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在发生着根本的改变,课堂不再是老师的一言堂,学生也不再是上课被动的听授者,老师变成了课堂的参与者,组织者,学生变成了课堂的主人。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在上课的过程中要不断地改进自己的教学,努力寻求适合学生接受知识的方法和形式。运用图表是语文教学的一种很好的形式,下面我就谈一谈这方面的体会。一、图表可以激发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随着教学设备的更新升级,幻灯片、多媒体等现代教学  相似文献   

2.
随着新课程改革浪潮的到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新课改强调的是“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它呼唤与之相适应的新教学组织形式的诞生。学生个体差异的客观存在和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样性决定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在新课改实践中,我们应该改革单一的同步教学形式,形成多样化的教学组织形式,实现同步教学、小组教学和个别教学的最优组合,构建气氛民主、便于交流的开放性课堂,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新课程理念,改变教师对课堂的垄断地位。为此,在这一背景下,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趋势将表现为:  相似文献   

3.
在职业教育过程中,由于学生的性格特点,教师会遇到各种问题,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何充分利用课堂,提高教学效率,每位老师都会各显神通。本文主要阐述如何利用分组教学法,优化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提高财会专业实训课堂教学效率,提高课堂效果,使学生主动、乐学、好学。  相似文献   

4.
课堂内外教学的组织形式是指以班级教学为单位,为完成教学任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精心设计的整个教学过程。这个过程是由教师、学生和社会三位一体相结合,通过课内传授知识技能,课外与实践相结合来完成的。一、课内教学的组织形式课内教学的组织形式是指课堂教学中的传授、指导和发展。(一)课内教学的传授课内教学的传授是指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指导,有效地组织学生进行的教学,这也是创新教学的基础。面对全体学生的教学,即要考虑学生的优势,又要考虑学生的弱点,实行差异性教学。要优选有效的教学方法,调动每…  相似文献   

5.
殷允杰 《江苏高教》2001,(5):123-124
一、改革单一的教学组织形式与单一的课型设计对一般课程而言 ,单纯的课堂讲授或课外活动都有一定的局限性 ,都只能从某个方面影响学生的认知与能力发展 ,而无法更全面地影响学生。因此 ,必须组合不同的教学组织形式 ,比如把课堂教学与实地教学相结合 ,课本教学与专题讲座相结合 ,教师讲授与时政宣传、资料片讲授相结合就是一种有效的方法。这种做法从多角度增强了学生对客观现象与问题的感性认识 ,并通过理论阐述与实际相结合 ,使学生更好地领会了理论 ,学习了分析方法。培养学生的主体性的应有之义 ,也包括培养与训练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的…  相似文献   

6.
作为一名教师,每人都会上课,都知道课堂教学结构和课堂教学过程。课堂教学作为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是惟一的,但如何组织课堂教学常常因人而异,因教学内容、方法的变化而有所不同。我们常常听到学生们说某某教师上课真没劲。我们还看到有些教师用的功夫也不少,可就是效果不佳。我想这其中如何组织课堂教学是关键,要组织好课堂教学应并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下面谈谈我的一点体会:  相似文献   

7.
新一轮课堂改革给教学带来了生机和活力,课堂教学开放了,学生活了,但随之而来的是许多课堂也乱了,变得没有秩序,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率。于是,老师们埋怨的声音逐渐多了:“现在的课真难上”、“我简直不会上课了”、“现在的学生没法教”……新课程标准下如何组织好课堂教学,已成为广大一线老师面临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8.
“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法”适应性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问题的提出时代的发展要求教育教学不断改革,而新课程改革,为学校的教育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和平台。现代教育理念要求注重学生发展,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要十分关注自己的教育对象,从学生角度组织教学活动。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建立新的课堂组织形式,那么如何进行课堂教学改革,选择适合时宜的教育教学方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9.
正一是对教师的主体性选择。学生对教师所讲的内容、方式以及课堂组织形式可以选择认同或排斥;对自己是否感兴趣、听得懂的知识,可以根据自己的认知能力和符合年龄特点的价值判断,对教师进行理性的选择,如教师的语言是否把握住了节奏、轻重、缓急和起伏等。二是对教师主体性信息的延伸。课堂教学中,学生对教师所传授的知识,结合自己原有的知识信息和认知能力,进而达到理解、消化和吸收的状态,同时发  相似文献   

10.
开展知识竞赛 丰富课堂形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知识竞赛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可以说是新理念下一种新的课堂组织形式,它创造了以人为本、民主开放、多维互动的教学氛围,是课堂教学改革的一种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1.
一、课堂教学开头的组织教师能否抓好上课的开头 ,即在上课开始就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这对一堂课的成功至关重要。因此 ,教师应以严肃、庄重的态度走上讲台 ,先用专注的目光环视全体学生 ,察看学生精神是否集中 ,并示意讲课就要开始 ,使学生感到老师正在等待着他们 ,从而迅速安静下来准备听课。这种方法 ,若用之得当 ,能收到“以静制动”的效果 ,有时还能动员其他学生制止某些不安静的同学。上课开头的组织还要求教师讲究导课艺术 ,做到巧妙导课 ,以趣启思。教师或联系已知 ,温故知新 ;或从解词释义破题入手 ;或激情…  相似文献   

12.
鲁敏 《学周刊C版》2014,(1):37-37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和提高能力的主要途径,而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又是实现上述目的的关键环节。本文对设计教学组织形式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很多老师经常说,有些学生确实聪明可爱,可就不爱学习,只要一讲学习,就像换了一个人似的。其原因在哪里?我想,大半在于我们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与学生们的日常生活方式距离太大了。  相似文献   

14.
钱湛恩 《现代教学》2007,(7):106-109
最近我们组织了一次以“教材处理”为主题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并邀请市有关教学专家一起参加。在活动形式上一改传统的“教师上课、说课、专家点评”的教研活动模式,而是采取“执教教师上课、专家围绕‘教材处理’这一主题根据课堂教学的情况提出问题、然后执教教师回答、听课老师评议”这一形式展开,以达到专家与教师对某一课时教学在“教材处理”方面的意见统一。  相似文献   

15.
李二更 《学周刊C版》2010,(2):160-160
自新一轮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合作学习的教学组织形式已被广大教师普遍采用,逐渐成为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重要的教学组织形式。合作学习在课堂教学中的广泛应用,不仅活跃了课堂教学的气氛,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程度,真正落实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还取得了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组织好小学数学课堂有效的合作学习呢?笔者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6.
我们当前进行的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学生们真正成了课堂学习的主人,老师与学生之间成了朋友、知己,老师与学生同心、同行、同乐,师生结伴成长。但是,我们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正视教学实践存在的一些问题。一、形式上的以学生为中心构成课堂教学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在教师、学生、课程三者中发生。影响这些因素发生偏移或生成的还有教具、学具、学习环境等。当以教师为中心来实施教学,师生之间是主动者与被动者的关系,学生的思维在课程实践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从2001年9月在全国38个国家级实验区推进至今已有十余个年头。一路走来,课程改革在深度与广度上都有了持续、长足的发展。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我对此有着深刻的体会。从刚开始对《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的一知半解到现在欣然接受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并将此融入实际的课堂教学中。从过去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单纯的注重知识的传授到现在逐渐转变为更为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愿望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在这个转变过程中,自己也在不断思考、探索如何组织高效课堂教学的方法。下面结合英语学科的特点将这些年来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来提高课堂效率的课例与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18.
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组成双边活动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的极其复杂的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 ,师生总是接连不断地相互起着作用。教师要把自己的教学工作搞好 ,除应具备扎实的基本功 ,较高的业务知识水平外 ,还应具有课堂教学组织和管理的能力 ,这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基本条件 ,也是作为一名教师的基本素质。本文就课堂教学中的组织与管理谈一点粗浅的看法。一、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与管理者曾有幸听过一些教师的课 ,其中不乏优质课 ,但有一部分课 ,却让人感到很可惜。教师备课可谓认真 ,上课可谓卖力 ,为使教学内容丰富 ,旁征博引了很多材料 ,滔滔…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从教师、学生、时间、空间等四个变量对教学组织形式的概念进行定义和分类,并基于这四个变量来分析教学团队远程实时在线合作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的含义和特点,接着以"人力资源管理"这门课程呈现了这种教学组织形式的具体实践,并提出远程实时在线合作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的流程。最后,在理论探讨、实践分析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这种教学组织形式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20.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然会面对“进”与“退”的选择。可以说,只有有了教师“退”出来的空间,才有学生“进”的地盘。如果教师利用自己的学科知识优势占领课堂,学生就可能仰视自己的老师,将老师当做一名自己无法达到同一高度的偶像,从而有可能不思“进”取。而当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让出一条道来的时候,冲锋陷阵的是学生,摇旗呐喊的是教师,最后的胜利却是学生。[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