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个国家如果失去了代表其民族精神风貌的文化.也就失去了最基本的生存根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  相似文献   

2.
今年6月14日,是我国第三个文化遗产日。历史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瑰宝,是历史的见证。国家设立文化遗产日的目的是为了普及文化遗产保护知识,提高公众对文化遗产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全社会文化遗产保护意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共同保护我们的精神财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今年文化遗产日的主题是文化遗产人人保护。保护成果人人共享。值此第三个文化遗产日来临之际,我代表全市文化工作者对多年来关心和支持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各级党委政府、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  相似文献   

3.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利用民族文化丰厚资源。加强对各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保护,重视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做好文化典籍整理工作。  相似文献   

4.
、文化遗产是先人活动的遗存,它凝聚着先人的思想、智慧和生活气息。它既属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同时也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并且毁之不再生,摧之不可成。因此它具有时代性、不可再生性和不可代替性。虽然人们越来越重视到文化遗产对人类、民族、国家的重大作用,而且也一直在呼吁保护人类文化遗产,但仍有许多因素在不断导致文化遗产的毁损。  相似文献   

5.
建立阿尔寨文化生态保护区,是繁荣发展民族优秀文化,不断增强传统文化的魅力和生命力的一项具体举措。阿尔寨文化生态区域,是鄂托克传统文化的核心,其内容丰富,内涵深刻,对传承民族优秀文化,提升鄂托克文化品位具有深远的意义。建立阿尔寨文化生态保护区,加强文化遗产的保护、项目和传承人的保护以及生态环境的保护。这样,对保护、传承、发展阿尔寨独特的文化遗产,促进文化与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建设经济发达、文化繁荣、政治文明、社会和谐、人民安康的幸福鄂托克,将产生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作为人类文化遗产重要组成部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下称“非遗”)是一个国家、民族历史文化的主要载体,从而被誉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民族记忆的背影”;由此可见,“非遗”之于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而日益引起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而借鉴他国相关的经验教训,不失我们可以攻玉的它山之石。  相似文献   

7.
市场经济、现代化追求与非遗保护之间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关系?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传承及开发利用应遵循怎样的基本原则?面对数量如此庞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是否都要一视同仁地加以发扬光大?如果有扬弃有侧重,那么甄别去舍的标准何在?2011年2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以立法的方式明确了我国非遗保护的根本立场与核心理念,从法律角度理顺了非遗保护与社会发展、国家利益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了我国非遗保护的"真实性"、"整体性"与'传承性"原则.对中国政府来说,非遗保护的目的绝非是要复活一个农耕时代的古老中国,以全面复兴所有逝去的文化传统,而是着眼于中华民族的长远利益,努力发掘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于中国当下及未来的积极意义,为中华民族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提供恒久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8.
传统节日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历史文化长期积淀的产物.是一个民族传统文化世代相传的最重要的载体之一。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中国传统节日.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是我们的精神家园。可是近年来.传统节日在国人的生活中渐渐被淡化甚至被遗忘了,  相似文献   

9.
文化遗产是先人活动的遗存,凝聚着前人的思想、智慧和生活气息。文化遗产既属于某个国家,某个民族;同时,也是全人类的共同精神财富。文化遗产毁之不可再生,摧之不可再威。因此,文化遗产具有时代性、不可再生性和无可代替性。尽管人们日益重视文化遗产对于民族、国家、人类的重大精神文化作用,努力呼吁保护各种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0.
卷首语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利用民族文化丰厚资源。加强对各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保护,重视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做好文化典籍整理工作。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摘自胡锦涛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相似文献   

11.
论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灾后保护与传承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对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为加强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政府应该成为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主导者、依法实施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发挥学校在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中的教育功能、积极呵护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鼓励热爱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企业与志愿者加入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的行列、采取多种方式提高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名度等措施来加强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相似文献   

12.
文化遗产是凝聚民族历史和精神的公共财富,需要人们共同珍视,才能使其世代传承、发扬光大。法国是著名的文化遗产大国,历来十分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通过法律、行政、舆论等多种手段,不断提高公众对文化遗产重要性的认识,激发公众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热情,帮助公众树立祖国文化遗产继承人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因而在法国,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深入人心,文化遗产的价值得到充分的体现。这一成果的取得与“文化遗产日”活动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3.
《上海文化年鉴》2012,(1):81-81
6月9、10日,由上海三民文化艺术中心、上海市民俗文化学会、华东师大人类学与民俗学研究所共同举办的“共享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弘扬民族文化”为主题的第7次三民文化研讨会在江南三民文化村举行。  相似文献   

14.
序言中华民族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在5000年未曾间断的文明进程中,创造了数量众多、类型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下称非遗)。非遗不仅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依托和身份象征,同时也是整个人类文化财富的重要组成。中国非遗不仅凝聚了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15.
《中外文化交流》2008,(4):94-94
2003年以来,中央财政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投入不断增加,5年来累计投入经费2.36亿元。为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文化部还加强了对文化和生态保护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的保护。2007年,文化部命名了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和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并于“文化遗产日”期间,文化部公布了第一批民间文学、杂技与竞技、民间美术、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等5大类226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相似文献   

16.
王玉苓  冯静晓 《寻根》2010,(2):132-141
二人转起源于辽宁,流行于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和内蒙古东部的三盟一市(即今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和赤峰市)。目前,辽、吉、黑三省共同申报的东北二人转已经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凝聚成关东文化代表的东北二人转已经跨出了地域疆界,成为中华民族共有的艺术瑰宝,成为享誉全国的东北文化的代言品牌。  相似文献   

17.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下称“非遗”)日益成为时代强音和全民共识之际,我们即将迎来我国的第二个“文化遗产日”。为此,本刊专访了文化部周和平副部长。  相似文献   

18.
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大会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提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保护理念,并将其定义为"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  相似文献   

19.
文化遗产保护运动是当今世界范围内最具影响力的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20.
《中外文化交流》2014,(9):14-16
发改委、文化部日前联合印发《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设施建设实施方案》。据此方案,我国将开展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设施建设,2014年共安排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设施建设中央预算内资金2.07亿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