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以北方游牧民族造型艺术与文化表意为主题,深入到内蒙古呼和浩特、包头、巴彦淖尔、乌兰察布、赤峰地区进行艺术实践调查,重点考察游牧民族的青铜器、玉石器、刺绣造型艺术的分类。在此基础上,提出造型艺术学科理论的建构与研究方法、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界定和通过造型艺术的表层结构挖掘深层次的文化寓意等问题。但造型艺术不是单纯的艺术形式,需要在社会功能、思想观念、艺术风格、文化交流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思考,从而明确了今后工作的重点,更好地为现代北方民族文化艺术的繁荣服务。  相似文献   

2.
由于现代社会经济文化发展迅速,现代化进程加快,鄂温克族传统的生活受到影响,环境遭到破坏,民族艺术受到冲击。通过阐述鄂温克族艺术的来源,分析鄂温克族传统造型艺术和发展现状,提出对鄂温克族造型艺术的数字化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3.
佛教自东汉之时传入中国,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不断进行着自我调整。辽金时期,基本形成了颇具中国本土特色的外来宗教文化。这种本土化特色潜移默化地渗透到艺术领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佛教造型艺术。本文主要从佛教中的造像、绘画和建筑艺术三个方面,来分析辽金时期佛教造型艺术的演化。辽金时期的佛教造像,题材较之前代更为丰富,雕刻技法中融入了北方民族奔放、刚健的性格特质。佛教绘画艺术在辽金时期发生了重要转折,不再单纯描绘佛教人物和佛教活动,而是借助现实生活中的场景和人物,传递佛教教义和佛教思想。佛教建筑领域,在传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并对建筑细部进行改良,对后代造型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4.
造型艺术审美教育是在教育者引导下,受教育者直观的感受造型艺术的美,通过鉴赏、想象、体验、创造造型艺术作品后,感知美的存在,并从造型艺术与审美角度认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经过造型艺术审美精神的提升,提高艺术素养,从艺术角度理解认知是非问题,解决情感与美丑问题,达到内心的愉悦。  相似文献   

5.
佛教自东汉之时传入中国,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不断进行着自我调整。辽金时期,基本形成了颇具中国本土特色的外来宗教文化。这种本土化特色潜移默化地渗透到艺术领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佛教造型艺术。本文主要从佛教中的造像、绘画和建筑艺术三个方面,来分析辽金时期佛教造型艺术的演化。辽金时期的佛教造像,题材较之前代更为丰富,雕刻技法中融入了北方民族奔放、刚健的性格特质。佛教绘画艺术在辽金时期发生了重要转折,不再单纯描绘佛教人物和佛教活动,而是借助现实生活中的场景和人物,传递佛教教义和佛教思想。佛教建筑领域,在传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并对建筑细部进行改良,对后代造型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6.
北方游牧民族造型艺术在文化概念上属于工艺文化的范畴,是一种通过某种物质载体表现出来的艺术形式,通过几千年艺术发展的历史积淀,积累了丰富的艺术原理与理论。但是,造型艺术不仅仅是单纯的艺术形式,因为既要表现繁多的造型艺术门类,更要透过艺术表象挖掘深层次的文化内涵。这就需要诸如艺术学、文化人类学、考古学、历史学、民俗学等多学科的理论来支撑,构建一套完整的研究造型艺术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7.
大连大学张景明教授著《中国北方游牧民族的造型艺术与文化表意》,以北方游牧民族造型艺术为切入点,梳理了学术界关于造型艺术的概念,提出了新的学术观点。同时,站在艺术学、文化人类学、考古学等学科角度,探讨了造型艺术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对中国艺术学理论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此外,将造型艺术进行了分类,分为岩画、金银、青铜、陶瓷、玉石、漆木、绘画等,通过艺术表象的分析,论述了造型艺术的文化表意。  相似文献   

8.
美国的艺术教育经历了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工艺技术学校时期、进步主义艺术教育时期、多学科艺术教育时期、多元智能艺术教育时期、社会艺术教育时期.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之下,每一阶段的艺术教育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并伴随产生不同的艺术教育理论和研究代表人物.了解美国艺术教育的发展历程,能为我国艺术教育的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人类早期造型艺术的起源与发展反映着原始宗教崇拜的三个不同发展阶段,即:“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阶段,这是艺术教育及艺术史论研究中划分远古造型艺术发生发展的重要理论基础。从哲学文化的角度重新审视北方民族的造型艺术,可以发现,原始宗教崇拜三个阶段中的早期造型艺术作品在深层上直观地反映着北方民族的共性文化特征,那就是对生命的追问以及生命崇拜的实践,并以此构成了北方民族造型艺术的母题特征——“生命崇拜”。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原始时期的彩陶艺术及秦汉到明清时期的陵墓彩绘、文人绘画为例 ,寻求中国古代造型艺术与西方现代艺术的造型手法的相同之处 ,从而论证了中国古代造型艺术的现代魅力。主张在进行现代艺术的创作时应立足于民族艺术  相似文献   

11.
自清以降,宗教文化一直是蒙古地区得以弘扬、传描的文化之一。借助寺庙教育的形式,蒙古民族绘画雕塑艺术的传承在寺庙教育中才显得系统起来。从艺术教育的角度说,这种寺庙艺术属于使用技能的教育。广大的蒙古族牧民通过一代代出家为僧的方式学到了不少的知识和技能,使之成为延续蒙古族古老文化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2.
康县古建筑装饰石雕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它不同程度地映射出了本地域当时的民俗、民风、民情、历史、政治、经济、文化、教育、艺术诸领域的基本状况,并以丰富的表现题材描述历史信息,以巧妙的构思风格表达作者情感,以娴熟的镌刻技法展现艺术特色,以写实的艺术形象再现自然物象,以多样的艺术形式传递审美情趣,以隐喻的思想观念体现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3.
书法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而书法教育是蒙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着重对古代和现代蒙学书法教育方式进行比较研究,分析古、今蒙学书法教育特点,对于现代蒙童书法教育,有着重要实践意义,也为当今书法教育的科学发展提供一定的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14.
随着大众艺术的蓬勃发展和中华民族文化艺术传承的普及提高,群众艺术教育的内涵也越来越丰富。为了进一步推动群众艺术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和谐文化,高职院校群众艺术教育应积极探索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15.
艺术文化是大学文化甚至是教育文化的组成部分,而我国现有高等教育存在较为严重的艺术文化缺失现象。艺术文化在高校教育中对学生提高素质、健全意识和创造成果等方面具有的重要价值。因此,艺术文化对于高等教育的重要作用不能被忽视,需要在校园文化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学生活动引导等方面进行培育,并通过社会服务、人才培养、文化传承等途径来不断彰显高校艺术文化。  相似文献   

16.
潮菜菜肴命名的文化内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菜名是菜肴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有商业价值和推销功能 ,中国菜肴命名方法多样 ,特别是艺术菜名 ,古已有之 ,体现了中国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通过揭示潮菜命名与潮汕文化的联系 ,阐明了潮菜的命名虽然多种多样、各有称谓 ,但是潮菜的命名却具有潮汕海洋文化的共同特征 ,充分强化了潮汕地域性文化的集体特征 ,这对于形成潮菜成熟的文化品牌风格具有积极的意义 ,同时对规范潮菜菜肴的命名方法进一步探讨 ,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自古以来中国即以农立国,耕读持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征。农耕经济是塑造五千年中华文化的根基,"耕读文化"作为农业社会的文明基因一直渗透在中国人的生活生产方式、道德学养、为人处世乃至各类文化艺术之中,这在永嘉耕读文化之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相似文献   

18.
本人认为 ,在中国古代歌诗艺术生产中 ,大致存在着三种主要方式 ,即自娱式、寄食制和卖艺制。两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繁荣强盛的封建地主制社会 ,在以汉乐府为代表的两汉歌诗艺术生产中 ,不同程度上发展或完善了这三种古老的艺术生产方式 ,并形成了自己的时代特征 ,这在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生产史上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9.
宗教文化是十分重要的旅游资源,无论古今中外都是吸引游客的亮点。青岩古镇是多种宗教和谐并存的典型,保存有大量精美的宗教雕塑、建筑、美术。在新阶段,青岩的旅游业要得到较大发展,就必须开发宝贵的宗教艺术资源。文章在挖掘青岩古镇宗教艺术旅游资源的基础上,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开发思路。  相似文献   

20.
当代艺术教育的功能和目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代,艺术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对艺术教育的把握却依然停留于技巧的训练或德育化、智育化的层面。艺术教育作为传承艺术和认识世界的方法之一,其核心在于人的素养而不是技术性的训练,这是当代艺术教育的真正目的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