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与反问语气相关的副词“还”和“又”进行历时的溯源,它们在语法性质上的本质差别是“还”表示反问语气,“又”加强反问语气。二者在其他方面的异同表现及原因都是以此为基础的。  相似文献   

2.
《李凭箜篌引》是"诗鬼"李贺的代表作。"通感"是贯穿该诗的典型艺术手法。而其"通感"组合中隐隐透出的妖异、古怪、破碎与不和谐却非偶然。结合李贺郁郁短命的人生际遇,《李凭箜篌引》实际上流露出诗人一种弗洛伊德所描述的"生本能"与"死本能"的交织。  相似文献   

3.
郭新涛 《学苑教育》2012,(16):25-25
听别人谈话也是一门艺术。俗诘说:会看戏看门道,不会看戏看热闹。这句话也可以用在听话人身上。那么,听话的门道是什么呢?首先要听明白,即心领神会、理解语义;然后汲取其中的营养,丰官自己的语汇和思想。当代作家秦牧说:“语言的宝库在当代人的口头上。”  相似文献   

4.
有一对同卵双生的兄弟,一位(哥哥)考入了清华大学,有诸多成就,而另一位(弟弟)则成了穷困潦倒的“小偷”,为邻里所唾弃。有一天,一位记者去采访他俩,记者先找到了那位有诸多成就的哥哥,问他成功的原因是什么,他答道:“在我很小的时候,我爸爸体弱多病,收入极少,妈妈又患有精神病,没有人管我,我只有去努力。”此后,记者又设法找到了那位穷困潦倒的弟弟,问他为何落到这种地步,他答道:“在我很小的时候,我爸爸体弱多病,收入极少,妈妈又患有精神病,没有人管我,我只好去偷。”  相似文献   

5.
“死亡”的禁忌语在全世界具有普遍性。中国的大学生却把含的“死”的短语或句子当成流行语在使用,使用的范围仅限于亲密的朋友和同学之间。“死亡”禁忌语转化成流行语的原因是语言变体,文化和思维对语言的影响以及科学语言和艺术语言的差别,并说明这一变化印证了语言是活的、不断变化的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6.
这年月的人们似乎喜欢偏激的字眼.有位叫汪中求的人写了本书叫《细节决定成败》。前些日子,在火车上见一年轻人手拿本名叫《性格决定婚姻》的书正滋滋有味地读着。有一次去外校听课,教室侧面墙壁上贴着醒目的几个大字:“性格决定命运”。某著名中学在招生宣传册中也写道“性格决定命运”。很是令人惊讶,为什么人们偏偏喜欢“决定”这个词汇?  相似文献   

7.
人的一切行动是由灵魂支配的。有时灵魂因为没有耐心再呆在一个人的身体里面了,就会想方设法逃出去,换一个人重新再来。那个被灵魂出逃的人就动不了,“死”了。  相似文献   

8.
教了多少年的语文.对“语言是交流思想感情的工具”这个观念已是深信不疑.所以每教一篇课文都要把这个“工具”(时髦的叫法是“载体”)如何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讲一通,不过讲来讲去都离不开准确、鲜明、生动之类.这也已形成了根深蒂固的教学习惯。初中语文新课标把语言教学提到了十分重要的地位.学习语言成了语文教学的中心任务、根本任务。这让我隐隐感觉到语言观似乎有什么变化.但又说不清道不明究竟是什么变化.故而语言教学的观念和方法仍然和过去的一样。还是先“意”后“言”,重“意”轻“言”,还是“言”如何准确、鲜明、生动地传达那个“意”。[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陈威  李小华  胡毓晴 《文教资料》2020,(5):219-220,227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为新时代大学生英语学习提供了新的视野。学习过程,不再拘泥于单纯的语言输入,而是更加注重学生语言素养的提高。本文探讨提高学生英语语言素养的路径与策略。  相似文献   

10.
"瞧"放在动词后的用法最早出现在《红楼梦》中,此时,"瞧"已经不再用作动词。考察"瞧"的古义与今义、语法化的路径及机制,从而了解"瞧"作为语气助词的来源及演变过程。"瞧"作为语气助词在方言中使用得最为频繁。  相似文献   

11.
在高等数学极限概念教学中推广使用"Z-"语言,以取代"ε-δ"语言,把逻辑语言变成代数运算,解决了"ε-δ"语言难学难教的问题。这种改革实用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于电视节目主持人的传统语言与“色彩”语言进行了界定分析,并谈了自己对传统语言和“色彩”语言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在注重环保的今天,各厂商越来越多地开始生产绿色食品,消费者也越来越多地食用绿色食品。在越来越注重素质教育,越来越重视创设平等、民主、和谐的教育氛围的今天,我们的教师该不该更多地关注和使用“绿色语言”?  相似文献   

14.
有声语言的表达会影响一个人的整体形象。作为教师,我们应该用声音来塑造美好的形象,永葆声音的青春。  相似文献   

15.
陈飞 《陕西教育》2006,(3):38-38
要使语言准确、鲜明、生动,必须从文字上、情感上、哲理上去锤炼。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这个“绿”字几经锤炼,传为佳话。王之涣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妇孺皆知,意蕴深远。语言的锤炼不仅是用字上的砥砺,而且是意境上的提升。  相似文献   

16.
"的个"连用的情况在近代文学作品中比较常见,本文将对"的个"连用的例文进行分析整理,阐述二者连用的条件,并对"的"和"个"的词性和意义进行判断。  相似文献   

17.
18.
广告语言的"陌生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1世纪是一个信息的时代。随着信息产业化和商品化的不断升温,广告已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来。作为传播信息、劝导消费的重要方式,一种特殊的语言技巧一“陌生化”经常在广告中运用。本文旨在语言符号性的基础上,试论广告语言的“陌生化”这一特殊现象产生的可能性、根本动因及实现模式。  相似文献   

19.
吴非 《现代语文》2006,(10):126-126
孔子曰:“言之无,行而不远。”这里的“”是指采,也就是语言变化,用语精美。“有采”又是高考语《考试说明》作“发展等级”的要求之一,特指作语言方面的“词语生动,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释手法,句有意蕴”,进而达到词清句丽、妙语连珠的境界。语言能力是高考作各种能力中最基本、最稳定的能力,所以,语言能力的考查是作考查的主项。考生作如果做到“有采”,就能够显示化功底和写作才气,  相似文献   

20.
语言中的整合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音当中有很多整合现象.比如北京话的"甭",就是"不用"的合音,"别"是"不要"的合音.汉语里面语音的整合就会形成变调的形象,都比较复杂.再讲讲词汇和语.法当中的整合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