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变"头脑创新"为"现实财富"——创意产业与城市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英国经济学家C·G·克拉克认为,随着经济的发展及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向第三产业转移。劳动力在产业间的分布,将是第一次产业逐渐减少,第二,第三次产业逐渐增加。克拉克关于三次产业随经济发展和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在结构上的变化遵循劳动力逐渐由一次向二次,由二次向三次的不断转移的观点,印证了17世纪英国经济学家威谦·配第的假设,因而被称为配第·克拉克定理。随着经济的发展,第三产业的内涵和处延不断丰富和拓宽,从有形产业逐步转向无形产业,从…  相似文献   

2.
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是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点之一。《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 :国家要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中西部地区要从自身条件出发 ,发展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和技术先进的企业 ,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当前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有关政策普惠于中西部地区 ,内蒙古在缺乏开发能力和技术优势不明显的情况下 ,如不加快产业结构升级 ,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精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内蒙古的工业化进程和经济发展就会举步维艰 ,很难尽快摆脱贫穷与落后。因此 ,从内蒙古自身条件出发 ,逐步培育新的经…  相似文献   

3.
发展风险投资业 推动西部大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津津  朱东辰 《软科学》2001,15(2):63-66
西部大开发是我国在世纪之交作出的旨在加快西部地区发展、消除区域经济发展非均衡的重大战略举措。本文认为,西部开发的关键是通过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培育西部地区自身的经济增长点,促进西部自成长机制的形成。而风险投资作为一项重要的融资体制创新,将有效地推动西部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和西部创新机制的形成,对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有重要意义。文章最后作者提出了西部发展风险投资业的战略构想。  相似文献   

4.
基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我国农村劳动力就业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配第一克拉克定理为理论基础,依据国家三次产业划分标准,定性分析了我国农村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以来劳动力就业状况.然后引入偏差系数,进一步定量深入探究了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中我国农村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偏差情况.从定性和定量两个角度为新时期我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农村就业结构的调整提供了指导方向,提出"增加农村第一产业投入,稳定农村第一产业发展;提高农村第二产业技能,调整农村第二产业发展;优化农村第三产业结构,推动农村第三产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当今 ,民族地区如何抓住我国西部大开发和世界经济由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的契机 ,把经济建设和现代高科技紧密结合起来 ,把高科技产业、新兴产业、特色产业作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切入点 ,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解放思想、转变观念 ,大力发展能够成为民族地区长期经济增长点的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 ,开创一条加速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全新道路 ,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1 民族地区在西部大开发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江泽民同志在 1 999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 :“在国家未来的发展战略中 ,加快民族地区的发展将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相似文献   

6.
面向知识经济时代甘肃产业结构调整方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产业结构中存在的问题甘肃是我国西部典型的欠发达省份,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尽管改革开放以来甘肃经济同全国一样,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产业结构整体上向着合理化方向发展。但由于原有基础薄弱,特别是多年来实施以重工业为主的发展战略,没有形成多元化支柱产业体系,导致产业结构的刚性化特点十分明显,产业结构中存在的问题也比较突出。 1、产业结构层次低,竞争能力弱。从国民生产总值构成来看,甘肃第一产业比重偏大,第三产业比重过小。2000年全省国民生产总值中,三次产业的构成比例为19.7:44.7:  相似文献   

7.
加强西部科技基础能力建设不仅是发展西部产业尤其是优势主导产业和提升产业结构的迫切需要,而且是完成国家重大创新任务、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也是缩小东西部经济差距、实现科技经济协调发展的迫切需要.要从国家深化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高度,把政府主导和市场机制相结合,在加大对科技队伍建设和科技基础条件建设的财政投入的同时,逐步引导形成市场化投入和运行机制,提高西部地区本地化、特色化的区域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8.
廖君沛 《软科学》2000,14(3):37-40
一、西部大开发在全国产业结构转换中的地位必须进一步明确最近展开的西部大开发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的 ,与建国以来过去时期的西部开发相比 ,应有很不相同的内容。其中必须考虑的外部经济环境的重大变化之一 ,就是全球经济、全国经济的产业结构大转换。我国产业结构转换升级之所以提上日程 ,既是本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又受着全球产业结构转换的推动。以现代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为核心的新的科技革命创造了高科技产业 ,高科技产业的发展使其由先导产业转变为主导产业 ,这一转变首先在美国得到实现。高科技与高科技产业的发展 ,极大…  相似文献   

9.
高新技术产业已经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引擎,国家和地区经济竞争的兴衰成败越来越取决于对高新技术的掌握及其产业化程度。发展中西部高新技术产业是中部崛起和西部大开发的必然要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不仅能促进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和制度创新,还能产生资源集聚、经济发展"引擎"和生态改善等效应。但在其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因此需要探讨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以促进中西部高新技术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0.
西部地区在经济发展中存在整体产业结构层次低、工业增长滞后、服务业结构不合理、优秀人才缺乏等问题。近几年,高等学校开展与西部地区全面合作,承担重大项目,为西部地区提供智力服务和人才支持,在西部大开发中发挥重要作用。在此,根据专家分析,并结合作者在西部的亲身体会,对高校在西部开发中的作用作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西藏地区藏族2型糖尿病患者伴发血脂代谢异常情况,探讨血脂异常对糖尿病患者引起血管并发症方面的临床意义。对象2006年9月至2008年9月在本院住院的藏族2型糖尿病患者112例。方法所有患者根据有无合并血管病变分为两组,两组的血脂检测情况进行对比,同时与154例健康体检者进行比较。结果T2DM患者较对照组血脂显著异常,伴有血管合并症的T2DM患者较无血管合并症的T2DM患者血脂异常情况更明显。  相似文献   

12.
技术创新型企业具有开放性、非平衡性、非线性、涨落性,是一个自组织系统,技术创新型企业具有自主性、自适应、自催化、自调控等自组织特征。技术创新型企业的自组织运行需要一定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3.
程忠红  韩富贵 《西藏科技》2010,(2):26-27,29
西藏的民俗文化博大精深,怎样使旅游者在较短的时间内了解体验,是西藏旅游开发要考虑的问题。本文将在对拉萨桑木民俗村个案的调研基础上,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解析,提出了对拉萨民俗村旅游资源开发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研究拉萨SOS儿童村儿童的体格状况和生长发育情况。调查结果发现儿童的身高、体重、胸围和坐高的发育符合一般的生长发育规律,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增加。与1982年拉萨市城区儿童比较,7-14岁的儿童在身高、体重、胸围和坐高各方面大多数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增长值最高的年龄组男孩子为12和14岁组,女孩为10、11和14岁组。但总体情况不容乐观,与全国其他城市同等年龄儿童比较差距甚大,这与高原缺氧、儿童缺乏体育锻炼和饮食结构的不合理等有关。建议所有教育工作者、医疗卫生工作者和家长,加强学习,提高认识。  相似文献   

15.
本文针对改则县重大动物疫病流行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加布 《西藏科技》2010,(2):30-30
目的为调查研究林芝地区工布江达县猪旋毛虫发病现状、感染率、流行动态、流行病学特点。方法应用购自河南百奥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的猪用旋毛虫快速诊断试纸条,对工布江达县3个点(措高乡、株拉乡、个体养殖基地)200头猪进行血清学检测。结果工布江达县猪旋毛虫血清学阳性率为零。结论调查表明全县范围内经过一年两次的驱虫,工布江达县猪旋毛虫病的防治总体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7.
设K为代数闭域k的有限生成扩域.C:f(x)=ayn为K上曲线,其中f是k上至少有3个单零点的多项式且n>3是正整数,n不是域k的特征的倍数,再设a■Kn,那么曲线C不能定义在k上,即曲线C:(x)=ayn不会k(a)同构于一条k上的曲线.  相似文献   

18.
19.
格桑 《西藏科技》2007,(8):55-56,59
本文根据西藏地区1971—2000年的汛期逐日降水资料,分析汛期极值降水日数、一日最大降水量、极值降水指数、极值降水量等极值降水统计特征时空分布规律,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按照藏农厅字[2008]42号和43号的通知精神,全面系统地对措勤县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