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说起教学内容整合,大家往往会联想到叠加、合并,似乎整合就是做"加法",事实真的如此吗?整合应是在基于教材分析与学情调研的基础上,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重构,既要做"加法",也要做"减法",这样才能让数学学习在课堂上真实有效地发生。基于此,笔者尝试以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角"的教学为例,在深入解读学生与教材的前提下进行设计。本文通过精准定位、精练学材、精选学法三个层面浅谈数学课既做"加法"又做"减法"的思考与做法。  相似文献   

2.
刘健 《教书育人》2005,(10):45-45
今天上午第二节课是语文课。课堂上,我和同学们一道研读《詹天佑》。30多分钟不知不觉就过去了,距离下课只有七八分钟了,大多数学生已经被詹天佑的伟大人格所打动,于是我引导他们:“同学们,《詹天佑》这篇课文就读到这儿,请在詹天佑爷爷的画像下面工工整整地写上你此时最想说的话。”  相似文献   

3.
刘志红 《河南教育》2011,(10):45-45
看到舞台上的演员随美妙的音乐翩翩起舞.那种和谐总让人心动神飞。如何使学生在教师的主导下发挥主体地位.展现出美丽的舞姿呢?  相似文献   

4.
多读,是我国语文教学中行之有效的传统方法。在诗歌教学中,教师更应充分调动学生的朗读兴趣,引导学生参与到读中来,以读促思,以读悟情,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融入诗的意境,与诗人一起去阅历大千世界,领悟社会人生。  相似文献   

5.
【案例】教师在教学“加法交换律”时,让学生观察几组加法算式后提出猜想。在学生发表见解后.教师却不敢用规范和精练的语句“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来概括学生的“自说自话”,理由是担心这样出示学生就会以为这种语态是一种结论。  相似文献   

6.
“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意思是说坚持“道”的原则的人,才能把自己的有余奉献给社会。教师就是这样的一类人,把自己的所知所悟,与学生共享,达到共同进步。数学课堂上的“道”,既可以理解为教师传授给学生的知识,也可以理解为教师传授知识过程所用的方法、途径。那么,  相似文献   

7.
孙子有言曰:“攻城为上,攻心为上。”课堂上也如此,教师不妨用一些善意的谎言来攻取学生的心。  相似文献   

8.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是教师向学生输出信息的主要途径之一,也是沟通教师、教材、学生三者联系的主要渠道和铺路石。通过教师互相听课发现有的教师十分重视和讲究课堂提问的艺术,选好提问的切入点,但也有的教师,对提问不很重视,随意性很大。  相似文献   

9.
王红琴 《教师博览》2006,(12):38-39
反其道而行之的教育“怪招”,往往能取得出人意料的教育效果。教育是一门艺术。教师在教育学生时,如果什么事都顺理成章、尽在学生预料之中,则难出奇效。为了达到艺术性的教育效果,教师不妨反其道而行之,多来一些“怪招”。怪招1——一笑解千愁。“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学校每次举行大考后,我的班上总会有一批分数很不理想、却又特别追求上进的同学。他们的心情很压抑,情绪很低落,就等着上课挨骂”。可在上试卷评讲课时,我偏偏不“骂”他们。在学生按惯例起立、师生相互问好后,我一反常态,没有请学生立刻坐下,而是环绕教…  相似文献   

10.
提问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也是启迪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孙锁刚 《考试周刊》2010,(54):104-104
一、教学片段 师:我们以前学过了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它们统称为四则运算。加法和减法叫做第一级运算,乘法和除法叫做第二级运算。师:接下来我们又要进行闯关游戏了,独立计算下列两道题:127+308-24636÷18×200。开始!  相似文献   

12.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遇到学生意见不一致的问题,或者学生提出出乎自己意料的问题,怎么办?这时,教师如果采取课堂讨论的教学策略,一般都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张盛淑 《广东教育》2007,(7):178-178
一、相机诱导,点拨启迪 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愤",指学生经过苦思冥想,问题未能得到解决的苦闷心情,"悱",指学生经过深思熟虑,想说而又说不清楚的焦急心情,产生了"愤""悱",思考问题就会很集中,但思路未能通达,在这个时候教师若予以点拨启迪,学生就会豁然开朗.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是教师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让学生真正充当课堂的主人,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允许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教师要做到不被教材、不被经验、不被教案所束缚,善于倾听课堂中学生的不同意见,及时捕捉课堂中的“意外”,引导学生去尝试、发现,去拓展、探索,去反思、推导,亲身参与思维活动,经历知识的建构过程。因为往往“意外”也能生成精彩。  相似文献   

15.
16.
文章指出让学生在课堂中"唱主角",让学生在课堂中"确有收获",教师要做到:对学生的要求具有针对性、课堂的教学内容具有操作性、课堂教学的方式具有灵活性、课堂教学的过程具有参与性和评价性。  相似文献   

17.
镜头一:“家常课” 教师微笑着提问,学生一兴奋就争着发言,吵成一团。因担心“经典的练习”没落实,教师板起面孔,课堂又“凉”了下去。节节课如此“潮起潮落”,凉——热——凉。[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宁夏教育》2008,(2):79-79
课堂上的“顺”不一定是好事。“顺”有可能是学生负担加重的结果,是教师忽略学情的结果。事实上,“没有问题的课”是真正有问题的课。教师之为教,就是为了引导学生暴露学习中的真问题,发现学习中的真问题,从而能针对问题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地施教;教师之为教,就是引导学生从不会到会,从不知到知,从不能到能,从不深到深,从散乱到系统,从“无情”到“有情”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在化学课堂上开展"问题讨论",可以真正提高教学效率,实现减负增效的目的。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进行"问题讨论"的时间与空间,精心设计有价值的讨论问题,设置情境引导学生探究问题,对学生的讨论内容进行引导归纳,并将学生参加"问题讨论"的态度和表现纳入教学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20.
吴海燕 《教师》2013,(6):43-43
传统的课堂教学过分强调认真执行教案、进度,导致课堂缺乏应有的生气和乐趣,并丧失宝贵的教学资源,课堂教学的低效问题尤为突出。我们教师要努力打造开放、和谐、愉悦的课堂,要舍得花时间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激活学生的智慧潜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