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永恒的母爱     
人一生出来所能体验到的第一份情感,就是母爱,人的嘴唇所能发出的最甜美的字眼,最美好的呼唤,就是“妈妈”。妈妈这个简单而意味深长的字眼,充满了希望、爱抚和人的心灵中所有的亲昵和美好的感情。在人生中,妈妈乃是一切。  相似文献   

2.
在爱的路上     
著名作家纪伯伦说:“人的嘴唇所能发出的最甜美的字眼,就是‘母亲’,最美好的呼喊,就是‘妈妈’。”我要说,人的嘴唇所能发出的最深沉的字眼,就是“父亲”,最深情的呼喊,就是“老爸”。  相似文献   

3.
“恭请光临”是请柬上常用的字眼.而有些人在填写事先印刷好的请柬时,常犯一个相当普遍的错误,这就是在“届时恭请光临”中的  相似文献   

4.
平凡的自豪     
“平凡”与“自豪”看起来是两个毫不相关的字眼,但是我觉得越平凡的人,一旦做出成绩后,就让人特别为他感到自豪。而我的家乡就有这么一位平凡的老人。  相似文献   

5.
认真审题,特别要看清题目中容易使人迷惑而导致答错的关键字眼.如“东”、“西”、“南”、“北”、“大”、“小”、“高”、“低”、“上”、“下”等。  相似文献   

6.
妈妈,我爱您     
《辅导员》2004,(2)
我们每个人能说出的最甜美的字眼是“母亲”;发出的最美好的呼唤是“妈妈”。“母亲”,这个简单又意味深长的字眼,充满了希望、关爱、抚慰,充溢着人的心灵中所有亲昵、甜蜜和美好的感情。前些天.报纸上刊登了这样一则消息:  相似文献   

7.
幽默超市     
《小读者》2003,(11)
虚字眼有一天,老师给李刚和魏利讲《论语》。当讲到“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这句话时,老师解释说:“子,孔子;曰,说;学,学习;而,虚字眼;时,时常;习,温习;之,虚字眼;说(yuè),高兴;乎,虚字眼。”讲完,老师问道:“你俩听懂了吗?”“听懂了。”李刚和魏利齐声回答。老师  相似文献   

8.
开心果网站     
虚字眼有一天,老师给李刚和魏利讲《论语》。当讲到“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这句话时,老师解释说:“子,孔子;曰,说;学,学习;而,虚字眼;时,时常;习,温习;之,虚字眼;悦,高兴;乎,虚字眼。”  相似文献   

9.
幽默二则     
《初中生》2002,(30)
虚字眼有一天,老师给李刚和魏利讲《论语》。当讲到“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这句话时。老师解释说:“子,孔子;曰,说:学,学习;而,虚字眼;时,时常;习,温习;之,虚字眼;悦,高兴:乎,虚字眼。”讲完,老师问道:  相似文献   

10.
在很多人脑海里,根本不存在“厶”这样的字眼,看到这个字,很多人会有疑问。是“么”差了一撇,是“私”又差了一边。不管怎么看,“厶”都不像是一个字。其实“厶”是“私”的本字,在先秦文字里,只有“厶”而无“私”,“厶”也读si,平声。  相似文献   

11.
笔者一直不太愿意接受“家长”的称谓,而对“父母”一词颇觉亲近。原因在于“家长”一词听来总有些居高临下,有点自命权威,有点强迫子女遵从的意味,容易让人联想到诸如“家长制”之类的字眼;而“父母”的称呼听来则要平和许多,让人放松而温暖。不知道朱良俊老师在女儿面前愿意以家长自居,还是更愿意把自己当作一名父亲或是朋  相似文献   

12.
神”,而更奇怪的在后面,他的电话号码是“39391391”。好怪的字眼啊,我想他是谁呢?深思片刻后,我决定打电话给自称是“雷神”的人。“嘟、嘟……”“喂,你找谁?”电话那头传来亲切的声音。  相似文献   

13.
凌鼎年 《初中生》2008,(1):8-10
对如今的中学生来说,“老三届”可能是一个陌生的名字,即使听说过,也难以有多少深刻的印象。但若问起50岁以上的“文革”过来人,“老三届”是个耳熟能详的字眼。而对那些有着“老三届”身份的人来说,这三个字往往有着刻骨铭心的印记。  相似文献   

14.
巴甫里克因为妹妹不肯给他一支水彩颜料,气呼呼地走到街心花园,脸因生气而涨得通红,甚至想离家出走。在街心花园里他遇到一个有灰白胡子的老爷爷,就向老爷爷诉说他的不幸。他说:“家里没有一个人疼我。……只因为我吃了一根胡萝卜,奶奶用抹布扔我,把我撵出厨房;哥哥去划船,也不带我去……”“我愿意帮助你,”老爷爷一边捋着胡须一边说,“有一个具有魔力的字眼,可以使你万事如意!但是,你得记住:说这个字眼的时候,必须压低嗓门,眼睛要注视着对方。”“有那么神吗?那是个什么字眼呢?”  相似文献   

15.
一提到”另类”,很多人可能马上想到“叛逆”“反潮流”等字眼,不易接受,甚至有些反感。那么,什么是“另类”教育方式呢?  相似文献   

16.
人在初三     
人在初三,QQ列表被一次次刷新。同学们QQ上的“个性签名”首次变得如此统一,都离不开“初三”这个字眼。  相似文献   

17.
“三八妇女节”是妈妈们的节日,而妈妈是孩子们最亲近的人,那些关于母子亲情依恋、母爱与感恩成为生活中温暖的字眼与话题,“爱”是这个节日里最深入人心的主旋律。“学会做人”对于幼小的孩子而言,感受爱、理解爱、表达与回报爱是一项基础的内容。  相似文献   

18.
马良 《中学教育》2007,(1):32-33
很多家长和孩子,面对书店里名目繁多的教辅书,都不知该如何下手挑选。“精华”、“大全”、“名师”、“名校”……这些诱惑人的字眼总能让大多数人心甘情愿地掏了荷包。[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母亲颂     
人的嘴唇所能发出的最甜美的字眼,就是“母亲”,最美好的呼喊,就是“妈”。这是一个简单而又意味深长的字眼,充满了希望、爱、抚慰和人的心灵中所有亲昵、甜蜜和美好的感情。在人生中,母亲乃是一切。在悲伤时,她是慰藉;在沮丧时,她是希望;在软弱时,她是力量;她是同情、怜悯、慈爱、宽宥的源泉。谁要是失去了母亲,就失去了他的头所依托的胸膛,  相似文献   

20.
如今,在公共场所和报纸杂志、电视网络等媒体上,不时会有“招聘启示”“征婚启示”“征稿启示”“寻人启示”之类的字眼映入我们的眼帘。例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