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马克思、恩格斯曾编辑和指导编辑过数十家报刊。他们不仅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编辑报刊的实践经验,而且还留下了许多精辟的论述。研究他们的经验和论述,探讨他们用以规范报刊编辑活动的原则,这对于今天的报刊编辑工作和编辑学研究无疑都是很有意义的。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报刊编辑实践和论  相似文献   

2.
从编辑模式看编辑活动的基本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借鉴传播学中的模式研究,对近年来有关编辑活动规律研究的主要观点进行归纳,将其分为"选择、加工、传播论""文化缔构论""相互作用论""编辑主体一编辑系统论"四种代表性的观点,并为它们建立了相应的编辑模式图.通过对编辑模式图的比较,认为"对客观现实的创造性把握"乃是编辑活动的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3.
正本刊讯湖南广播电视台副总编辑彭国元的《行走的思想——涉媒"论"类作品选》近期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收录了作者从事新闻工作25年来所发表的有关媒体的"论"类作品130多篇,或论述,或点评,篇幅长短不一,文体亦不尽一致。全书分  相似文献   

4.
编辑学研究二十年之回顾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孙琇 《编辑之友》2001,(1):35-37
(应中国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第八次学术年会之邀的讲话提纲) 一、发展 我国把编辑学作为一门科学的提出,是在20世纪80年代,但提出"编辑学"这一概念要早得多. 1949年3月,广州自由出版社出版<编辑学>,作者李次民,系广东国民大学教授.全书22章,20万字,主要讲报纸编辑,有专章论杂志.这是迄今为止发现最早提出"编辑学"的.  相似文献   

5.
弗拉基米尔·傲里奇·列宁一生的活动与最先进的、人民的共产主义的报刊有着紧密的联系.在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前,列宁在布尔什维克党主要机关刊物旧"火星报"、"前进"、"无产者"、"新生活"、"真理报"担任编辑.他不仅是天才的编辑,而且是卓越的评论家.在自己的新闻活动中,他给世界报刊工作提出了新的原则性的东西,大大提高了无产阶级报刊的社会意义,他是新闻工作者为工农群众的根本利盆服务的卓越的榜样.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的列宁认为,经常在报刊上对有关社会、政治生活的最现  相似文献   

6.
王兆福 《传媒》2007,(4):50-51
在新媒体不断涌现的今天,少儿报刊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尤其是各种媒体注重以"内容为王"来赢得读者,这就对少儿报刊编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以说:谁拥有了一支高素质的编辑队伍,谁就拥有了创办一流报刊的主动权.少儿报刊面临的竞争态势  相似文献   

7.
军队报刊编辑语言,是随着军队文化建设而兴起的一门崭新学科,它是军队新闻出版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作为军队报刊编辑工作者,要胜任军队报刊编辑工作,办好部队报刊,为军队现代化建设服务,就必须掌握编辑语言的特点、规律和艺术,提高自身编辑素养,成为高素质的军队编辑出版人才。为此,就应当认真学习掌握军队报刊编辑语言的概念及特点。一、军队报刊编辑语言的概念关于"编辑语言"的概念,产生得比较早。大约在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编辑学学科的创立,就有专家提出了这个概念。编辑学专家任定华等先生主  相似文献   

8.
屈博 《新闻知识》2008,(6):81-82
面向21世纪,编辑工作的特点对编辑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一个合格的编辑,不但要有良好的思想素质、精深广博的知识结构、熟练的编审文字功夫,还应具有勇于竞争、开拓创新的精神.作为媒介信息"筛选"的"把关人",报刊编辑的素质,不仅事关报刊质量的高低与读者的认可度,更是涉及出版队伍实力、尊严乃至生存的根本问题.  相似文献   

9.
"策划编辑"作为在人力资源的优化与配置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崭薪的编辑理念,是近年来出版界和报刊界讨论的热门话题.出版业已经进入"策划时代",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新时代呼唤新的行为主体,作为行为主体的策划编辑怎样适应新时代的需要、实现自身的转变,已成为策划时代搞好编辑工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吉林教育出版社新出版的《编辑散论与编排技巧》一书,在众多的编辑学论著中可谓独辟蹊径。它以其翔实的经验总结材料和深入浅出的理论分析,为从事报纸编辑工作的同志指点了一条捷径,也为从事新闻采写的记者、通讯员提供了一本有益的读物。《编辑散论与编排技巧》全书共分10辑。第一辑“编辑概说”,侧重论述编辑工作的基本理论;最后一辑“编余漫笔”是作者编报之余的随感录,共包括12篇文章,从编辑角度提出了新闻采写注意的问题,如怎样挖掘会议新闻主题、怎样捕捉现场镜头,等  相似文献   

11.
于岸青 《青年记者》2007,(18):74-75
这几年,有一种理论被屡屡引用,那就是在新办报刊之前就要明确:你的报刊要办给谁看。要划分出自己的读者群,要细分读者,进一步细分市场,从而准确找到那些喜欢你的报刊的读者。找到之后,在编辑过程中,要把这个"读者"揣在怀里,藏在心中,时时地为他们着想,按着他们的口味来布料做出符合目标读者群的刊物来。这就是所谓的"读者上帝论"。这个理论成了报刊人的不二法宝,看那些成功的与不成功的经验之谈,必要谈到读者定位的问题,真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相似文献   

12.
夏洁 《科技编辑研究》2006,18(3):187-190
朱光潜(1897-1986)先生是我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他为中国现代美学的发展作出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很少有人注意到朱光潜先生还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报刊编辑.在他的几十年的编辑生涯中,曾先后创办和主编过多种著名报刊,是一名十分尽责的编辑,为我国现代报刊事业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本文通过朱光潜编辑生涯的回顾,对朱光潜的编辑美学思想进行了粗浅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著名经济学家叶世昌教授与他的学生潘连贵合作,出版了新著<中国古近代金融史>.全书分上、下两编.上编古代篇,从金融的起源到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时止.下篇近代篇,从鸦片战争后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时止.读完全书,我想用<论语>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一语评价此书.  相似文献   

14.
朱光潜(1897-1986)先生是我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他为中国现代美学的发展作出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很少有人注意到朱光潜先生还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报刊编辑.在他的几十年的编辑生涯中,曾先后创办和主编过多种著名报刊,是一名十分尽责的编辑,为我国现代报刊事业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本文通过朱光潜编辑生涯的回顾,对朱光潜的编辑美学思想进行了粗浅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某些报刊常出现"辛华"、"任民"、"综合"、"佚名"等这样的"署名"作者,这样署名有时是在暗示该报刊现发表的稿件均是由编辑摘取、组合其他报刊而成的一篇或一组新稿件,"佚名"则常指代不知道(或不愿意刊登)作者的名字--这已经成为当今部分报刊违规转载稿件的常态.  相似文献   

16.
系统的报刊功能观、独特的报刊经营观、高远的编辑素质观、前沿的报刊读者观等,构成了沈从文系统而深刻的报刊编辑理念.这些理念对当今的报刊编辑工作仍然具有启迪价值.  相似文献   

17.
笔者当编辑10多年,深感思想内容对于刊物质量的重要性,可以说,思想内容就是刊物的核心和生命线.然而,在工作中,发现有不少编辑,不是组不来好稿子,就是拿到一篇稿子不知如何下手,甚至"乱砍滥伐",对原作进行了去"精"存"芜"的"编辑",使刊物缺乏思想内容,造成同一刊物同一版面、栏目因责任编辑不同而编辑水平差距悬殊.细心观察,发现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一些报刊也有类似问题.究其原因,我看主要是由于个别编辑缺乏思想认识水平造成的.  相似文献   

18.
民国时期,有很多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亲身参与到具体的报刊经营与编辑工作中,他们所禀承的信仰体系和价值取向给他们的报刊烙上了深深的自由主义的印记,"独立、包容、理性"便是他们所坚守的报刊经营、编辑理念。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近代的报刊中,曾经有过一种特殊的排印方法:在报道和评论正文中,通过使用较大字号来突出全文中特别重要的信息.这种排印方法的背后,是报刊编辑通过将不同重要性的信息进行分层传播,以提高传播效率的意识.这样的编辑方法在文本上有一定的规律性.其成熟也有相应的历史条件.它对于在网络时代"信息爆炸"背景下如何实现高效传播,也有一定的启示性.  相似文献   

20.
美英报刊新闻不同于一般文章,它已形成一种使用性很强的功能语体,并借自己的特点成为语言运用形式的一个组成部分.笔者从"词汇特征"、"新闻标题特色"以及"新闻导语格式及来源套语"等三方面入手来试论美英报刊新闻的语体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