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深得佛心     
<正>(根据纪昀《阅微草堂笔记》中的故事改编)《阅微草堂笔记》作者纪昀(1724—1805),字晓岚。作品是作者以笔记形式编写而成的志怪小说,主要搜集当时流传的各种狐鬼神仙、因果报应、劝善惩恶等乡野怪谈,或亲身所听闻的奇闻轶事。《阅微草堂笔记》全集分5书(《滦阳消夏录》《如是我闻》《槐西杂志》《姑妄听之》《滦阳续录》),共24卷,1208则故事,约40万字。下面的漫画故事根据《如是我闻》中的一则故事改编。  相似文献   

2.
三点导读     
美点赏析《泥古不化》选自清代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阅微草堂笔记》基本模仿汉晋笔记本小说的写法,以志怪为内容,再加以创造,记事朴素,描写直白,中间常夹以议论,其目的是通过  相似文献   

3.
笔记小说发展到清代,出现了《阅微草堂笔记》与《聊斋志异》两部鼎盛之作.两部作品均多有描述"狐"形象的故事,但由于作者在社会地位、人生经历和思想观念等方面的不同,因此两部著作在缔造"狐"世界、塑造"狐"形象上表现出了不同的艺术风格.文章分别从情节结构、审美意境、描写语言、形象塑造以及艺术手法几方面探讨《阅微草堂笔记》与《聊斋志异》描写"狐"故事的异同.  相似文献   

4.
死而复生是琐闻异事小说常有的文学主题,《搜神记》与《阅微草堂笔记》是中国古代两部不容忽视的志怪小说集,这两部小说中都有大量死而复生的故事,其主题既有相同的地方,也有较大的区别.相同之处表现在因情复生和误死复生上,反映了当时社会环境和社会制度对人类的辖制;不同之处主要是它们的创作主旨有较大的区别,而且《阅微草堂笔记》在很大程度上丰富并超越了《搜神记》。  相似文献   

5.
《阅微草堂笔记》是笔记小说的集大成之作,它虽然是一部谈狐说鬼的小说集,但作者的目的是通过鬼狐故事来劝善惩恶,宣扬善良美德。在这部作品中,因果不虚的佛教思想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与发扬。这种扬善避恶的佛教道德信念在人们高尚的思想道德建设,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与和谐社会的构建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纪昀在《阅微草堂笔记》中,对蒲松龄和《聊斋志异》作了严厉的批判,既指责作品内容驳杂和不真实,又影射蒲松龄用《聊斋志异》来发泄对现实的不满,造成了很不良的社会效果。纪昀创作《阅微草堂笔记》就是为了挽回《聊斋志异》的不利影响。尽管纪昀的创作态度和作品的社会影响与蒲松龄及《聊斋志异》截然不同,但《阅微草堂笔记》同样内容驳杂和不真实。  相似文献   

7.
从科技史角度,对素以志怪小说而闻名于世的《阅微草堂笔记》进行了初步探讨,阐释其中科学技术和西方文化等内容。认为著者纪昀对中国古代科技虽有了解,但并不精通。对西方文化的态度也是既惊奇西方科技的先进,又担心传教士意图不纯。所以,纪昀对科技内容仅仅是谨慎地关注。《阅微草堂笔记》记载的科技内容虽然所占比例很小,但却具有很重要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8.
《阅微草堂笔记》作为一部融志怪、考证、著书诸特质于一身的志怪小说集,集合了纪昀的学术考据成果与个人情感及观点表达,是一部以学术思维写就的具有鲜明学者气质的小说集,具体表现为以考据之法写小说、以志怪内容说学理、以著书立言为旨趣,较为典型地反映了学者创作小说的手法和以小说“载道”的文学理想,其面貌之驳杂与当时的学术环境、政治环境及纪昀的学者身份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阅微草堂笔记》是笔记小说的集大成之作,它虽然是一部谈狐说鬼的小说集,但作者的目的是通过鬼狐故事来劝善惩恶,宣扬善良美德。在这部作品中,因果不虚的佛教思想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与发扬。这种扬善避恶的佛教道德信念在人们高尚的思想道德建设,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与和谐社会的构建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阅微草堂笔记》与《伊索寓言》中狐形象的含义、狐形象的性格、狐形象体现的社会意义的对比,使我们认识到中西方文化的许多异同之处.  相似文献   

11.
纪昀在《阅微草堂笔记》中,对蒲松龄和《聊斋志异》作了严厉的批判,指责作品内容驳杂和不真实,但对同样内容驳杂和不真实的《子不语》却颇为偏爱。而《阅微草堂笔记》也做不到内容单纯和完全真实。其实纪昀最不满的是蒲松龄用《聊斋志异》来发泄对现实的不满,而《子不语》作为一部随意之作,则是纪昀可以容忍的。  相似文献   

12.
《阅微草堂笔记》顺应民俗社会心理,取法民间叙事,以鬼神狐怪的形象以及民间赋予这些形象的显著特征用作伦理宣教的重要手段,因而作品不是简单地展演民俗文化内容,更不是宣扬封建迷信,而是表现了作者对正统儒学伦理的阐释和捍卫,作品以创作实践体现了纪昀经世实用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13.
《阅微草堂笔记》是一部劝惩之作,《阅微草堂笔记》劝惩的方式可分为宿命论和因果观。宿命论是唯心的,而因果观则含有唯物的成分在内。  相似文献   

14.
素材卡片     
纪晓岚的阅微草堂在北京城南,有座著名的山西馆子晋阳饭庄。据说,纪晓岚大学士在这里住了大约30年,第二进院子的正厅就是他写那部谈狐说鬼的《阅微草堂笔记》的阅微草堂。  相似文献   

15.
《聊斋志异》和《阅微草堂笔记》是同一时期谈狐说鬼的志怪文言小说,都记叙了许多关于婆媳关系的故事。由于两部小说的作者在身份和经历上的差异,小说在内容呈现、态度倾向、写作目的和写作风格等方面有许多异同点。对于涉及家庭问题的婆媳关系而言,两部小说在写作内容以及写作倾向等方面向读者展示了不同的风格特点。  相似文献   

16.
《阅微草堂笔记》是中国小说发展史上一部具有特殊地位和影响的文言笔记小说作品集,其独特之处有多方面的表现形态,对中国文言笔记小说尤其是同流派的文言笔记小说也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后世对《阅微草堂笔记》的研究也勉强算是有了一些较为喜人的收获,但和《聊斋志异》研究的深入程度却是无法比拟的。本文力图从"最理性的小说"这一视角探讨《阅微草堂笔记》的最理性的小说创作观、最理性的思想内容、最理性的艺术表现手法,以及最理性小说的尴尬与得失,以期能够开拓一种关于《阅微草堂笔记》研究的新角度或新视野。  相似文献   

17.
在《聊斋志异》大行于世、饮誉百年之后,纪昀却能独具机杼,模拟六朝志怪的文笔,写成一部与《聊斋》风格迥异的文言小说集《阅微草堂笔记》,从而一时扭转了文言小说家争相效法《聊斋》的局面。纪昀主要生活在乾隆年间,以博学著称于世,官至礼部尚书,做了10多年《四库全书》的总纂官,晚年却致力于稗史小说创作。《阅微草堂笔记》是他从乾隆五十四年(公元1789年)至嘉庆三年(公元1798年)陆续写成的,包括《滦阳消夏录》六卷,《如是我闻》四卷,《槐西杂志》四卷,《姑妄听之》四卷,《滦阳续录》六卷,计二十四卷,30余万言。  相似文献   

18.
清中叶纪昀晚年为追述平生见闻而创作的《阅微草堂笔记》是一部在中国小说发展史上具有特殊地位和影响的文言笔记小说集,研究者通常把它和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作对比研究,但在语言特色研究方面,《聊斋志异》的研究早已收获颇丰,而对《阅微草堂笔记》语言特色的研究却尚未出现系统性、专门性、建树性的成果,仅有一些零星的评价性说法。《阅微草堂笔记》的叙述语言简约、淡雅、冷幽默,人物语言质朴自然、娓娓可听等语言特色鲜明独到。  相似文献   

19.
清代是我国文言小说继唐传奇之后的又一个鼎盛时期,作品数量之多,为历代所难及。其中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和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是公认的代表之作。《聊斋志异》和《阅微草堂笔记》成书时间相去不远,题材和成书的经过也大致相仿。《聊斋志异》文前有唐梦赉所作的一篇序,其中有云:"留仙蒲子......于制业举艺之暇,凡所见闻,辄为笔记,大要多鬼狐怪异之事。"蒲松龄在《聊斋自志》中也写道:"才非干宝,雅爱搜神;情类黄州,喜人谈鬼。闻则命笔,遂以成篇。久之,四方同人,又以邮筒相寄,因而物以好聚,所积益夥。"纪昀也说:"然博…  相似文献   

20.
《阅微草堂笔记》作为一部文言笔记小说,内容繁杂,既有奇闻异事,又有志怪传说。其中,梦作为志怪小说的重要表现手法之一,频频出现于小说中。其梦境故事可分为具有教化功能的梦、具有宗教色彩的梦、宋汉学术之争的梦、描写男女恋情的梦四大类。梦作为人类心灵世界的真实写照,往往会折射出整个社会的世俗风情,通过对梦境的解读,我们可以清楚地把握作者的文人情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