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18世纪末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德国工业化浪潮为背景,分析德国工业化背景下的文化特征,指出在政治经济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德国的恩想领域却发达而健壮,并且形成了科学务实的文化传统.在此背景下德国职业教育的目标也发生了转变,学校企业训练体系初步形成,全日制职业学校也得到了发展,为之后职业教育的发展与成熟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的问题已经越来越广泛地受到职业学校的重视。职业学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对于实现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创建职业学校办学特色,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香港职业训练局是香港职业教育的主体.香港职业训练局从诞生之日起,就与业界一直积极推进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无间融合,在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层面上融入企业文化核心因子,吸收企业文化基本元素及凸显企业文化的职业化.正是源于职业训练局与业界水乳交融的紧密联系和无间合作,形成了香港成功而又独特的职业教育文化积淀.  相似文献   

4.
职业学校文化特质论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学校文化概念在我国经历了一个从校园文化到学校文化的发展过程,而且人们在职业学校文化方面的研究也较为薄弱,对职业学校文化特质的认识,也还停留在对一般意义上学校文化特征的理解上。职业学校文化是建立在社会分工和职业分化基础上的组织文化;是一种以科学知识为主要线索的相对稳定和独立的文化;是一种“为了生存”的实用主义价值观为主导的,兼具积极和消极功能的文化。  相似文献   

5.
学校的文化标识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江苏省以职业学校的文化标识为载体,通过开展文化标识的评选活动,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关于推动我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精神,进一步落实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要求,加强全省职业学校文化研究和建设,优化育人环境,提升办学品位。这是全国第一次省级职业学校文化标识的评选活动。评选共收到91所学校327件参赛作品,最后评出物质性文化标识一等奖作品25件、二等奖作品50件,非物质文化标识一等奖作品22件、二等奖作品31件。作为又一个"第一"的探索者,江苏省教科院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研究所所长、职业教育与社会教育课程教材研究中心主任马成荣研究员,介绍了作为组织者对于职业学校文化建设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从企业的需求看,企业需要的人才不仅要有良好的专业技能,还应有高水平的职业文化素质;就个体的职业人而言,既应具备作为“硬件”的职业技能,也应具有作为“软件”的职业文化;就职业教育本身而言,职业教育的本质在于育人。这都说明职业文化是职业教育的重要范畴,在职业教育中需要融入职业文化。实现职业教育中的职业文化融入,需要以下策略:课程开发对接;在社团活动、职业技能大赛中陶冶职业文化;通过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建设实现深度融入。  相似文献   

7.
《湖北教育》2006,(2):16-16
双元制职业教育,简单地说就是:一元是职业学校,一元是企业,双元有机结合,共同完成对学生的培养,学生在职业学校学习文化和基础技术理论,在企业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相互交替进行。双元制职业教育主要有以企业为主体的办学体制、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培养模式和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运行机制三大特点。 1985年,我校所属的东风汽车公司高级技工学校引进德国双元制中等职业教育,2002年校本部引进德国双  相似文献   

8.
职业教育最终的培养目标是以职业学校的校园文化相关建设之中渗入企业文化要点为要求的,且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方式务必要落实工学交换、顶岗实习的必要环境,应依照职业活动的内容、条件、环境、过程来进行职业教育培养方式的探讨与研究。本文综合分析解决教育及产业、学校及企业、专业级职业之间的岗位群体、课程系统、职业岗位标准不对接的大问题。  相似文献   

9.
高职院校的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都是一种特殊的组织文化。高职院校办学要实现与就业市场的“零距离”对接,就必须使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充分融合对接。本文在比较分析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基础上,借鉴组织文化理论,强调学校文化应注重外显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建设,并提出了高职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对接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高职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比较,认识两者在内容、特征和形成途径中的异同。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高职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的积极意义,科学确立对接的原则与目标,从理论和实践层面积极探索高职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的相关途径,对建设具有高职特色学校文化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当前,职业学校积极开展校园文化建设,高度关注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关系。为了较为全面地了解职业学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关系的研究现状,文章检索出中国知网收录的相关学术文献(2000~2011年)进行统计分析,以期阐明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融合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2.
在当今世界,职业教育的主要办学模式有学校主体职业教育模式和校企合作职业教育模式两种.学校主体职业教育模式,其经费主要来源于政府拨款、学生学费和其他渠道,这主要表现在新西兰、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芬兰和瑞士等国的职业教育办学中.校企合作职业教育模式的代表是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其经费主要来源于企业和政府.德国企业职业培训及跨企业职业培训的费用大部分由企业承担,职业学校的费用则由国家及各级政府负担.实行校企合作职业教育模式,有利于解决职业教育办学经费的不足.  相似文献   

13.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中工业文化对接的新动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现职业学校与企业工业文化的对接是深入推进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途径和关键环节。校企合作中工业文化对接要坚持以促进职业院校文化建设作为根本任务,坚持互惠互利的原则,并采取如下实践途径:以学生为本,通过校企合作对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指导,通过设置工业文化基础课加强价值观教育,在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中渗透工业文化,通过顶岗实习使学生全面接受工业文化;以育人为本,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在校园中营造良好的工业文化氛围,组织开展各供活动。  相似文献   

14.
职业教育特点决定了职业学校班级文化应具有自己的特色,班级文化建设应以职业梦想为核心,从而推动职业学校沿着特色发展的轨道,开辟出一片属于自己的教育天地。  相似文献   

15.
为切实提高职业学校教师的社会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打造职业教育专业名师队伍,实现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的有效对接.诸城市在全市职业学校和企业中开展了以“职业学校教师到企业挂职顶岗,聘请技术骨干、能工巧匠到职业学校兼职”为主要内容的校企“双向挂职”工作,突破了多年来制约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瓶颈,取到了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6.
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是其人才培养的重要一环,尤其是企业与职业学校的高效衔接,将职业培养与企业需求相融合,对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在当前德国"工业4.0"对接"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的背景下,对德国职业教育的研究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具有共同性和前瞻性,尤其是针对德国职业教育中校企合作方面的研究,更有助于破解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瓶颈,促进我国职业教育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17.
2019年2月13日,国务院发布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把奋力办好新时代职业教育的决策部署细化为若干具体行动,5个重点之一就是启动实施特色高水平职业学校建设计划。结合江苏省中职领航学校计划,职业学校实现特色、领航的要义在于创新发展,建设策略可从适合教育、特色文化的建设入手,通过建构文化理念系统,形成核心价值追求;建立智慧管理生态,丰富充实文化内涵;建设多元文化载体,动态生成文化作品;践行文化生活方式,自然形成文化风貌;建树品质学校风骨,植根升华文化特质,最终形成特色,推动创新,实现领航。  相似文献   

18.
职业教育吸引力问题是影响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关键问题。以"文化资本论"为理论依据,分析得出文化资本匮乏、转化困难以及文化资本再生产乏力是导致我国职业教育低吸引力的主要原因。为增强我国职业教育吸引力,应对职业学校学生进行文化补偿教育,确保职业学校实习教学设备达标,严把职业教育质量与资格证书质量,建立职业准入制度,充分发挥职业教育的社会服务职能。  相似文献   

19.
出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特色产业文化作为关注点,作为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的职业职业学校是承担职业教育任务的主力军。职业教育则是以培养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应用型、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目标,而一线技术人才又是企业员工中的大多数,职业学校在如何传承区域工业文化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企业文化逐渐将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以培养企业技术人才为己任的职业教育必须高度重视这一变化趋势,通过加强企业文化教育,突出职业教育特色;企业也应意识到校园企业文化教育将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新的生长点。而当下,地方政府为了吸引外资投入,正争相打教育,更应抓住契机,承担起具有区域特色工业文化的传播者和继承者。  相似文献   

20.
积极推动优秀企业文化进校园.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引进和融合优秀企业文化,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行为习惯,帮助学生顺利实现从学校到企业的跨越是当今职业学校的一项创新举措.实践证明,优秀企业文化进校园,完善了职业学校学生与企业的对接,这种办学模式也将是未来职业学校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