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原文】换票刘燕敏两个乡下人外出打工,一个去上海,一个去北京。可是在候车厅等车时,又都改变了主意,因为邻座的人说,上海人精明,回答外地  相似文献   

2.
两个乡下人外出打工,一个去上海,一个去北京。可是在候车厅等车时,又都改变了主意,因为邻座的人说,上海人精明,回答外地人问路都收费;北京人质朴,见吃不上饭的人,不仅给馒头,还送旧衣服。  相似文献   

3.
老板与乞丐     
两个人外出打工。一个去上海,一个去北京。可是在候车厅等车时,都改变了主意。因为听邻座的人议论说,上海人精明,外地人问路都要收费;北京人质朴,见吃不上饭的人,不仅给馒头,还送旧衣服呢。去上海的人想,还是北京好,挣不到钱也饿不死,幸亏车还没开,不然真掉进了火坑。去北京的人想,还是上海好,给人带路都能挣钱,还有什么不能挣钱的呢。我幸亏还没上车,不然真失去了一次致富的机会。于是,他们在退票处相遇了。原来要去北京的人得到了去上海的车票,要去上海的人得到了去北京的车票。去北京的人发现,北京果然好。他初到北京一个月,什么都没干,…  相似文献   

4.
换票     
两个乡下人,外出打工。一个去上海,一个去北京。可是在候车厅里等车时,都又改变了主意,因为邻座的人议论说,上海人精明,外地人问路都收费;北京人质朴,  相似文献   

5.
换票     
两个乡下人,外出打工.一个去上海,一个去北京.可是在候车厅里等车时,都又改变了主意,因为邻座的人议论说,上海人精明,外地人问路都收费;北京人质朴,见吃不上饭的人,不仅给馒头,还送旧衣服.  相似文献   

6.
两个乡下人,外出打工。一个去上海,一个去北京。可是在候车厅等车时,又都改变了主意。因为邻座的人议论说,上海人精明,外地人问路都收费;北京人质朴,见吃不上饭的人,不仅给馒头,还送旧衣服。  相似文献   

7.
换票     
两个乡下人,外出打工。一个去上海,一个去北京。可是在候车厅等车时,都又改变了主意,因为邻座的人议论说,上海人精明,外地问路都收费;北京人质朴,见吃不上饭的人,不仅给馒头,还送旧衣服。去上海的人想,还是北京好,挣不到钱也饿不死,幸亏车还没到,不然真掉进了火坑。  相似文献   

8.
换票     
两个乡下人外出打工。一个去上海,一个去北京。可是到候车厅时,他们又都改变了主意。因为邻座的人议论说,上海人精明,外地人问路都收费;北京人质朴,见吃不上饭的人,不仅给馒头,还送旧衣服。本来想去上海的人想,还是去北京好,挣不到钱也饿不死。幸亏车还没到,不然真是掉进火坑了。本来想去北京的人想,还是去上海好。给人带路都能挣钱,还用担心挣不着钱?我幸亏还没有上车,不然就失去了一次致富的机会。  相似文献   

9.
两个乡下人外出打工。一个去上海,一个去北京。可在候车厅等车时,却都又改变了主意,因为邻座的人议论说,上海人精明,外地人问路都收费;北京人质朴,见吃不上饭的人,不仅给馒头,还送衣服。去上海的人想,还是北京好,挣不到钱也饿不死,幸亏还没上车,不然真就掉进了火坑。  相似文献   

10.
[原文] 两个乡下人,外出打工。一个去上海,一个去北京。可是在候车室等车时,都又改变了主意,因为邻座的人议论说,上海人精明,外地人问路都收费;北京人质朴,见了吃不上饭的人,不仅给馒头,还送旧衣服。  相似文献   

11.
两个乡下人外出打工。一个去上海,一个去北京。可在候车厅等车时,却都又改变了主意,因为邻座的人议论说,上海入精明,外地人间路都收费;北京入质朴,见吃不上饭的人,不仅给馒头,还送衣服。 去上海的人想,还是北京好,挣不到钱也饿不死。幸亏还没上车,不然真就掉进了火坑;去北京的人想,还是上海好,给人带路能挣钱,还有什么不能挣钱的?幸亏还没上车,不然就失去了一次致富的机会。  相似文献   

12.
有这样一个故事:两个好朋友准备出外闯荡,当他们到达火车站时听到有人在议论,说上海人很小气,问路还要钱,而北京人要慷慨得多,只要伸手就能要到钱。于是,在去北京还是去上海的问题上两人发生了分歧。一个决定去北京,他认为当乞丐都能很轻松地赚到钱,在北京生活不是很容易吗?而另一个决定去上海,他认为在上海连问路都能赚到钱,  相似文献   

13.
上海游一得     
这个暑假,我去了一直渴望去的地方——上海。我们坐车闲逛上海,映人眼帘的上海实在太迷人了!一座座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大街上挤满了各色时髦人等,名牌汽车在宽阔的马路上穿梭来往,犹如一道道耀眼的风景,汇成了一片繁荣昌盛的景象。说它是大上海,国际化,一点不假。  相似文献   

14.
<正>(1)要是一个人到了上海而没有去上海的弄堂走一走,应该会觉得很遗憾。下午,趁上班、上学的人都还没有回来,随意从上海的商业大街上走进小马路,马上就可以看到梧桐树下有一个个宽敞的入口,门楣上写着什么里,里面是一排排两三层楼的房子,  相似文献   

15.
记得香港作家董桥曾经这样说过,一个人如果没有癖好,就不是一个真正完整的人。没有想到,在上海的某个角落,一个16岁的男孩把这句活当作了自己的人生格言,并且用自己的行动不顾一切地去实践它。  相似文献   

16.
丹妮 《当代学生》2014,(12):18-19
正火车是个勾起无限情怀的交通工具。我八岁和父母一同坐着一辆慢吞吞的绿皮火车去无锡,车上有穿着老式列车员制服的乘务员,他们推着推车来回走,轻轻吆喝,提供不大烫的泡面和咖啡。我父亲读高中时是个叛逆青年,他拿了我爷爷放在家里的两个月工资,并且孤身上了从上海开往别处的绿皮火车,一个人在外飘荡了两个多月,没人知道他去了  相似文献   

17.
上海红人周立波曾在笑侃大上海里有一段表演,大意是说小时候提倡学习雷锋做好事,结果大家一窝蜂地去扶老奶奶过马路。虽然这只是一段笑谈,但可见助人为乐之风一直是大家所推崇的。而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等行为渐渐变了味儿。曾有篇报道说,有个  相似文献   

18.
一提到上海,难免要想到那篇闻名遐迩的《上海人》。第一次在《文化苦旅》中看到上海也在其中,我欣喜异常,迫不及待地把前面的书页翻过,想知道从另一个视角看上海,又会是什么样子。哪知一览之下大惊失色,随即大失所望。开篇便是上海人的"精明、骄傲、会盘算……",又是"交朋友却千万不要去交上海人",细细看来,从徐光启和《几何原本》到上海近代的风风雨雨.  相似文献   

19.
我初次来到上海时,感到周围很陌生,一时间的孤独却让我对上海人的生活起了好奇心。每当放学后,乘着校车回家去,我常望着窗外打发时间。很快,我便发现利用休闲时间放松一下是上海人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因  相似文献   

20.
窗外的世界     
几年前我作为知青子女返回上海,住在常见的石库门房子里,左邻右舍都是上海人。我自然而然地认为我那间小屋窗外的世界便是上海。于是,我坐在窗前用眼睛、耳朵去认识上海。但上海给我的第一印象很不好。上海的马路狭窄,老是堵车;上海的住房条件很差,往往一家几代人挤在一间房里;上海人的火气很大,常为了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大吵一场。上海人的坏习惯很多;抢占住房公用部位,乱扔垃圾,坐车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