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思意数学”以问题引路,以“思”为魂,以“意”为核,旨在“融思之规律、意之方法、思意于一体”.通过探索数学定理课教学方式,构建“思意数学”定理课教学模式,以“平面向量基本定理”为例进行教学探索与实施,有效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
宋发江 《学周刊C版》2014,(12):223-223
李商隐《锦瑟》一诗的主题,“人莫晓其意”,历来是众说纷纭.有“咏瑟”“悼亡”“爱姬”“自伤”“夫妇琴瑟”忧国”“适怨清合”之说.这使得人们异常关注该诗的整体解读,却忽略了对字词的深度理解.诗句“一弦一柱思华年”中“思”字的理解就很少关注.  相似文献   

3.
从主体能力的角度,全面考察写作过程的实际,经过继承和借鉴、开拓和创新,“物(?)感(?)思(?)文”的写作过程论逐渐形成。“物(?)感”是写作的第一重转化,即内化,它是写作的开始;“感(?)思”是写作的第二重转化,即意化,它是写作的关键;“思(?)文”是写作的第三重转化,即外化,它是写作的终结。  相似文献   

4.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考场如战场,大浪淘沙,能得高分的才是英雄。那么,考场上作文如何才能得高分呢?我以为考场作文只要念好“三字经”,就能取得比较满意的分数。首先是念好“思”字经。作文在做之前,需经历一个“思”字,“思”则通,“思”则顺,“思”则有数,“思”则事半功倍。那么,作文该“思”什么呢?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点:1、思立意。“意”即主旨,清代学者王夫之说:“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而“立意”就是确立文章的主题,即文章所要表达的基本思想。古语说:“意在笔先。”就是说,下笔前应先在脑海中确定主题。由此,我…  相似文献   

5.
张鹤鸣  咖啡 《红蜻蜓》2022,(29):12-13
<正>“心”对“意”说:“咱们交朋友吧!”“意”说:“咱们天生就是朋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心”仔细一看,果然自己占了“意”的三分之一,“意”屁股底下藏着“心”。“心”说:“你干吗把我压在屁股底下?”“意”说:“咱们是知音,不分彼此的。”“心”再仔细看,“心”上有“音”,那就是“意”。“心”和“意”牵手同行,走到哪儿,哪儿就充满了欢乐。大家都说:“心意到了就好,心意到了就好啊!”  相似文献   

6.
孙铭 《良师》2004,(23)
有些同学写作文 往往 ,贪快不求新 一写到清晨 便 , ,是 天刚亮 一提到时间快 “ ”; 便是 过了 一会儿 要 是描 “ ”;绘春天公园里的色彩 便是 ,红的 黄的 绿的 这样“ 、 、 ”……经常引用 别人 用熟的 话 写 ,得千篇一律 使人读了味同 ,嚼蜡 。 其实 我们祖国的语言 ,十分丰富 表达同样一个意 ,思 就有许 多说法 拿写 清 , , “晨 来说 就有 天 色微明 ” , “ ”天刚蒙蒙亮 东方泛起鱼“ ”、“肚白 鸡叫三遍 窗户纸 ”、“ ”、…  相似文献   

7.
李传鹏 《教学随笔》2009,(12):30-32
古代把“三”理解为多数,我认为,要做好班主任,离不开“三心”“三意”。“三心”:爱心、细心、耐心;“三意”:“妈妈”意识、赏识意识、民主意识。我们借用古代对“三”的理解,我认为,班主任应“多心”“多意”才能做好班级工作。  相似文献   

8.
一篇文章要有一个精彩的开头,而一节思品课也要有一个引人入胜、情趣盎然的“开讲”。抓好了这一环节就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创设一个特定的认知氛围,为一节课的成功奠定良好的基础。反之,势必影响学生学习兴趣,达不到预定的教学效果。因此,“开讲”在思品课中对于增强学生情感,激发学生兴趣有着重要的作用。精心设计“开讲”,力求“开讲”自然、新颖、有趣、多样是“知、情、意、行”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相似文献   

9.
高语第二册《谏太宗十思疏》有一句:“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教材对“三驱”是这样解释的:“三驱,网三面,留一面。”有一些名家的选本也持与此相同的看法。笔以为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0.
高中语文第五册《促织》:“因出己虫,纳比笼中”。各种资料对此句中的“比”字解释不一。课本的注释为“比笼,并放着的笼子”,而第五册教学参考书却译作“比试的笼子”。另外,《高中文言文评点译释》(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注释为“比赛用的笼子”;《中学古文词典》(浙江教育出版社)注释为“小而细密的笼子”。总括上述解释,“比”字释义有三种:一是“并放”意;二是“比试”、“比赛”意;三是“小而细密”意。那么,此句中的“比”究竟应作何解呢?要想弄清语境中一个词语的意义,应该从  相似文献   

11.
高中语文第二册《谏太宗十思疏》中有这样的一句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教材对“三驱”一词是这样的解释的:“三驱,网三面,留一面。”有一些名家的选本也与此持相同的看法。笔者以为这样的注释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2.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清初学者陆世仪也说:“悟皆出于思,不思无由得悟。” (陆世仪《思辨录辑要》卷三 )可见,为要“悟”而不“罔”,就要“思”,这个“思”就是“思维”,“是大脑在对客观事物反映过程所进行的一种理性的认识加工活动”。 (卫灿金《语文思维培育学》,语文出版社 )有了“认识加工”这一过程,学生对思维对象就有了一个更深刻、更高层次的认识。可见,“思维”在学生学习语文教材中起了关键作用。学生只有借助语言文字这一“思维的物质外壳”对教材所反映的“内核”进行“认识加工”,才得以有所“…  相似文献   

13.
意境这一范畴的内容很丰富,本文仅就它的内部结构作一个初步的探讨。比较系统地谈论意境内部结构的文章,要首推李泽厚同志的《“意境”》杂谈》。在此文中他把“意境”分为“境”和“意”两个方面,“境”是形——神的矛盾统一,“意”是情——理的矛盾统一。但我们觉得意境的内部结构应该是三组矛盾,其层次是:一、形——神的矛盾统一;二、实象——虚象的矛盾统一;三、象——意(理)的矛盾统一。  相似文献   

14.
“中国歷史綱要”是力圖根據馬克思列寧主義原理、运用科学方法寫成的一本歷史教科书。儘管它所達到的深度和完整性還很不够,但作為研究和編寫历史的途徑的和方向是值得我們注意和重視的。在這個意義上,我們願提出對於本書的初步意見和看法。  相似文献   

15.
我校独 树一帜 的“画 漫画写 作文 ”是思 品和美 术作文的结 合。它集思 想性、艺 术性、知识 性、趣 味性为一体 ,为作文教学 创设了 广阔 的空 间。我 们的漫画作 文教学过程 为三部 曲:画漫画 —→说漫画—→写漫画。 现在展示一个精彩的“漫画作文”课例。 主题:“小学生行为规范”漫画作文。 第一步:画漫画 (课前准备:师生收集有关儿童漫画,寻找有关“行为规范”的正反事例。) 1.教 师 激 趣 后 ,展 示 几 幅 有 趣 、有 意 义 的 漫画 ,通过赏析 ,了解漫画 的特点:采 用夸张 、比 喻、拟 人、对比等 手法讽刺或 赞扬某 些…  相似文献   

16.
读了林志坚同志的《(劝学)中的几处瑕疵》(《中学语文教学》1995年第4期,以下简称“林文”)一文,觉得有两处不妥。现在笔者谈谈自己的愚见,供读者参考。一、“思”与“终日而思”林文指出:“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这一句,是“为了强调学习的作用而完全否定了求思的作用”,进而推出苟子是否定“思”的,而孔子是肯定“思”的。这显然是对此句中的“思”字意思的曲解,也是对苟子、孔子的误解。单是“思”字,有思考、思索之意,但没有修饰、限制的词语,是不能肯定其是褒还是贬的。而此句中的“思”字,前面有“终日…  相似文献   

17.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一句,教材注: 《易经》:“王以三驱。”指狩猎有度,不过分捕杀。三驱,网三面,留一面。(“王以三驱”当作“王用三驱”——笔者) 《教师教学用书》之“补充注释”强调了这一说法: “三驱”另有两种解释。其一认为,“三驱”是狩猎时从三面驱赶,让开一面,以示好生之德;其二是认为“三驱”指为了三个目的而狩猎:一供祭祀,二享宾客,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境界论” 索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境界”(意境)包含着情与景,但绝不是一般的情景交融。“境界”(意境)的审美特质主要有三:一是因心造境的审美具象性;二是以形写神的审美表现性;三是以情动人的审美感染性。“境界”(意境)的生成是“虚实相合”,“虚实相合”的媒介有三种:相似点、牵连点和相反点。“境界”(意境)的审美效果是“境外有境”。林纾的“文境论”强调作者心境、修养对“文境”的决定作用是“扩前人所未发”。如果说“言志、缘情传统”是“境界论”(意境论)的历史基础,“立象尽意说”、“无外之境说”、“因心生境说”是它的哲学基础,那么,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则是“境界论”(意境论)的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19.
通过“辞书收录”“古人用例”以及“汉字的形音义”三方面阐述,说明唐诗中“思”有“哀思义”,并解释现代注释对唐诗中“思”的“哀愁”义失训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熊伟 《福建教育》2009,(12):29-30
语文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文本时,既要关注语言内容——课文写了什么、说了什么,又要关注语言形式——课文是怎么写的。让学生“言”“意”兼得应是每一个语文教师在实施阅读教学时追求的目标。如何做到“言”“意”兼得,不少专家已有过精辟的论述。笔者认为巧用图解品味文本,也不失为一种让学生“言”“意”兼得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