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莫泊桑的小说<项链>,自问世一百多年来,以其精巧的艺术构思与丰富的思想内涵,一直吸引着无数的读者,让人感慨,引人思考.本文从取材,人物描写和语言表达上三个方面初探"陌生化"理论在<项链>中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2.
提到项链,人们可能会联想到莫泊桑的<项链>,联系到那个为项链而失去一生快乐的玛蒂尔德.的确,项链能够使人变得美丽,但是如果简单地为了爱慕虚荣,便会失去所有的快乐.……  相似文献   

3.
张超老师执教的<项链>(见<中学语文教学>2009年第7期)体现了当下人们津津乐道的语文教育的新理念、新方法、新方式,但他并不是赶时髦贴标签,而是上了一堂回归文学教学常态的探究课.我们认为,面对<项链>这类文本,面对有一定文学阅读积累的高中学生,语文课本该也早该这样教.  相似文献   

4.
张超老师在与管然荣老师"对话"时说,"我欣赏孙绍振教授的'还原法'--还文本本来面目、于细微处见精神的解读法".张老师在<<项链>教学实录>(<中学语文教学>2009年第7期)中引导学生发现鉴赏精彩传神的细节描写就是例证.  相似文献   

5.
课例点评     
<项链>课例点评 张世鑫:本课首先从小说的情节入手,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主人公玛蒂尔德的外貌是否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6.
教<项链>一课时,在引导学生梳理了全文的情节,把握了主人公--玛蒂尔德的形象后,为了让学生深刻领会小说后一部分构思的妙处,我以退为进,抛出了如下问题,供学生思考讨论: 如果删去小说的后一部分,即玛蒂尔德得知项链是假的这一部分,对原文有什么影响?  相似文献   

7.
探讨莫泊桑的短篇小说<项链>的主题应从"假项链"入手, "假项链"代表了玛蒂尔德渴慕已久的上流社会, "假"正表明了上流社会的虚伪.小说的基本冲突则是玛蒂尔德浪漫的梦想与现实生活的 "假"的冲突.随着法国自大革命以来社会生活的深刻变化, "浪漫"产生的土壤和气候都已消失殆尽,玛蒂尔德的梦想必然显得不合时宜了.与玛蒂尔德一样, <一生>中的雅娜、<包法利夫人>中的爱玛的浪漫之梦也被残酷的现实摧毁了.因此,在以金钱为法则的资本主义社会中, "浪漫之梦"已没有了它的立身之地,成为不合时宜的梦想.  相似文献   

8.
<化学教学>2003年第3期<学生解题错误探究>一文读后受益匪浅,但其中二道例题解法缺乏科学性和严密性,特提出与原文作者商榷并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9.
王爱娣 《现代语文》2005,(9):108-109
法国作家莫泊桑的<项链>是美国高中语文篇目,这篇小说选编在九年级(相当于我们的高中一年级)<文学的语言>(The Language of Literature,McDougal Littell 2000年版)一书中.  相似文献   

10.
郭言霞 《文教资料》2009,(26):16-17
福贵是中国当代作家余华的长篇代表作<活着>中的男主人公,玛蒂尔德是19世纪法国现实主义作家莫泊桑的名作<项链>中的女主人公,两个人物形象所属的国别不同,产生的时代不同,人生遭遇不同:面对无边的人生苦难,二人的人性遭受锤炼,从而使人性的光辉得到最大限度的绽放.  相似文献   

11.
法国十九世纪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莫泊桑短篇小说<项链>,历来作为传统名篇被收在包括中学课本在内的职业中学课本、中专课本、高职课本中,而作为语文教参,几乎无一例外地将文章的主题解释为批判资产阶级虚荣心与追求享乐的思想.这种解释经久不衰地、教条化地、单一化地统治着整个教坛,至今仍牢牢占据在语文教学讲台上演奏着<项链>主题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12.
大哲学家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其实,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对于<项链>主题的探讨,前人之述备矣.但阅读在继续,思考也在继续.不管是批判虚荣说,还是肯定诚实说;也不管是从中看到一个"假"字,看到虚荣和欲望,看到虚幻与真实,还是从中读出人生的变幻无常,读出人生的选择与变化,读出人生的得与失,对于玛蒂尔德"一朝丢项链,十年辛勤苦"的命运,人们多是从个人道德和社会形态中局部地去认识人物.如果我们高屋建瓴地来俯视<项链>,那么我们会惊奇地发现,这篇小说其实是在以一种隐喻的方式来解读人的成长.  相似文献   

13.
"淀粉水解"的科学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教版<化学与生活>第一章编排了"淀粉水解"的科学探究,这个探究主要是解决三个问题: 1.淀粉是否完全水解?2.水解的条件有哪些?3.水解产物真是葡萄糖吗?  相似文献   

14.
现行高中语文第四册<教师教学用书>对课文<项链>中一个铺垫情节的认定值得商榷.本文从推理,情理以及作家的创作意图等方面对此进行辨析,并发掘论证另一个情节的铺垫作用.  相似文献   

15.
"莫"字词性小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惠 《现代语文》2006,(5):128-128
"莫"最初是"暮"的本字,<说文>:"莫,日月冥也."<说文通训定声>:"莫,假借为无."段玉裁认为是引申义,<说文>段注:"引申为有无之无."几乎所有对"莫"的训释,皆以为"无"字,如<广雅·释言>:"莫,无也."<诗·邶风·谷风>:"德音莫违."笺:"莫,无也."<小雅·天保>:"以莫不庶."笺:"莫,无也."<礼记·檀弓>:"莫相予位焉."注:"莫,无也."<论语·阳货>:"小子何莫学夫诗?"皇疏:"莫,无也."皆以"无"为训,这种训释含混模糊,因此,后世对"莫"的用法争论颇多.  相似文献   

16.
高中<语文读本>第三册章培恒<中国古代散文>中有这么一句话:"不符合这种特性的东西归根结柢是无法被人接受的."此句中的"归根结柢",<现代成语小词典>写成"归根结蒂(底)",解释为"归结到根本性的问题上",<新华词典>和<现代汉语词典>写成"归根结底",释为归结到根本上,底,也有写作蒂、柢的.  相似文献   

17.
释"牿"     
刘艳丽 《现代语文》2006,(8):122-123
<说文·二上·牛部>:"牿,牛马牢也.从牛,告声.<周书>曰:‘今惟牿牛马.'"[1]<说文解字注>中说:"<费誓>:‘今为淫舍牿牛马.'大小徐本皆无‘淫舍'二字,今刊本妄增之.此许偶遗二字,非必许所据<尚书>少二字也.惟大放牿牢之牛马,故令无以获穽伤牛马,若牛马在牢中,获穽安得伤之?<周易>:‘僮牛之牿.'许及九家作告,郑作梏.刘、陆作角,不训牢也."[2]  相似文献   

18.
孔子曾云:"<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又云:"郑声淫.""郑声"谓"郑风",亦是<诗经>十五国风之一风.然孔子第一句称<诗三百>即全部<诗经>皆"思无邪",而第二句又出"郑风淫"之特例,似有前后相违之嫌,对此应作何解?本文拟以探究"周南"、"召南"于<诗经>十五国风之特出地位,作为回答的切入点,并于具体论证中揭示此问题核心内涵之所指.  相似文献   

19.
1983年,在<山东文学>、<大众日报>、<星星>、<诗刊>、<群众文艺>等省级以上报刊发表作品100余篇.(<高青县志>589页) <诗刊>是国家级刊物,<山东文学>、<大众日报>、<星星>、<群众文艺>均为省级刊物.省级以上包括省级吗?这个问题值得研究.请看例①:"省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是教育部."  相似文献   

20.
<参考消息>2002年11月18日的报道说:英国<独立报>2002年11月12日发表一篇题为<天文学家证实存在神秘的暗能量>的文章,其中说道:曼彻斯特大学教授伊恩·布朗先生说:"遗憾的是,我们对这种暗能量究竟是什么,一无所知……我们百思不得其解,这实在令人苦恼".另外<参考消息>2003年8月29日还报道说:[英国<焦点>月刊9月号文章]还说:"爱因斯坦、霍金和其他聪明的理论家都错了,宇宙中最有影响的不是重力,而是以宇宙常量存在的暗能量."而且,暗能量的发现还被美国<科学>杂志评为本年度最重大的科学突破(见<参考消息>2003年12月23日的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