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烈日 《出版参考》2011,(1):10+15
回首2010年大众出版领域,可谓有喜有悲:"张悟本事件"导致了读者对养生书产生了巨大的信任危机,养生图书销量急剧下降;而2010年的一系列社会影响力较大的事件对大众心灵的震荡,又将心理自助图书的出版推向一个高峰;全行业挺进少儿书使得少儿出版在2010年呈现  相似文献   

2.
只有构建在新技术基础上,符合文化产业发展趋势的自助出版模式才是有创新性、有生命力的。  相似文献   

3.
翁昌寿 《出版科学》2007,15(5):35-37,16
出版业的发展经历了两次飞跃,第一次是商业出版的形成,第二次是现代出版产业的形成.商业出版出现的背景是大众阅读市场的形成、版权保护的完善.商业化使出版摆脱为宗教服务的狭窄范围,以市场销售作为出版业发展的赢利模式;国际出版市场的形成,在出版企业、出版资源配置、出版利润、出版技术等方面,使出版业产生了第二次飞跃.这两次飞跃都是历史性的,第一次使出版业得以成形,第二次则培育了现代出版业.  相似文献   

4.
金融与出版:从另一个角度解析中国书业制度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说到金融工具,目前业内更多关心的是资本的市场运作问题,如集团上市融资.其实,多年来我们自觉不自觉地忽略了另一种金融工具--金融政策和银行.就出版业特点而言,大部分企业属于中小型独立企业,它们需要的其实不是资本市场的支持,而是金融政策和银行信贷信用的支持.本文正是基于这一认识,从宏观环境制度角度,审视了金融环境之于我国书业重要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一小众图书出版的内涵与特点 了解小众图书出版,首先要了解什么叫做"小众".小众,是相对于"大众"来说的,是指有着相同的背景或兴趣爱好的一部分人的总称.比如一般大众都喜欢看电影,但有些观众只喜欢看某一位导演的电影,而且这位导演可能并不热门,这时我们就可以将这些观众看做是"小众".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小众人群由于有着相同的追求和"共同语言",更容易走到一起,于是便形成一个个的"小众圈子".现代社会主张个性化、多元化,人们的审美取向也日益差异化,这样便形成了众多的小众化市场.例如小众音乐、小众电影、小众软件、小众旅行等等.另外,现今在90后年轻人中非常流行的"非主流"文化,也可以看做是小众化趋势的一个表现.  相似文献   

6.
出版集团做大做强是立足于专业还是立足于多元经营之争由来已久,本文以美国O'Reilly出版社为例,认为专注于细分市场的出版社的扩张应基于产业链上下游的延伸,通过差异竞争策略,形成独特的品牌个性。在数字出版趋势日渐明朗的市场环境下,建设数字平台整合内容资源,提供面向多硬件终端的电子书格式,并采用竞合战略,与其他出版商和数字发行的中间商合作,建立广泛的分销系统,以降低读者获取图书的成本。  相似文献   

7.
王乾任 《出版参考》2012,(18):38-39
不久前,台湾有位爱书人,在网络上发起一个要求出版社印发"大字版"图书的活动,大意是希望以集购的方式推动,若是某一本书愿意认购大字版者达1500人,出版社就另外印发大字版。之所以有大字版的需求,除了一些畅销书的字体设计偏小不利阅读外,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恐怕是"老花"的  相似文献   

8.
按照国际惯例,出版分为专业出版、大众出版和教育出版.服务于社会精英阶层的学术出版是人类出版活动的基本组成部分,属于专业出版的范畴.中国的学术出版创造过辉煌的中国古代文明,及至近代,也处于世界先进水平.21世纪以来,中国学术出版迎来了新的美好时代:全社会的知识需求旺盛,学术产品供应与学术产品消费双向增长;学术产品的消费占比将持续增加;当代中国研究引发热潮;中国学术出版能力快速提升.学术出版机构只有恪守用心、专业、创新、共享的理念,才能真正拥抱学术出版的明天,真正拥抱学术出版的美好时代.  相似文献   

9.
正30多年来,我国民营书业的影响和贡献逐年攀升,已发展成为我国出版业不可或缺、稳步成长的一支重要力量,成为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在出版领域重要的体现和实现。民营书业成长到今天是我国深化出版体制改革的成果,也是民营书业企业自身在国家政策支持下锲而不舍、努力发展的成果。在出版领域转企改制初步完成的大背景下,国有出版集团、出版单位已经或正在成为市场主体,竞争实力不断增强。他们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迅速扩张实力,做大做强,于是与一些规模大、实力强、信誉  相似文献   

10.
王丹  王宗殿 《出版科学》2010,18(6):64-68
长期以来,由于政策规范不足,产业链发展滞后,利润分配不均衡,限制了手机出版服务的发展.要改变当前手机出版服务供给相对不足的现状,就必须打破行业垄断,激活手机出版服务产业链,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加大市场细分力度,加快手机出版服务创新,让手机出版服务真正从"批发"走向"零售",满足不同消费者的异质需求.  相似文献   

11.
正仔细梳理国内目前正在使用、有一定分量的数字出版产品,不难发现,真正出自传统出版业者之手的数字出版产品屈指可数。是什么原因造成国内书业与欧美发达国家出版界以及其他行业数字出版商在数字出版产品开发上的巨大差距?又  相似文献   

12.
创新是一项战略性的工程,站在创新体系的视角审视民营出版的问题和命运,有助于深层次、可持续性地帮助其调整不适应良性发展的方面,建立健全促进出版业全面发展的体制和机制。  相似文献   

13.
虽然四面楚歌举步维艰,传统出版业依然有人在坚守、在为之努力。坚守和努力的动力首先来自对纸书质感的留恋;其次来自对出版家精神的膜拜。舌尖上的中国2012年上半年,央视一部关于饮食的电视纪录片突然大火,《舌尖上的中国》勾起了无数漂泊在外的中国人思乡情绪。中国人的胃最知道家乡在哪儿,这部电视片看似平静实则煽情的图文配合,很好地调动了积郁在胃部的乡愁,舌尖的风头,一时无两。纪录片火了,出版界也兴奋莫名,数十家出版社及其背后的合作书商们纷  相似文献   

14.
虽然我国专业出版目前在市场竞争和生存发展过程中存在着某种弱化和去专业化的状况,但如果能够借鉴国际专业出版发展中的成功经验,并坚持由专而强这条发展道路,我国的专业出版和专业出版社应该大有前途。  相似文献   

15.
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传统图书出版业面临的来自新媒体的挑战日益加剧.如何顺应市场,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是图书出版业发展所必须考虑的问题.作为内容产业,出版资源不同于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它可以再生,可以实现共享.  相似文献   

16.
出版品牌的创建与维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彭彪 《编辑之友》2002,(3):22-23
1书业市场进入品牌竞争时代 当前,我国书业由卖方市场转入了买方市场.出版业正在经历从粗放式经营向集约式经营、从数量增长型向优质高效型的阶段性战略转移.  相似文献   

17.
美国出版业市场整体环境处于金融风暴的漩涡当中,2009年下半年出现逐步恢复的迹象.据美国全国企业经济协会(Natiorlal Association for Business Economics,NABE)最新的调查与预测,2009年美国经济依然受到金融危机的困扰,GDP仍然处于整体下滑态势,增值为-0.9%.  相似文献   

18.
在出版业市场专业化的大潮中,美国出版市场出现了明显的信息板块化的趋势.继医药信息出版领域崛起之后,教育类出版市场为位居第二的专业化大市场;前者占据美国2009年GDP比例的15%,后者2009年全年出版业市场收入估计达到8700亿美元,占美国今年GDP总额比例的6.1%.这将进一步推动媒体集团的专业化步伐,媒体使尽浑身解数力争占有这块巨大的市场,值得业内人士关注.  相似文献   

19.
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孙寿山在2008中国数字出版年会上谈到,近年来,数字出版加快进入我国出版业生产、流通、消费领域,其势头锐不可当。孙寿山强调,出版集团要成为数字出版的主力军。  相似文献   

20.
据俄罗斯图书院统计,2009年俄罗斯出版新书130386种,而2008年新书品种数为117574种.图书发行总册数为7.42亿册,与2008年相比增长80%.图书平均发行册数为5692册,与2008年相比减少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