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时期之初,文学沿着人性关怀的路线必然延展至对性别差异的关注,进而导致女性独特的境遇、经验的历史性出场,营造出第一波女性主义话语浪潮.但这样的出场路线又宿命般地决定了中国当代女性主义话语与生俱来的本质主义潜在倾向.尽管第一渡女性主义话语主体也敏感到本质化、刻板性别模式/制度对女性个体精神自由的宰制、压迫,但没有相应的知识背景、文化语境来支持她们进一步质疑、挑战这种刻板的性别理念.到了80年代中期以后,虽然西方女性主义理论取代人道主义成为中国女性主义话语的主要思想资源.但是,本土性别语境又决定了我们对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的接受在很大程度上局限于本质主义思想流脉内.这一切既营造了80年代以来女性主义话语的大面积繁荣,也造成这一话语的种种尴尬.  相似文献   

2.
女性主义作为舶来的前沿思想,其固执而强劲的话语表达无疑是在增加自我的社会价值砝码,从而谋求话语权力的内在平衡。女性主义在中国的伸越和行走受到了文化和政治的双重制约,女性意识的驱动力更是男性的话语遮蔽和女性的失语焦虑。海男的《桃花劫》背离了女性的经验世界,因而它所展示出来的身体传奇和女权神话便显得分外虚妄,这个显在的女性主义文本也不可避免地陷入了委曲求全的话语困境。  相似文献   

3.
青年学生如何解读流行文化中的性别话语以及不同性别话语在文化全球化的今日中国,如何形成话语竞争?消费主义浪潮和传统眷恋情结成为屏蔽和消解女性主义的两大重要因素,但凭借流行元素巨大的传播能力,不同的性别话语的进入,为我们提供了跳脱单一语境、重新审视性别文化的可能.  相似文献   

4.
迟子建与女性主义文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迟子建对中国古朴乡土世界的宁静而忧郁的书写,传达了一种人与世间万物共生共存、相依相偎的母性化和以柔韧的温情来抗拒雄性暴力的信念,摆脱了当下女性主义话语的纠缠状态,为中国女性主义写作开辟了一片既融合西方女性主义话语又契合中国本土化传统的思想空间。  相似文献   

5.
日常生活视角的引入和众多日常生活理论资源的借鉴、吸收和转化,是时代给中国女性主义批评提出的要求,更是中国女性主义批评走出研究的危机和困境,获得新的话语生长点和兴奋点的内在要求。从日常生活视角出发,有利于女性主义批评超脱男性中心创作和批评观念的束缚,深刻地认识到女性的创造天赋以及这种创造天赋的优越性和它对人类文化开放性、多元性存在的贡献,也是更新和拓展我们的批评话语的一种契机。  相似文献   

6.
基于女性主义文化理论的视角,解读革命宏大叙事的性别话语中现代花木兰郭俊卿个案的性别生态。郭俊卿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是现代花木兰、杰出的女战斗英雄和媒体人物。女性主义文化理论从生理性别一社会性别的两分思维出发.发展到后来认为话语及其隐含的权力一知识生产机制建构了性别和社会现实。  相似文献   

7.
当代女性话语权力的欲求与焦虑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从呼唤女性话语权力、重建女性话语系统、西方女性主义话语影响的焦虑三方面描述和阐释了中国当代女性书写中女性话语权力的欲求 ,指出能否利用西方话语资源 ,建构全球文化语境下的本土女性话语体系 ,实现女性写作的话语自立 ,是女性文学走出尴尬与焦虑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8.
《一间自己的房间》是弗吉尼亚·伍尔芙女性主义思想具有代表性的杰作,它不仅对父权制文化给予了尖锐的批判,而且还突破了理论话语惯有的表述方式。伍尔芙以女性的、不确定的“我”作为话语主体,以虚构、隐喻等文学性的话语方式来建立自己独特的话语方式,使其开创性理论成为后现代女性主义勃兴之源。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遇到的种种困惑出发,指出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混淆了两组关系,一是男性中心话语与男性的关系,一是父权制文化与人类文明的关系。同时指出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走向“性别文学批评”,应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由“女性主义文学研究”,走向“性别文学研究”,应该是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走出困境的一个良策。  相似文献   

10.
王萌 《考试周刊》2013,(69):22-23
中国女性主义的产生受到了西方思想的启迪和影响.西方女性主义开辟的话语系统,提出的讨论范畴,被直接用于新文化运动时期女性主义的建构中.马克思主义女性观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也进入中国,并成为中国女性主义发展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