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位哲学家带着他的一群学生去漫游世界,十年间,他们游历了许多国家,拜访了许多有学问的人,现在他们回来了,个个都是满腹经纶。在进城之前,哲学家在郊外的一片草地上坐了下来,对他的学  相似文献   

2.
一位哲学家带着他的一群学生陆漫游世界。十年间,他们游历了许多国家,拜访了许多有学问的人。现在他们回来了,个个都是满腹经纶。在进城之前,哲学家在郊外的一片草地上坐了下来,对他的学生说:“十年游历,你们都已是饱学之士,现在就要毕业了,我们上最后一课吧!”  相似文献   

3.
李晓华 《成才之路》2012,(14):97-I0014
正一位哲学家带着一群学生去漫游世界,十年间,他们游历了所有的国家,拜访了所有有学问的人。现在他们回来了,个个满腹经纶。在进城之前,哲学家在郊外的一片草地上坐了下来,说:"10年游历,你们都已是饱学之士,现在学业  相似文献   

4.
学生品德评价是学生评价的重要组成,品德培养和评价的复杂性和环境复杂与过去操作的种种失误使学生品德评价困难重重。本文在分析学生品德评价的四大困境:品德标准模糊、品德评价的定位误区、品德评价的方法单一、多元环境的挑战的基础上,提出对策建议:建立合理的学生品德发展目标体系、坚持正确的评价价值取向、重视德育,积极改革、正视评价的作用,多种评价方法和手段综合运用、重视学生自评和互评,充分发挥学生群体教育和自我教育的力量。  相似文献   

5.
学生品德评价是学生评价的重要组成,品德培养和评价的复杂性和环境复杂与过去操作的种种失误使学生品德评价困难重重.本文在分析学生品德评价的四大困境:品德标准模糊、品德评价的定位误区、品德评价的方法单一、多元环境的挑战的基础上,提出对策建议:建立合理的学生品德发展目标体系、坚持正确的评价价值取向、重视德育,积极改革、正视评价的作用,多种评价方法和手段综合运用、重视学生自评和互评,充分发挥学生群体教育和自我教育的力量.  相似文献   

6.
程云蕾 《文教资料》2010,(10):230-232
品德能力具有价值评判的意义,是一种生存为“人”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品德能力是高职学生的道德教育的基础性内容,具有很强的现实需求,需要高职院校付出巨大的努力,积极探索加强学生品德能力培养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7.
所谓具体化评定,即对一个小学生的品德评定不是仅依靠几句话或一件事来说明,而是把本学期以来这位小学生所做的每件好事、品德方面的点滴进步或成绩甚至偶然发生的过错等都记录下来,归纳整理存档,老师再根据这些材料写出总结性评语。这样具体化的评定,使家长、老师或其他同学通过这一份份具体真实的材料,就能较准确地了解本学期这位小学生的品德状况,为老师、家长制定和实施下一步的品德培养目标提供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当代电大》2006,(8):18-18
  相似文献   

9.
一些学生的品德问题绝非"他不听话"、"他爱打仗"等这样描述的那么简单,学生品德问题背后有着使其然的一些病态的心理机制,这些病态的心理机制对学生品德发展具有极其消极的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生活是人的生命的存在状态。在小学品德教学中,教师应密切关注学生的生活,使品德教育缘于生活、立足生活、高于生活、走向生活,用真挚的情感去拨动学生生命中的心弦,积极塑造学生良好的品德。  相似文献   

11.
在改革开放、多元化价值并存的时代,传统的学校德育却仍在按照一种所谓的理想模式在灌输德育理论,采取强调单纯的道德知识灌输或单纯的道德行为训练的“说服式”和“管教式”的德育模式,由于它不重视品德内化过程,所以弊端多多,德育实效差。通过品德内化,就能较好地引起受教育者品德发展的新需要和品德内部矛盾运动,从而能更好的提高德育效果。  相似文献   

12.
这篇文章通过对中小学生不良品德的矫正,分析了矫正的方法,指出了对策,通过改变认知,转化态度;创设情境,感化引导;锻炼意志,培养习惯;针对个性,因材施"矫";总结经验,掌握技巧等方面,提出了五种实用的矫正办法。  相似文献   

13.
秦桂琴 《小学生》2012,(12):90-90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是一门全新的课程,课程的目标决定了本课程具有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的特点。也就是让学生参与到课程教学过程中去,在参与中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使他们生活得到充实,情感得到熏陶,品德得到发展,价值判断得到初步的培养。这也正是《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实施建议中对教师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文章分析了高职学生的品德的实质与结构、形成与改变的一般过程与条件、社会转型时期高职学生品德的新特点。  相似文献   

15.
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重任,必须把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作为首要任务。教师要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走进学生的心灵,做学生的良师益友;身体力行,做学生的表率;抓住一切可以教育的机会,做德育工作的践行者。  相似文献   

16.
文章分析了高职学生的品德的实质与结构、形成与改变的一般过程与条件、社会转型时期高职学生品德的新特点.  相似文献   

17.
杨云贵 《云南教育》2007,(11S):47-47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教育是其他任何教育所不能替代的。良好的家庭教育是一个人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之一,对人的一生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国儿童的心理问题日渐突出,出现了"行为霸道、不懂礼貌、磨蹭马虎、自私任性、孤僻胆小"等不良品德,我校部分学生也存在这些问题。我们有针对性地对此予以关注,探索小学生不良品德矫正的方法和途径,使心理健康教育更具操作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9.
20.
品德不良学生心理与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有不良品德倾向的学生,教师要有正确的认识,要看到青少年学生思想还没有定型。可塑性很大,在有利的条件下是可以转变的。就学生不良品德的教育问题,分析了学生不良品德的形成原因并提供了矫正不良品德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