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改革开放四十年我国农民职业化培育的变迁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樊梦瑶  张亮 《成人教育》2019,39(10):43-4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改革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而解决好农民问题始终是改革工作的核心。回顾四十年农民职业化培育的发展与演变历程,大体分为新时期、新世纪、新阶段。农民概念由传统农民向新型农民、新型职业农民发展,农民职业化培育由农民素质教育向新型农民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发展。我国已进入新时代,要全面促使农民回归到职业属性,未来的职业农民培育将向着制度化、组织化与小农户和新型经营主体双向耦合趋势发展。  相似文献   

2.
针对目前广西农民合作组织遇到的发展不足的问题、农民合作组织的外部发展战略问题,以及广西农民合作组织之间的联合发展问题,探讨了广西农民合作组织的外部发展战略,通过农民合作组织的横向一体化和纵向一体化的发展方式,解决现阶段广西农民合作组织发展的资金问题、人力资本的投资问题、合作社内部治理问题。  相似文献   

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而培养新型农民的关键在于加强农民职业教育,即依靠职业教育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使农民掌握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发展农民职业教育可以通过政府、社会各界力量以及农民的主动参与等各种方式。重庆市作为全国城乡统筹试点省市,应当以现有的农民职业教育发展途径为基础,借鉴发达国家发展农民职业教育的先进经验,积极探索农民职业教育发展的各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农民职业教育问题是关系农村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加强农民职业教育立法,保障农民职业教育健康发展,是新时期农业发展的重要举措,有着非常特殊的重要意义.通过立法,为发展农民职业教育事业提供法律保障,在切实提高农民素质、培养大批新型农民和农村劳动者及技术能手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5.
科学发展观视阈下,农民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主体,发展失调是农民问题的核心;确立、保障和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是推动农民问题解决的前提;着力解决城乡发展和农村内部发展不调的问题,是推动农民问题解决的关键;不断提高统筹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是推动农民问题解决的根本要求。  相似文献   

6.
科学发展观视阈下,农民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主体,发展失调是农民问题的核心;确立、保障和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是推动农民问题解决的前提;着力解决城乡发展和农村内部发展不调的问题,是推动农民问题解决的关键;不断提高统筹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是推动农民问题解决的根本要求。  相似文献   

7.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各种利益矛盾凸显,农民增收问题再次引起国家和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建立和发展为农民增收提供了新的契机,但是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自身依然存在诸多问题。为此.应该从确立市场推动模式下的政府角色定位、优化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模式、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坚持以农民为本的发展理念、因地制宜、采取多种发展模式等方面着手建立健全新型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  相似文献   

8.
农民继续教育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发展农民继续教育是欠发达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高农民素质,培养新型农民,构建和谐、文明农村社会的需要.目前,农民继续教育的发展面临暑一些难题.为此,必须积极探索发展农民继续教育的途径和对策.  相似文献   

9.
我国农民教育的研究历程与时代课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的农民教育,还得从农民绿色证书教育开始说起,可以说农民绿色证书教育是我国农民教育的雏形和主要形式。农民绿色证书教育自1989年在北京、河北一些区县试点推广以来,逐步发展成为我国农民教育的品牌项目,通过政府行为发展成指导和规范全国农民教育培训的一项教育制度。全国各地对其发展特点、规律和政策的研究与日俱增,十分活跃,先后组织研究、出版了比较成熟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0.
姬雄华  王巍 《成人教育》2022,(12):34-41
随着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持续推进,农民成为实现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融合发展的主力军,农民培训作为促进农民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有效提升农民素养和能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方式,而培训课程是实现农民培训目标的核心要素。依据农民个人需求层次目标、发展目标等,将农民群体划分为保守安稳型、自给生存型、效益追求型和经济发展型。以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为指导,从农民价值感知层、知识基础层、能力聚合层、思维支持层构建“农民四维能力模型”,按照课程体系构建逻辑,创新性地设计出系统化的农民培训“5+X”课程体系。同时,为保障农民培训课程体系的实施,应采取打造课程资源库、构建微课知识地图、建设实践平台和建立社会支持政策制度体系等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1.
农民与土地的关系问题古老而常新。伴随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作为劳动性资源的农民和作为要素性资源的土地,在国家宏观调控下通过市场机制实现动态优化配置将是我国农民与土地关系的发展方向。目前我国新出现的失地农民问题,是要素市场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滞后于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所形成的一个特殊性、过渡性问题。  相似文献   

12.
免征农业税,减轻农民负担,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重要举措。但农业税的取消并不意味着农民负担问题的根本解决,农村教育、养老和医疗费用的不断上涨以及农村债务,已经成为农户的主要负担。因此,要彻底减轻农民负担,必须继续深化农村税费、乡镇机构的改革,健全公共财政,加强执法监督,建立健全农村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3.
农民市民化是解决“三农问题”中“农民问题”的关键,也是提高城市化水平,实现全面小康的重要途径。就目前社会经济发展形势看,农民自由选择做农村居民或城市居民的环境日渐改善,条件基本成熟,社舍各方应进一步解放思想,努力推进农民市民化,加快全面小康实现的步伐。  相似文献   

14.
邓中夏的农民观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一是依据中国农民生活和农村生产的状况,指明了农民在革命中的地位;二是具体阐述了开展农民运动的方针策略,指明了农民运动的前进方向。这些基本观点显示出其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发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先声,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相似文献   

15.
晏阳初是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极力倡导平民教育运动的平民教育家,他在其平民教育思想中提出的农民教学原则至今对农村工作者仍具有十分现实的借鉴和指导意义。在阐释晏阳初农民教学原则具体内容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新农民培训工作的现状,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16.
失地农民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失地农民越来越多,已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障碍,必须加以解决。造成失地农民问题现状的根源在于不合理的土地制度。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应从根源上加快改变现行征地制度的步伐,就现阶段来说,应提高对失地农民的补偿标准,加大对失地农民的就业培训力度,给他们提供相应的工作岗位,把失地农民纳入城镇低保行列,建立养老保险机制。  相似文献   

17.
论浙江农民的创业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业环境对创业行为的发生具有巨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浙江农民的创业环境对农民的创业行为还存在引导、支持、服务、保障等方面不足的问题。因此建议各级政府强化农民创业环境的导向功能以引领农民自主创业,构建多元化创业服务体系以方便农民创业.给予全方位的农民创业支持以提高农民创业成功率,完善创业保障体系以保障农民创业者的利益。  相似文献   

18.
“职业农民”教育问题研究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业农民"教育研究无论从学科建设或是提升农民素质的国民教育视角以及推动农民现代化均有重要意义。考究当前"职业农民"教育研究尚存在着理论支撑不足、分类研究不够、局限于经济功能等诸多问题。对此,需采用多种研究方式,分清"职业农民"教育层次体系,构建政府主导与多元主体参与的"职业农民"教育综合体系。  相似文献   

19.
计划生育的实施,有效的遏制了农村人口迅速增长的势头,农民生育子女的数目与过去相比有所减少,但并没有改变农民对男孩的追求,这往往造成多生。为了理解农民的生育逻辑,从政治社会学的角度进行了分析:提高政治社会地位的需要;获得精神上的满足;传统生育文化的影响。由于上面若干方面的原因,要实现农民生育行为的有效控制,指望农民自觉控制人口的空间很小,因此,国家必须对农民的生育行为进行强制性控制,否则,就可能导致农村人口的失控。  相似文献   

20.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推进,由于违背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片面追求经济发展的高速度,出现了城郊农民市民化现象。身份的变化,带来了其社会权利、生产生活方式、角色意识、思想观念的转变,然而在改变过程中不乏许多被动接受市民身份的群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