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巢湖流域市镇从古老的草市及军镇体系中分裂出来之后,至明代及清初,获得了独立的商贸地位,经济贸易作用不断增强,开始取代原有县城的经济中心作用,成为新的区域经济增长点。晚清市镇在中西经济文化交汇的时代背景下步入新的发展阶段,巢湖流域形成了市场等级不同、功能多元的市镇体系,并在广袤的农村地区建构了一个联系紧密的商品流通网络,促进了巢湖流域商品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明清时期,巢湖流域疫灾高发时段集中在明嘉靖二到三年、万历十六到十八年、崇祯十三到十四年,清康熙四十七到四十八年、乾隆二十一年、五十一年和咸同之交;疫灾密集区域,以明代舒城、合肥和清代无为、庐江为多;疫灾危害比较严重。针对频发的疫灾,官方应疫行为主要包括增设地方医疗机构、设仓积谷、紧急救疫、灾后赈济和抚恤等方面。从各级政府救疫责任韧性以及地方官救疫行为来看,官方对社会公共卫生危机给予了较大的关注,并起到了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巢湖流域文化历史悠久,巢湖独特的地理环境,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内容,形成了颇具湖区特色的文化形态。先秦时期巢湖流域文化呈现延续性,独特性和交融性,开创性和先进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4.
明清时期沅水流域的土地开垦呈现逐渐加快趋势。明代以前,沅水流域的土地垦殖是粗放的。此后,沅水流域的土地开发逐渐向先进地区农业水平接近。明代的土地开垦尚集中于流域内的平原、河谷、盆地、低山和丘陵,成绩相对有限。到了清代,在垦复明代田地的基础上,展开了更大规模的持续垦地运动,导致沅水流域土地利用率逐渐达到传统农业的极限。  相似文献   

5.
江西信江流域与浙江、福建二省相毗邻,是明清时期三省经济、文化交流的枢纽,同时也是江西省市镇分布最为稠密的地域之一。明清时期信江流域市镇的分布体现了如下特点:基本上以信江水系网络为支架,市镇的密集程度和繁荣程度与水陆交通尤其是水运的便利程度成正比,交通状况是影响本区域市镇分布及繁荣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6.
明清时期甘肃进士的时空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晓东 《河西学院学报》2006,22(3):43-45,49
明清时期,甘肃进士的时空分布具有显著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人数总量在逐渐增加,时间和区域分布不平衡,定西、兰州、天水等地成为进士分布的重心区域。进士的时空分布受各地自然环境、经济条件、政治背景、文化教育的影响,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导致进士时空分布的不平衡至今影响甘肃社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明清时期,皖江流域粮食生产的水平与种植结构的大体状况是:从额租推算,水稻、麦类平均亩产量基本在在2石和1.473石左右。种植结构以种稻为主,辅以麦稻轮作、油稻轮作和稻棉轮作。玉米和番薯逐渐推广,棉花、蚕桑、麻类、花生、烟叶等皆有种植。  相似文献   

8.
明清时期出现灾荒食人现象记载达1692县次。在时间分布上有明显不均衡性,明朝出现的频率和强度都远大于清朝。明代中后期,出现灾荒食人最为集中,明末达到顶峰。这种时间分布上的不均衡既有气候环境方面的原因,也有社会政治方面的因素。在空间分布上区域差异异常明显,北方远重于南方,北方五省占了全国总数的73.93%。这种南北分异既有生态环境的南北差异等因素,也与民风彪悍及个人性格有关。  相似文献   

9.
明清时期,我国的茶叶生产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其原因在于明清从事茶叶生产的劳动力充足、茶叶生产技术有更大进步、市场在配置资源方面发挥更大作用以及官府采取了有利于茶叶生产发展的政策。茶叶生产的发展与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形成了良性互功,农业内部的社会分工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10.
明清时期,无为大堤从肇筑到成型,前后历经近五百年,是该地区劳动人民为了保卫家园与洪水作不懈斗争的见证,为该地区乃至整个巢湖流域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以及圩田的丰收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但其频繁的修筑也对沿江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明清时期的鄱阳湖流域地区,农田水利系统的建设和管理主要分为"官修"、"官督民修"和"民修"等不同类型,其中又以"官督民修"和"民修"体制占据主导地位。这不仅源于流域区复杂的水利形势,而且也是传统国家政权对水利领域不同干预程度的体现,反映了国家和地方社会之间的互动与调适。在此过程中,受吏治水平的影响,国家对水利干预的实效有所不同,影响着水利建设的成就。  相似文献   

12.
客家主要分布于赣闽粤客家大本营的同时,作为毗邻赣南的吉安也同样存在大量客家人,然而学术界对于吉安客家研究却较少,因此在搜集整理大量数据的基础上制成多份图表来分析明清时期吉安客家的分布及其特征。其中吉安客家的迁入时间为明清,清朝则为顶峰;迁入地点以吉安东南部、南部、西南部为主,具有开基村和分迁村两种类型。因吉安的地理位置优越、山区众多,以及移民的同乡情节,从而具有山区性、边界性、聚居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13.
石春艳 《毕节学院学报》2010,28(12):113-117
明清之际社会矛盾日益激化,中国封建社会发生了天崩地解的大变化。随着社会的变化中国的传统思想开始受到人们的质疑,思想界开始进行深刻的反省和思考。众多一流的思想家在继承和批判程朱理学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思想体系,表现出了自己的现实性、民族性和进步性的特点,从而构成了中国古代思想史上既辉煌又独特的时期。  相似文献   

14.
明清时期,鄱阳湖区河流与湖泊发生了复杂的变化,其中尤以赣抚河口平原河湖演变最具代表性。该时期,河口平原境内之赣江、抚河泥沙淤积速度加快,水位上升、排水不畅。影响所及,河口平原境内之大小河港、湖泊亦逐渐淤塞,水旱灾害加剧。河口平原境内众多湖泊亦淤塞的同时,青岚湖、军山湖却在呈扩张态势,对沿湖地区造成严重侵蚀。更甚者,鄱阳湖本身也发生了复杂的变化,总体上呈西淤东扩的趋势。缘此,赣抚河口平原水旱灾害加剧,并对水利事业、农业生产形成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古代社会,妇女择业不占优势。至明清时期,社会结构开始变化、商品经济迅速发展,推动女性参与就业;官府政策调整、社会观念转变以及女性文化素养和劳动技能的提高,促使她们参与经济活动,从事多种多样的社会职业,涉及农业、工商及服务等领域。此时的女性择业形成如下特色:形式灵活多样、择业优势渐显、家务与社会劳动兼有、从业群体扩大和职业层次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