要:要溜臀,裹裆,收小腹,收吸左右腹股沟,松腰,收吸左右胸窝,空胸,圆背,放松脖颈。“一虚灵”指顶上虚灵,不要刻意去立顶、悬顶,顶上自然虚灵为好。九松十要摸得着,有感觉,资深练家可以看得见,初学者看不见,渐渐可以在接触部位有所感觉。  相似文献   

18.
循经导气内养功是邓州心意六合拳的内养功之一,是心意六合门的秘传内功心法,现会者极少,因而弥足珍贵。在此,我根据先师陈合龙所传及本人练功心得整理出此功的行、站、坐、卧的盘  相似文献   

19.
龙须子 《武当》2011,(3):47-48
内丹术中的静坐分为两个问题,一个是"静",一个是"坐"。坐,如何坐得让身子不动,有利于入静。静,如何人静,达到人静甚深的"恍兮惚兮"。先谈谈坐。中国道家内丹术在修炼时,要让身子不动,"身不动精固",就容易人静,容易炼精化气,为了让身体不动,采用了坐姿,双盘坐,  相似文献   

20.
孔德 《武当》2006,(3):36-36,37,38
[原文] (一)宣女修炼,此指十余岁女子尚未行经者而言。此时身中元气充满,浑沦无间,精神专一,嗜欲未开,若其生有夙愿。能从事于道,其成就甚易,较之年长者快捷数倍。盖童女修炼,可免去筑基一段工夫,直接从辟谷服气入手,或从清静无为、安神静坐入手。如谢自然之类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