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企业文化整合成功与否,是企业并购成功的关键,通过对企业并购文化整合必要性和整合模式的分析,提出了企业并购文化整合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
许多学者认为并购双方企业文化的差异是决定并购绩效是否实现预期目标的主要因素。因此,做为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应该在并购前详细地分析双方在企业文化方面的差异,并采取措施进行整合。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了中国企业近几年实施的跨国并购中文化整合失败的原因,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提出了相应的文化整合对策,以期为我国企业跨国并购中的文化整合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在企业并购重组活动中,人们往往重视了企业资产的整合,却忽略了企业文化的整合,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企业重组的顺利进行。本文通过对并购企业文化冲突的分析,提出了文化整合的步骤,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企业在并购中实施文化整合的具体模式选择以及企业并购中文化整合要注意的问题,只有在并购中加强文化整合,才有可能保证并购后企业产生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5.
文化整合是企业并购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在分析并购企业文化整合的人为性和价值的基础上,对管理之于并购企业文化的整合功能、运用模式及实践策略等进行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6.
企业并购后的文化整合与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购并是企业扩大规模、增强竞争实力的重要手段。企业购并活动失败率很高,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并购后没有进行企业文化的整合与管理。企业购并后,由于不同的企业存在企业文化差异而导致文化冲突,如果不能有效处理文化冲突,将有可能导致并购的最终失败。企业应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计划,进行文化整合。文章就并购企业文化整合包括的内容、具体步骤、模式、方法等做了探讨,以期为企业购并提供一份较为完整的操作方法与管理思路。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中国企业积极参与全球并购,并日益成为其中活跃的一员。而跨文化整合是企业跨国并购成功的关键。本文在对中国企业跨文化整合障碍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和而不同”是跨文化整合的根本原则,并对中国企业跨文化整合战略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本文提出的具体整合战略是:并购前全面考察评估并购双方文化差异与相容性;做出并购决策后选择恰当的文化整合模式;并购中发展文化认同以实现文化融合;并购后创新再造企业文化。  相似文献   

8.
企业并购与企业文化整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具有导向功能、凝聚功能、激励功能、约束功能。企业并购过程中存在着文化冲突,具体表现在价值观念、经营理念、管理风格方面。大量失败的企业并购直接源于企业文化整合的失败。企业文化整合模式主要有注入式、适应式、渗透式、分隔式四种;完备的整合策略应该包括四方面内容:考察评估文化差异,确定企业文化发展方向,加强双方沟通和交流,构建新的企业文化。  相似文献   

9.
跨国并购中的文化整合模式及其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目前的全球化企业跨国购并浪潮中,文化整合成为购并成功的关键因素。实现有效的文化整合在于首先深入全面了解文化整合的基本模式,然后根据双方企业文化的不同特性,做出有针对性的选择,确保文化整合成功。  相似文献   

10.
文化整合是企业重组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本文通过对企业文化的作用、特点及对企业重组的影响分析,阐述文化整合与企业重组间的关系,指出要提高重组效率,达到重组目标,必须实施企业文化战略,将文化整合贯穿重组的整个过程.  相似文献   

11.
管理集成视角下的企业知识共享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知识共享不是简单的引进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构建公司的Intranet,也不只是一个简单、单一的环节,而是整个管理集成过程中环节之一,同时知识共享也并不是一个由单因素技术决定的过程,而是诸因素集合的一个有机整体。本文从管理集成视角对知识管理进行系统的分析,得出管理集成在知识共享中的运用:其一为知识共事与知识创新的互动关系;其二为包括技术、员工、组织在内的知识共享三维图。  相似文献   

12.
美国迪斯尼动画电影《MULAN》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在中西文化融合方面跨出了一步。通过对故事情节的改编加工,加上现代媒体的炒作,一个不同于中国传统的木兰形象在中国似乎也得到了认可。本文通过对电影的人物、情节、语言、文化背景等方面的分析认为:整部电影通过对一个东方典型的塑造达到了成功,这是文化融合和认可的表现;另一方面,东方文化的被动被改造也是我们必须警惕的,在故事的背后,中西文化的融合与冲突也因此凸现了出来,美国以至西方文化对东方带来的影响值得我们深思。  相似文献   

13.
石头希迁高唱“回互”学说,毕生注重哲学沉思,强调对教内教外文化的兼收与整合,把知解与证悟统一起来,自觉保示教应有的特色,为宗的生存发展寻找到深层次的自我约束机制,他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学者型的禅门大师。他的禅学及美学思想,表现出十分明显的文化整合意识,对后来禅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信息孤岛现象导致企业各部门间无法共享信息资源,企业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大大降低,加强信息资源的整合、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是信息化管理的现实需要。文章从应用系统整合、数字资源整合、业务整合三个方面提出了企业信息资源整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大学文化是一个大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根基与血脉,是大学相互区别的重要标志和特征,高校合并过程中必然存在文化层面的冲突,文化冲突的演变过程实质上是双方文化的博弈过程。高校合并后,新的高校文化必须统一于新组建高校的核心理念、核心价值观,这种新的文化不会自动产生,需要进行文化整合与创新。新的高校文化整合就是高校生态系统的再造,目的是通过对文化的整合来达到行为的整合,通过对价值观念的认同来达到行为的规范,通过对个体的规范达到群体的和谐。在调研原文化状况,提炼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确定文化整合方案及发展方向,同时还要进行跨文化培训,加强双方沟通和交流。  相似文献   

16.
师生之间的文化冲突一直都以他独有的形式存在着,近年来这种冲突变得愈演愈烈。如果师生之间的矛盾冲突得不到正确对待势必会对教学活动产生影响。本文试从师生文化冲突的概念、特征、原因等方面进行阐述,从而进一步得出促进师生之间文化融合的几项策略。  相似文献   

17.
企业的创新潜力,是企业发展的基础能力,也是最必须的能力,其决定了企业的发展与存亡。但是,无论什么创新力,都最终是人的创新。由此,员工的创新能力才是企业创新力的源泉。作为企业而言,就要注意从培养、整合、保护与激活员工的特长开始,通过为他们配置发挥特长的岗位、创建特长升级孵化的空间,及建立与完善相关的激励制度,把员工特长提升为企业的创新潜力,直到转化为企业现实的生产力。因而,要从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角度,加强特长员工的整合,调动与开发他们的特长,为企业创新做好积累。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总结了学院在办学历程中校园文化建设的成效,分析了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从管理机制、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四个层面提出了交通类校企文化融合策略。  相似文献   

19.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ultural transitioning process that immigrants undergo in order to attain educational, occupational, and social integration within Canadian society. Results of this phenomenological study examining 31 Jewish immigrants from Argentina, Israel, France and the Former Soviet Union, reveal that lack of educational equivalency and lack of recognition of foreign work experience, language barriers, discrimination, insider/outsider sentiments and the structure of the community were common impediments to cultural transitioning. However, findings suggest that despite a common religious identity, immigrants’ ethnic identities and expectations lead to divergent cultural transitioning experiences.  相似文献   

20.
为了满足社会经济建设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北京邮电大学世纪学院成立了面向全院工科专业的工程教育训练中心,用工程教育新理念引导实践教学。自创建以来中心在工程教育训练模式、教学体系设计、管理体制等方面进行了诸多的探索和实践。中心创建了多元化、多样性校企合作的工程教育模式,建立了立足于校企合作和校企共建的实践教学特色及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方案;确定了各工科专业的实验教学整体目标、分期目标、实验教学环节,以及分层次、分阶段的立体化实验教学体系;实施了面向全校师生,统筹安排,统一管理,以实现资源共享、效益最大化的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