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出现的文学主潮-后现代主义形成了一个多元化的格局,推动了世界文学的繁荣。欧美后现代主义文艺思潮和流派对我国新文学也有较大影响。后现代主义的兴起,意味着传统美学的终结,意味着美学领域的一场大危机。  相似文献   

2.
赵薇 《林区教学》2008,(7):53-54
后现代主义已经成为我们经常听说与谈论的话题,它是一种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左右、盛行于80年代后的西方发达国家的泛文化思潮。后现代文学又是什么呢?在中国有没有后现代文学呢?论述了什么是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的特点以及后现代文学的含义,着重说明了产生于西方的后现代主义文学对中国的影响与冲击,以及后现代文学在中国的文学理念上所具有的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3.
许佳 《华章》2012,(25)
美国文学虽然在世界文学的历史上不是占据主导地位,但是美国文学以其独特的写作手法和风格备受文学界所关注,特别是近年来关于美国文学中关于后现代主义特征的研究,更加能够凸显出美国文学的独特魅力所在.本文试图通过对后现代主义在美国文学发展历程中的作用进行简要评述,分析出美国文学中的后现代主义所具有的文学特点.  相似文献   

4.
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四个基本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就像学史上关于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乃至现代主义的争论一样,关于后现代主义的争论不仅存在于后现代主义理论家内部,而且存在于各种以“客观身份”从事后现代主义研究的理论家中间。争论的内容从后现代主义发生的时间到其内涵,再到其价值批评,可说是无所不包。当然最有争议的还是后现代主义的理论内涵,它不仅仅是一个考据学上的问题,更是一个对后现代主义思潮进行定位、分析和评价的问题。本企图从众多理论家的分析中总结出关于后现代主义的基本论述,从而为我们理解后现代主义思潮提供一个大致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文章详细分析了美国文学中后现代主义的产生因素。内容及哲学思想,并简要介绍了美国文学史上主要代表作家的创作特点。  相似文献   

6.
现代西方文学的主流是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的裂变。非理性主义是西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文学共有的内在精神轨迹。我们对西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文学所表现的非理性主义特征不能只作简单的肯定或否定,而应具体地、历史地加以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7.
余娟  陈杰 《文教资料》2012,(7):29-30
美国生态文学在20世纪60年代走向繁荣,这一时期恰逢后现代主义思潮在西方社会盛行。受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美国生态文学的核心思想与后现代主义的基本主张相一致,主要表现在对现代理性主义神话的颠覆,对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的批判与消解,以及对后现代的"有机主义"的推崇上。  相似文献   

8.
西方后现代主义理论的影响,使得中国当代文学朝着两个新的极致而各自发展,一极是朝着更为精致的复杂,对传统文学和现代经典更为激烈的反叛,代表便是先锋小说和先锋批评;另一极则面对整个商业化的社会,趋向于通俗化和大众化,代表便是新写实小说和消费文学,作才对受西方后现代主义理论影听上述四种文学景观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9.
后现代主义是二战以后出现的一种文化观和审美观,它是现代主义的发展和继续,后现代派文学在创作原则、创作题材和创作形式等方面,与现代主义文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又存在着很大的区别。  相似文献   

10.
狂悖与务虚:20世纪西方文学总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条原理可以为宏观界定20世纪西方文学提供一条新的思路。本文着重从现代主义文学,后现代主义文学和现实主义文学这三个部分论汪20世纪西方文学的总特征是狂悖与务虚。  相似文献   

11.
戏仿是一种最具意图性的文学手法,它贯穿于整个中西方的文学发展史中,从寄生性文学到后现代主义时期文学的主流地位,戏仿在文学的发展史上起起伏伏,中西方对其评价也褒贬不一。虽然如此,但戏仿被后现代主义作家广泛运用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本文主要从后现代主义文学产生与发展和戏仿策略入手,并以具体事例探究后现代主义文学时期的戏仿现象,希望给我国学术界研究后现代主义文学的戏仿现象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2.
民族具有两面性,学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在民族话语的建构中突出地表现了“民族”的两面性。在“现代性”的化表征中,“民族”更成为意识形态矛盾对立的一种主要结构形式。在历史上,伴随着殖民主义的狂潮,民族观念在东西形成鲜明的反差与对照。在后殖民时代和后现代主义研究中,民族问题再一次成为热点。  相似文献   

13.
文学翻译研究,顾名思义,依赖文学研究和翻译研究的双重探索。而文化研究则是文学翻译研究的必要延伸,其揭示了翻译背后的动态和多元文化动机。借用后现代主义与文化转向的视角,我们能够更好地研究文学翻译背后的非语言性影响因素。该文将从提出背景,不确定性特征以及对于大众文化的偏爱三个方面证明后现代主义视角与文化视角的相似性,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两者在文学翻译研究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后现代主义思潮既为中国先锋文学提供了个人化的视界,又促进了文学观念的更新,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先锋文学的多元化和复杂性。中国文学的现代化,是在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不断碰撞和交融的语境中产生和推进的。本文探讨了中国先锋文学在接受过程中的影响层面、改造层面,并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和美学对后现代主义的本土化取舍。  相似文献   

15.
转型期的中国当代文学面临危机,这是由市场经济的强力影响,后现代主义的全面渗透,文学自身偏离发展方向共同导致的。这一危机全面表现在整个文学活动中。  相似文献   

16.
依据恩格斯的"历史合力论",新世纪文学走向取决于时代生活进程、民族文学传统与世界文学格局的合题效应.20世纪形成的现代文学传统的现实主义主潮有着强大的历史惯性,西方文学的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凭借全球化之风产生极大渗透力,时代生活进程的初始现代化,呼唤直面现实、激励精神的现实主义.三大推动力的合力所致,新世纪文学既以现实主义为主潮,又存在着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新潮.二者建立互动关系之日,便是新世纪文学辉煌之时.  相似文献   

17.
从文学话语为后现代主义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着后现代主义批判解构中心权威话语的精神,本文试图颠覆哲学话语立法者的地位,用文学话语为后现代主义立法,从文学领域反观哲学领域,从文学的理论和现象来考察后现代主义合法存在的依据。借用美国著名诗人兼评论家托.斯.艾略特的文艺理论观点着重分析了后现代主义和现代主义的关系,指出其实质是创新和传统的关系,说明后现代主义不是通常所认为的反传统的思潮,而是传统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的延续。后现代主义并不是像其标榜的那样全无意义。从其体系内部看,它所解构的三大事物:科学理性、宏大叙事和人的主体意识无论是在美学效果还是在社会效应上都产生了一定的积极意义。从其外部环境看,它的存在不论在西方还是在中国都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超文本文学是互联网超文本技术与后现代主义主体间性理论结合的产物,它的非线性、互动性、开放性、非中心化和未完成等特点使其真正实现了文本与读者的互动交流,因而从四个方面彰显了后现代主义的主体间性理论。  相似文献   

19.
基督教文化精神可以为当代中国文学的价值建构提供一种有效的参照。基督教文化不仅仅是“罪感”文化,更是“爱感”文化,它的“博爱”之情与“谦卑”之心有助于提供一种接近于文学本质的“博家现实主义”;基督教文化是“普世”性文化,它的“普世观”有助于提供一种走出中西对峙模式、实现文化融合的领带和思路;基督教文化对称漫全球的“后现代”思潮作出了神学回应,立倡一种“建设性的后现代主义”,有助于提供一种后现代主义发展的新向度;基督教文化不是律法性的“审判”文化而是恩典性的“赦罪”文化,它的宽恕与宽容有利于提供一种切实促进文学繁荣发展的宽容性批评原则。  相似文献   

20.
后现代主义与当代中国文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80年代后,西方后现代主义影响了中国的文学界,形成了具有明显后现代特征的新思潮。受这种思潮影响的文学作品主张消解理想、躲避崇高,认为文学作品应该如实地反映生活中的原生态。后现代主义加速了文学商品化的行程,也给当代中国文学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