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原雪辉 《收藏》2008,(3):70-73
当阳峪窑群位于豫西北焦作、济源两市北部太行山南麓,宋代属河北西路,金代属南怀州,元为怀孟路,延祐年中改为怀庆路,明清置怀庆府,以修武县当阳峪窑为中心窑场,还包括焦作市当地其他分支及济源市的勋掌窑等。该窑创烧于唐,在北宋中晚期达到艺术顶峰,  相似文献   

2.
原雪辉 《收藏》2009,(3):72-74
本文根据清道光《修武县志》,引录宋徽宗政和年间曾派典御王道醇等官员在当地赭石口点检陶器的记载,结合在窑址和北宋皇陵区采集的当阳峪窑标本,对当阳峪窑曾为北宋供御窑作一新考。文图资料翔实,对藏界了解当阳峪窑宋瓷面貌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3.
《收藏界》2007,(10)
焦作地区烧造陶瓷历史悠久,留下了众多的古代瓷窑遗址,当阳峪窑是其杰出的代表,东焦作窑也是其中重要的一处。其他还有王封窑、李封窑,恩村窑、狮涧窑、柏山窑等50多处窑场,陶瓷界将这些窑场称为"焦作当阳峪窑"。东焦作窑,又叫矿山窑、姜河窑,因遗址处于东焦作村旧址范围内,故称"东焦作窑"。窑址位于河南省焦作市城区中  相似文献   

4.
杨俊艳 《收藏》2014,(6):88-93
当阳峪窑生产的酱釉瓷有碗、钵、盘、唾盂、罐、壶器盖等。胎质分粗细两种。其中细胎质地洁白坚实,器体轻薄,釉面光亮,不仅釉料配方成熟稳定,而且制作工艺高超,除大多数呈酱黄色外,还有酱红、紫红、紫色、褐色等,并伴有窑变现象,因而产生色彩斑斓、奇幻美妙的装饰效果。北宋当阳峪窑《窑神碑》中提到的“庆云紫”,应是指色调泛紫的酱釉瓷器,而“铜色如朱”则是指色偏红的酱釉瓷器。在此本文对当阳峪窑酱釉瓷器的烧造工艺、造型特色、釉面特征、烧造时间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5.
张小亮 《收藏界》2015,(4):35-48
一、山西宋金瓷器概况宋金是山西瓷器史上的黄金时期,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窑厂数量众多。从目前考古资料看,宋金时期山西境内的窑址遍布南北,多达六十处,其中知名的有大同窑、浑源窑、怀仁窑、榆次窑、介休窑、交城窑、霍州窑、盂县窑、平定窑、临汾窑、河津窑、八义窑、阳城窑。二是产品种类丰富。山西与冀豫为邻,深受定窑、磁州窑、钧窑、当阳峪等窑口的影响,平定窑、盂县窑的产品明显可以看出定窑的影子,浑源窑、晋城窑、临汾窑都发现了钧釉瓷器,至于磁州窑白地黑花的装饰风格则更为普遍。在模仿名窑的同时,山西窑场  相似文献   

6.
原雪辉 《收藏》2014,(2):61-64
作为宋金时期磁州窑类型中出类拔萃的窑口,品类之丰、制作之精、装饰之美是当阳峪窑的显著特点。在其品种繁多的精美陶瓷制品中,以氧化铁为呈色剂的单一黑色釉装饰和以黑色釉为主要装饰辅以其他技法的复合黑釉装饰,因手法多变、匠心独运、制作精美而成为当阳峪窑的主要代表作品,也成为中国古代黑釉瓷装饰艺术系列中的璀璨之星。  相似文献   

7.
张振海  张增午 《收藏》2014,(8):56-61
林州宋金纪年墓葬和窖藏出土瓷器,主要是观台窑、彭城窑、鹤壁窑等周边属于磁州窑系窑口的产品,也有山西和修武当阳峪等处窑口瓷器出土,这种现象反映了宋金瓷器在河南的流通情况。河南省林州市地处河南、河北、山西交界处,北临磁县观台、峰峰彭城等磁州窑中心窑场,东南有安阳、鹤壁、辉县的豫北磁州窑系窑场,西边是山西长治市八义窑、壶关窑。  相似文献   

8.
杨俊艳 《收藏》2013,(1):60-65
酱色釉早在商代晚期就已出现,但真正成熟则是在东汉晚期。宋代是酱釉瓷器发展的黄金时期,南北各地瓷窑普遍烧造,并以北方的耀州窑、定窑和当阳峪窑为杰出代表。清代是酱釉瓷器发展的巅峰时期,并因皇帝的青睐而成为景德镇御窑厂专门生产的仿卉釉色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9.
一、对当阳峪窑以往研究的简要梳理公元1932年至1934年,英国人司瓦洛和瑞典人卡尔贝克借在焦作福公司(英国人开办的一家以采煤为主的公司)工作之便,对当阳峪古窑址进行了调查,并获得了大量的陶瓷标本,发表了《关于焦作  相似文献   

10.
白地绘黑花瓷是北方最大的—个民窑体系,集中分布在河南、河北、山西三省,而以河南窑口最多,创烧最早,烧造时间最长,它们的早期历史可以追溯到隋唐时期,到了宋代已很盛行。尤其禹州扒村窑,新密窑沟窑,焦作当阳峪窑等窑口,不仅采用了其它窑的一些传统瓷艺,更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专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