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身体训练的意义:(一)加强全面身体训练,提高健康水平,减少疾病,保证持久的和大运动量的训练,是运动员必修之课。能坚持身体训练,使身体全面发展,以健康的身体,随时准备为祖国的工农业生产和国防建设服务,也更有其深远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文化大革命前,我们虽然也进行大运动量训练,但由于教条主义、保守主义作怪,缺乏认真分析、研究和总结,存在着许多片面性。比较突出的是:一般身体训练和专项身体训练,身体训练与技术、战术训练结合不好,运动量的强度、密度安排不好(着重于完成训练时数、活动量),训练和比赛相互脱节。归结起来,反映训练质量不高。因此也给运动员带来一些不应有的顾虑。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在一九七一年采取大运动量训练前,首先发  相似文献   

3.
1.严格掌握运动量运动量合适不影响发育,过大则影响发育,甚至停止发育。伤病接踵而来,直接危害身体健康和少年发育,甚至将来的生活。我国中长跑项目的运动员就出现了推迟发育的趋势,因此在少年时期的训练中教练员一定要根据少年身体发育的特点,科学地安排训练,少年时期是身体自然增长最快的阶段,合理的手段和运动量,可以助长、促进身体自然增长;反之就会严重限制自然增长,造成过早结束运动生命。2.注意有氧耐力的训练应特别注意有氧耐力的训练,促进心血管的发展,以跟上整个身体的发展。心血管过多的强化训练(过大强度的训练尤其是间歇训练法…  相似文献   

4.
所谓运动量,是指在体育教学中或训练中,学生做练习能承受的生理负担量,所以也称为运动强度。合理地安排课的运动量,对增强学生的体质,使学生尽快地掌握运动技术和技能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都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体育课的运动量,是指在课内安排的身体练习对学生生理影响的大小。如果运动量过小,就不能有效地增强学生体质,效果不大。相反如果运动量过大,也会对学生身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只有运动量适当,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身体的正常发育。如何安排好体育课的运动量呢?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的:一、首先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小学生正是处在长身体时期,机体的新陈代谢比较旺盛,他们都爱好活动,好表现自己,而且在活动中喜欢进行比赛。根据这些特点,在课堂上讲解动作要领时,尽量要做到简而明。有时采用边讲边做示范,有时先讲、后做示范动作,  相似文献   

6.
研究恢复过程,了解恢复过程的特点,对于制订训练计划、安排运动量和确定训练间隔都有重大的实践意义.不同训练程度的运动员所能承担的训练量各不相同,同一运动员由于各时期的机能状态不同,其负荷量也不一致.在各项训练中,在不同的训练时期,对运动员所能接受运动量的能力了解得越清楚,就越能进行大运动量训练和确定合理的训练间隔.训练实践证明,大运动量训练是迅速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和运动成绩最有效的手段.运动员工作  相似文献   

7.
前言大运动量课是大运动量训练的核心内容。为了达到稳步提高足球运动员运动能力之目的,就必须要客观量度足球大运动量课,尤其是符合当前足球发展趋势的高强度密度足球大运动量课的训练负荷,使教练员适时明确所安排的训练负荷的效果,反馈控制训练过程。长期以来,国内足球科研工作者运用跑动距离、次数、时间等外部负荷指标和尿蛋白、运动中心率等生理指标,对比赛和大运动量课的内容、形式和掌握强度密度等方面大有益处。但这些指标尚不能为量度大运动  相似文献   

8.
中学生最适宜的运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学年龄的运动量对保证一个人的健全发育具有重要的意义。体育运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机体的成长和发育、机能能力和工作能力的水平。在确定一昼夜平均的运动量时,要考虑到年龄和性别特点。最适宜的运动量应该全面地观察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健康状况的改善、工作能力和身体素质的提高。我们实验的目的,是分析并对普通中学高年级女学生的运动量提出论据,研究它对学生的健康、工作能力和身体素质的影响。为了实验,在九年级女学生中组织三个组。在少年体校和其它体育组织中从事过体育运动的学生不参加实验。所以在实验开始时,三个组的运动水平和身  相似文献   

9.
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是指一定年龄阶段身心发展所表现出的质的特征。体育教师掌握这一特征,就能较深刻地了解自己的教育对象,并根据他们的特点合理安排体育教学与训练。我们知道,在任何体育项目中,课目内容的简单或复杂程度,运动量的大小、教学方式方法的采用,都必须以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身心特点为依据来进行选择。如果对某一年级学生所选择的技能动作过筒,运动量过小,运动方式单调、呆板,就不能激发起学生从事体育运动的兴趣和积极性,也就不能使学生的身体得到锻炼、运动技能水平得到提高,在心理上还会养成学生马虎、懈怠、松垮、轻率的坏习惯和意志薄弱、缺乏毅力的性格特征。反之,如运动量  相似文献   

10.
体育课怎样判断学生的疲劳程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体育课怎样判断学生的疲劳程度韩保琨(山东化工学校)伴随体育课的进行,学生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疲劳。如何判断学生的疲劳程度,从而对运动量作出适当的调整,是体育教师不可回避的一个实际问题。适宜的运动量所产生的疲劳,对人体健康不仅无害,而且能对学生的身体机能发...  相似文献   

11.
薄纯艳 《体育世界》2013,(8):110-111
形体训练是以人体科学为基础,通过徒手或器械练习,锻炼健康身体、训练仪态仪表、塑造优美形态、培养道德品质的一个计划性教学和锻炼过程。形体训练教学是向学生进行精神文明教育和美育教育、塑造优美身体形态的一门课,除了能训练学生优美的姿态,也能培养学生的内涵修养,比较适合技工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特点。本文主要讲述形体训练课程的各种教学类型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作用,以及"三三制"培养模式不同阶段形体训练课程的教学安排。  相似文献   

12.
合理地安排体育课的密度、运动量,是衡量体育教学效果,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方向。研究体育课的密度和运动量,就在于从课的任务,教材要求、学生情况、教学条件等实际出发,加大课中各项活动合理地运用时间,特别是处理好练习密度与其他各项活动密度的关系,使课的各项安排符合练习过程中学生身体生理变化的规律,使学生身体获得适宜的运动量,这对于有效地利用上课的时间,检查课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教学效率,增强学生的体质和掌握体育知识、技术、技能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少年参与运动训练,机体出现疲劳现象是很自然的事,但在正常情况下,这类疲劳经过十二到廿四小时后便应该逐渐消失。但如果训练计划安排不当,使少年身体承受大强度运动量的刺激,导致疲劳的机体难以得到恢复,超量补偿将无法达成,少年运动员就可能出现衰竭的现象。如果仍然坚持训练下去,就会形成过度训练状态。这样的训练严重影响少年身体的正常发育,不仅不能提高运动成绩,甚至还会带来摧残。因此,有必要探讨一下引起少年过度训练的原因。 一、构成过度训练的各种原因包括: 1、制定训练计划不当:过大强度、运动量的刺激或训练的要  相似文献   

14.
形体训练课是学校体育教学中的一门重要课程,是学生了解身体结构发育,形成良好体态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高雅气质和美的意识的重要途径之一。因而教师在教学内容上应重视基本姿态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形体表现力、音乐感和创编能力; 在形式上要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吴鹏 《中华武术》2021,(4):22-24
在小学田径训练中,因小学生身体发育的特点,骨骼肌肉比较稚嫩,在训练方向上不能采用较大力量进行刺激,以免为了片面追求成绩,而导致学生身体发生不必要的损害。所以,根据其发育特点,发展骨骼关节的灵活性、协调性显得尤为重要。作为全身枢纽的髋关节更是重中之重,合理发展髋关节,将对短跑水平的提升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1.必须狠抓全面身体训练 进入体校的队员年龄基本在14—16岁之间。正处于成长、发育的阶段,因此抓紧他们的全面身体训练,就能促其身体得到正常而全面的发展。通过全面身体训练,还可以使他们学会从事多项运动的技能,并能不断提高他们承受运动量的能力,这些都为今后进行系统的大强度的举重专  相似文献   

17.
对女生跨栏课心理障碍问题的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女生在跨栏课中心理障碍的主要表现 1.1对大运动量的恐惧心理。因为跨栏跑是运动量及负荷都较高的项目。所以许多女生对身体超负荷的运动量产生的苦累感到特别不适,怕运动量过大造成伤痛,从而产生恐惧心理。  相似文献   

18.
一、选题依据“大运动量训练”是我国足球训练的一项重要原则。长期以来,对“大运动量训练”原则的认识存在不同意见。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对大运动量训练课的负荷量和负荷强度感兴趣(至今,对足球训练课的负荷的测定研究还不成熟,因而难以对足球训练课的负荷进行客观的评定)。  相似文献   

19.
一、前言运动量安排的合里与否会直接影响人体的健康、发育和运动成績的提高,尤其对中学生身体发育及健康之影响更为显著。所以在中学体育課中合理地安排运动量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如何合理安排运动量,至今沒有一个絕对客观的指标。目前也缺少有关中学体育課运动量之实驗材料。此問題是体育教学中一个重要而又异常复杂的問題。为此,我們在黄石市一、二、三中对初高中体育課做了一定数量的测定,发現了一些問題。二、测定方法在测定过程中曾企图利用血压、脉搏、呼吸三項生理指标,用简化方法(只在課中几个主要阶段进行測定)和定时方法进行測定。結果我們发現,这两种測定方法均不适用于中学体育課运动量之測定,用此两种方  相似文献   

20.
田德福(山东省巨野县巨野镇一中)来稿指出;每当运动会临近时,各校的针对性训练也加强了力度,大运动量增加了训练的负荷,也加深加重了机体的疲劳。机体产生的疲劳如果不能较快地消除和恢复,就不能连续完成训练任务,使训练水平下降,并将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化课学习以及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