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地处赣西北边陲的铜鼓县,是一个山区小县,人口13.6万,学生人数近2万.铜鼓县先后建起了23所寄宿制学校,较好地解决了山区农村办学"网点散、规模小、效益低、质量差"的现状.  相似文献   

2.
图片报道     
<正>以"林海竹韵·七彩校园"为主题的铜鼓县第八届师生文艺汇演在该县第二小学举行。来自全县中小学、幼儿园的师生们用精彩的表演展示了他们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展现了全县素质教育成果。多年来,铜鼓县教委始终把加强学生艺术教育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  相似文献   

3.
强化管理 开源节流 提高效益──铜鼓县统管教育经费的做法胡文慧(铜鼓县教育局)铜鼓县将教育经费分级管理恢复为统一管理,已经是五个年头了。实践说明,在乡级经济欠发达、发展不平衡的条件下,采取教育经费统一管理这一举措,是实事求是,符合实际,顺乎客观规律的...  相似文献   

4.
在实地走访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对江西省铜鼓县的农村科技服务事业现状进行调查,对铜鼓县农村科技服务政策、农技推广政策发展现状及所取得的成绩和存在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思考,并为其农村科技服务事业发展路径的选择提供可行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徐光明 《中国教工》2009,(12):23-24
在赣西北铜鼓县,林海茫茫的大山深处,有一位老师,31年来一直坚守在最边远的学校。他既当老师,又当保姆,还是炊事员、勤杂工。他就是江西省铜鼓县离桥乡梁段村小学教师林兴修。同事们说,林兴修是名副其实的……  相似文献   

6.
为了培养合格+特长的高素质学生装,铜鼓县因地制宜,实行"一校一品"的特色教育模式.各个学校立足自身优势立项目.三都小学依托美术小制作师资较强的优势,剪纸、布贴等教育活动开展得热火朝天,且硕果累累.  相似文献   

7.
段燕 《江西教育》2007,(3):26-26
地处赣西北边睡的铜鼓县,是一个山区小县,人口13,6万,学生人数近2万。铜鼓县先后建起了23所寄宿制学校,较好地解决了山区农村办学“网点散、规模小、效益低、质量差”的现状。  相似文献   

8.
占领制高点──记铜鼓县农业技术高中校长鲍兆安薛农基7月4日,正是38度的高温天气。我们来到了群山怀抱、凉爽宜人的赣西北小县──铜鼓。我们此行的目的是采访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铜鼓县农业技术高中校长鲍兆安。铜鼓农业技术高中的前身是温泉中学。1984年,...  相似文献   

9.
铜鼓县地处赣西北,是个人口只有13万的小县,在校学生总数仅12754人,却办出了令人振奋的大教育。从1999年开始,该县致力于山区寄宿制学校建设工作,2003年初被列为"江西省山区寄宿制学校试点县",其创办农村寄宿制学校的成功经验红遍全国。2007年,在全省  相似文献   

10.
为了大山的呼唤──记铜鼓县棋坪中心小学王本新副校长一家刊记者曾宪瑛赣西北的铜鼓县.曾是当年毛泽东秋收起义的发起地。这里群山连绵,风景秀丽。绿水青山哺育了12万淳朴的人民。由于山区特殊的地理环境,居住的人口相当分散,这就给教育带来了诸多不便。然而。在这...  相似文献   

11.
<正>江西省铜鼓县幼儿园是铜鼓县唯一一所省级示范公办园所,坐落于铜鼓县城北路155号。它创建于1958年,原名铜鼓县保育院。经过几代幼教人的努力,如今,它己发展成为功能齐全、设备完善、环境优美、师资力量雄厚、具有明确办园思想和课程思想以及较高社会赞誉度的幼教示范窗口。铜鼓县幼儿园占地面积8500平方米,建筑面积5000多平方米。园区内环境优美,设计现代化、人性化。各项教学设备、配套设施和活动场地完善、齐全。现有大中小3个年级20个班级600余名幼儿,在园教职工81名,实行两教一保制。在园  相似文献   

12.
最近,我们赴上高县、铜鼓县、丰城市和婺源县、鄱阳县对基础教育经费筹措和使用管理情况进行了调研。  相似文献   

13.
从"如何认识图书馆定义"出发,论述了一个完整的图书馆定义就是回答"图书馆是什么"、"图书馆有什么用"、"图书馆的工作对象是什么"、"图书馆是干什么的"的问题,并以此给出了图书馆的定义。  相似文献   

14.
我国人口众多,农村人口占我国总人口的绝对多数,从关心爱护祖国下一代尤其是农村地区青少年学生的角度出发,教育部等部门提出并施行了"学生营养餐"计划,这为农村地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提供了切实有益的帮助,然而一系列的事件也让我们不得不对农村学生"营养餐"的安全监管问题作出思考。本文即是基于此,通过笔者对江西地区铜鼓县棋坪镇初中、中心小学;高桥乡中心学校;丰城市拖船中学;宜春市宜春中学等学校"营养餐"开展情况的调研了解,对农村学生"营养餐"的安全监管问题作出了探索与思考。  相似文献   

15.
服务育人、以人为本、科学管理、创新发展等体现高校图书馆性质与职责要求的基本要素之间的协调与统一,是高校"和谐图书馆"的主体内涵。其中服务育人是"和谐图书馆"的宗旨,以人为本是"和谐图书馆"的基石,科学管理是"和谐图书馆"的保障,创新发展是"和谐图书馆"的生命。  相似文献   

16.
<正>“1928年7月22日平江起义后,彭德怀、滕代远等人于当年9月17日在铜鼓县幽居乡召开了一次中心议题为恢复中共湘鄂赣边特委的联席会议,即幽居会议……”日前,在江西省铜鼓县幽居会议旧址,棋坪镇幽居村老支部书记王诗荣向铜鼓中学的学生介绍了这一段红色历史。铜鼓红色历史闻名遐迩。1927年9月,毛泽东同志亲临铜鼓领导和发动湘赣边界秋收起义,  相似文献   

17.
在对江苏省20余所高校图书馆的实地调查中体会到,江苏高校图书馆在图书馆活动中形成"以人为本"、"共建共享"、"面向知识"和"开放"等创新理念和一系列创新实践,JALIS将各种创新融于江苏高校图书馆整体发展中,形成江苏高校图书馆的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18.
浅论图书馆管理如何以人为本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期以来,在图书馆管理的实际中存在着"以物为本"的倾向,如何贯彻"以人为本"的重要原则,把"人文精神"体现在图书馆实际工作中,开创人性化服务的图书馆管理新局面,是每个图书馆工作者要认真思考的新问题.文章从"以人为本"的内涵、必要性出发,从图书馆管理的角度,阐述了图书馆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  相似文献   

19.
图书馆核心价值是公共知识服务效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图书馆核心价值"是国际图书馆界的热门话题,其研究有利于深化图书馆改革,推动图书馆事业发展,提升图书馆学科内涵.本文作者着眼于图书馆传播知识的本质及社会教育职能,将图书馆核心价值锁定于公共知识服务效益,提出要树立图书馆价值观,明确核心价值内涵,以服务社会为本等论点,而实现图书馆核心价值,必须以客观认识图书馆服务现况,统一核心价值取向为基础,才能明确存在的问题,努力提升核心价值.作者还就当前图书馆"崇昔非今"、"重洋轻中"现象,进行了分析、批评.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一种深化图书馆服务的措施,学科馆员制度最早起源于美国和加拿大的一些研究型大学图书馆.自1950年美国内布拉斯大学图书馆设立分支图书馆并配备了"学科馆员"始,美国的许多大学图书馆相继推行并发展了本项模式.1981年,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图书馆在此基础上又推出了"跟踪服务"项目,俄亥俄大学图书馆则又推出了"网络化馆员免费导读服务"等项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