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变以升学考试科目分数简单相加作为惟一录取标准的做法,力求在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综合素质评定、高中招生录取三方面予以突破”,这是教育部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2004年初中毕业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中提出的基本要求。那么,17个国家级课改实验区的中考会发生哪些实质性的变化?如何理解这些变化的深层含义?我们特请来权威专家为您解析“三大突破”。  相似文献   

2.
从1999年教育部提出《关于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改革的指导意见》至今,初中毕业与升学考试(以下简称“中考”)改革一直伴随着我省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的进程,各地在推进中考和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工作中,改变以升学考试科目分数简单相加作为唯一录取标准的做法,在初中毕业与升学考试、综合素质评价、高中招生录取三方面积极探索,形成了许多符合素质教育要求、操作性强的做法,基本构建了与新课程相适应的初中毕业与升学考试和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有效减轻了学生课业负担,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3.
《宣武教育》2005,(4):45-45
教育部日前印发了《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初中毕业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出2005年中考改革的总体思路,强调改变以升学考试科目分数简单相加作为唯一录取标准的做法,力求在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综合素质评价、高中招生录取三方面予以突破。  相似文献   

4.
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初中毕业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提出2005年中考改革的总体思路,强调改变以升学考试科目分数简单相加作为惟一录取标准的做法,力求在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综合素质评价、高中招生录取三方面予以突破。  相似文献   

5.
为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建立与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相适应的初中毕业考试与高中招生制度,确保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和健康发展,教育部下发了《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2004年初中毕业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本次初中毕业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要在以下三方面有所突破:(1)改变以升学考试科目分数简单相加作为唯一录取标准的做法;(2)坚持综合素质评定结果与高中招生挂钩;  相似文献   

6.
从2001年开始进入国家教育部确定的全国国家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38个实验区中,有17个实验区今年进入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广西南宁市新城区便是其中之一。如何贯彻2004年3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2004年初中毕业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精神,从实验区的实际出发,稳妥地做好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改革工作,是摆在实验区面前的重要任务,也是教育界人士普遍关注的中考改革的重大课题。南宁市教育局今年对中考改革作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本刊特刊发一组该市进行全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改革的文章,供各地参考。本刊也希望广大读者就中考改革问题踊跃来稿,介绍经验或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7.
《陕西教育》2008,(4):15-15
近日,西安市教育局出台2008年初中毕业升学工作意见,贯彻中考改革精神,将学业评价和综合素质评价两个方面体现在初中学生毕业和高中招生之中,力求改变将分数简单相加作为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的唯一标准的做法,建立切实可行的中招模式。  相似文献   

8.
2004年全国有17个国家基础教育改革实验区首批进入初中毕业和升学考试。为确保实验区中考的顺利实施,教育部组织专家对中考进行了专项调研,还组织了命题人员和有关专家共同探讨中考命题的新思路,颁发了《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2004年初中毕业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和《2004年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初中毕业生化学学科学业考试命题指导》[以下简称《命题指导》]。  相似文献   

9.
洪璞 《广西教育》2006,(1B):29-31
中考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试,又是普通高中招生的主要依据。因此,中考既承载了对初中阶段各学科教育教学的导向作用,又担负着衔接初中与高中教学的桥梁作用。广西从2002年开始,中考采取各地市独立命题考试的模式,对中考进行了全面改革,并从2004年开始,根据教育部“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文验区初中毕业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10.
关成刚 《中国考试》2023,(10):38-45
新中国中考在1949至1965年间酝酿、形成并逐步规范,但于1966年被取消。“文革”期间,高中招生考试曾在1973年前后短暂恢复;初中毕业考试实际上可能长期存在,且基本为各地区学校自行组织。改革开放前中考改革主要形成了两方面历史经验。一是中考元属性改革必须慎之又慎。在现有中考模式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制度,并适度淡化考试的重要性,使之成为高中招生录取、初中学业评价的合理依据之一,应是中考改革的正确方向。二是中考技术性改革理应根据国家与社会需要因势而动、积极推进,并依据主要矛盾变化进行及时调整。  相似文献   

11.
《云南教育》2005,(11):11-11
浙江省的余杭、北仑、义乌3个首批国家级课改实验区将率先“试验”——分数不再是升学的惟一标准,将成为现实。浙江省教育厅近日出台的《浙江省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2005年初中毕业考试与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改变以考试分数简单相加作为衡量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和高中招生惟一录取标准的做法,在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综合素质评价、高中招生录取3方面力求有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12.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行,中考改革(即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工作已经基本完成实验阶段的任务,进入全面推广阶段,2008年全国所有初中毕业生都应按新课程要求参加中考。为贯彻《义务教育法》提出的“改革考试制度,并改进高级中等学校招生办法,推进实施素质教育”规定,落实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学内容方式、考试招生制度、质量评价制度等改革,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教育部2008年工作重点要求全面实施中考改革,现就深化改革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相似文献   

13.
中考招生,关系到高中阶段学生的录取标准,是基础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山西省教育厅根据国家要求,制订了《山西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2005年初中毕业与普通高中招生改革的实施意见》,对2005年12个国家和省级实验区(太原迎泽区初中毕业生没有进入课改)的中考工作提出了改革方面的具体要求,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坚持一考多用的原则。取消单独的升学考试,初中毕业学生的学业考试(即毕业考试)既是检查学生是否毕业的基本依据,也是高中阶段录取学生的基本依据。二、切实改变将考试分数简单相加作为高中录取唯一标准的做法。录取…  相似文献   

14.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各地积极开展中考改革的探索和实践,围绕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和招生录取方式等内容,形成了许多符合素质教育要求、操作性强的经验和做法.然而,由于多方面原因,改革尚未达到预期目标.在新高考改革背景下,深化高中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必须进一步完善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建立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结果和综合素质评价情况为主要依据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  相似文献   

15.
现行初中学生升学考试制度的弊端,己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成为影响推进素质教育的瓶颈。最近,省教育厅制定了《河北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初中毕业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试行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从今年起,在鹿泉市等课改实验区实施,这是我省对中考制度的一项重大有深远意义的改革。  相似文献   

16.
2001年9月进入国家级的38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的学生,2004年已初中毕业,其中有17个实验区根据新课标进行中考单独命题,单独计划招生,其命题思路、形式、立意肯定会对今后其它地区中考试题的命题产生较大的积极影响.为此,笔从收集到的十几份实验区数学试卷进行探究,从中发现,它们基本杜绝了生搬硬套、纯粹背记、  相似文献   

17.
为了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积极稳妥地推进南宁市课改实验区初中毕业考试和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南宁市在2004年中考制度改革的基础上,结合课改实验区的实际,加大了改革的力度,制定了2005年《南宁市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并把评定结果作为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的主要依据,以及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之一,为今后在更大范围内进行初中毕业和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物理     
为了贯彻教育部和省教育厅关于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改革各项文件的精神,各地市对中考命题进行了有益的改革和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为了比较客观地反映各地市的命题及考试情况,使中考改革朝着有利于素质教育的方向发展,朝着有利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方向发展,朝着有利于促进中考质量提高的方向发展,我们对2004年全省九个命题点命制的九份中考物理试卷进行了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19.
我国的中考改革在教育部的领导下,已经历约10年历程.从1999年开始,教育部每年组织专家,对中考命题进行评估,发布评价报告;从2004年开始,凡是采用课程改革教材的地区,除了执行教育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初中毕业生数学学科命题指导》(以下简称《命题指导》)外,还同时进行高中招生制度改革方案.目前,全国每年约有二千多万名初中毕业生,他们中的大多数将参加各地中考.可想而知,每年的中考牵动着多少学生和家长、牵动着多少学校领导和教师的心![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9月9日下午,青岛市在青岛国际新闻中心举行了“市内三区初中学生学业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改革有关事项”的新闻发布会。会上,市教育局相关领导公布了中考招生改革的最终内容。至此,备受岛城全社会关注的中考招生改革有了定论。根据公布的内容,将实行分数制与等级制并行。据悉,这次的改革将是一个过渡,待条件成熟后再实行完全等级制评价与录取。“我们本着积极稳妥、分步实施的原则,在广泛征求意见、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对初中学生学业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改革方案进行了调整和完善。”在新闻发布会现场,市教育局副局长周民书表示,本次的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