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丽与哀愁     
<正>记忆语录每个人都有一段对于书的情结或怀念。"不是《红楼梦》,也不是唐诗宋词,而是19世纪德国一个浪漫主义中篇小说把我带进了文学世界,令我着迷,陶醉。"这是著名作家赵鑫珊先生对"茵梦湖"的情结,  相似文献   

2.
一曲哀婉动人的爱情挽歌,一个寄寓了作者至善至美的人格理想,在施托姆的《茵梦湖》中有着诗情画意的展现,而这样一篇美文,是特定的社会与时代在作家心灵中的投影。  相似文献   

3.
一曲哀婉动人的爱情挽歌,一个寄寓,作者至善至美的人格理想,在施托姆的《茵梦湖》中有着诗情画意的展现,而这样一篇美文.是特定的社会与时代在作家心是中的投影。  相似文献   

4.
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小说主题框架下,不同的色彩感觉引发相异的色彩感情。《茵梦湖》和《迟桂花》均出现大量颜色词,这些颜色词无一例外地指向某种特定的情感和思绪,映证主题,呈现主题。本文采用文本细读的方法,探讨施托姆的中篇小说《茵梦湖》和郁达夫的短篇小说《迟桂花》所运用的颜色词的主题意涵。  相似文献   

5.
随着翻译研究的不断深入,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理论方法来探究与文学翻译相关的现象和问题。伽达默尔阐释学的三大哲学原则,即"理解的历史性""视域融合""效果历史"对文学翻译产生了很大影响。研究的文本来自德国著名诗意现实主义小说家特奥尔多·施笃姆的重要代表作品《茵梦湖》的三个中译本。通过对比分析郭沫若、巴金和杨武能三个中文译本,证明伽达默尔阐释学的三大哲学原则对文化翻译的指导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傲慢与偏见》是著名小说家简.奥斯汀的代表作。在这部作品里,达西的性格是非常值得去思索的。达西是通过他与宾格莱的友谊,很意外地加入到情节中。每个人都忙于谈论简和宾格莱相爱的事,但在实际上真正的故事是达西和伊莉莎白之间时断时续的爱情故事。达西的性格对小说中所有其他人物来说都具有挑战性。人们对他的人品有许多不同的解释,这使他成了一个伊莉莎白说的很有意思的复杂的人。作者没有给读者勾画出一张完整的图画,而是通过伊莉莎白、宾格莱、威克汉姆、贝纳特太太等怎样看他以及梅里顿、彭伯利、兰布顿等场景把他衬托出来的。  相似文献   

7.
古希腊人有一个动人的假想:男女之所以相爱,是因为他们渴求找回原本就与自己连在一起的另一半,并重新结合为一体。然而无数的爱情悲剧却证明,一旦相爱的男女完全合二为一,丧失了各自的精神独立和人格独立,他们从合走向分的过程就开始了。也许,最佳、最迷人的还是若即若离的状态——既互相吸引、又保持人格独立的距离。下面就两篇诗作表达的两种爱情观所期待的爱情差异作一阐释。  相似文献   

8.
《伊索寓言》是苏教版第九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本篇课文共由《狐狸和葡萄》《牧童和狼》《蝉和狐狸》三篇寓言组成。我在教学《牧童和狼》这则故事时收获最大。《牧童和狼》是一篇经典的寓言故事,可以说是一代又一代人在讲着这个故事,这个故事可谓妇孺皆  相似文献   

9.
元代剧作家王实甫的《西厢记》讲述的张君瑞与崔莺莺这对青年男女相爱的故事在中国各类文学作品中可谓俯拾皆是,不胜枚  相似文献   

10.
有一首流行歌曲叫做《狼爱上羊》,说的是两个本来是天敌的动物相爱的故事。当然,在自然界中,没有出现过狼和羊相爱的故事,不过天敌相爱的例子倒是有,那就是老鼠会爱上猫。一般的老鼠见到猫就会溜之大吉。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却有一些老鼠不  相似文献   

11.
《小学生导读》2023,(Z2):22-23
<正>推荐书目《小英雄雨来》推荐理由《小英雄雨来》是管桦先生为少年儿童写的第一篇小说,创作于20世纪40年代,原名为《雨来没有死》。这篇小说以我国抗日战争为背景,冀北芦花村的儿童雨来为主线,描写了一个少年机智掩护家人和八路军战士,勇于对抗敌人、不断成长的故事。小说被选入小学语文教科书,成为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爱国思想的启蒙。  相似文献   

12.
余秋雨的散文具有一切令人喜欢的元素。在"文化热"时期,他领风气之先,既想知性的谈论历史,又想感性地咏叹情感,余秋雨的文化散文,曾是一代青年的成长符号。但朱国华先生给出的"余秋雨公式"是"故事+诗性语言+文化感叹",余秋雨的《洞庭一角》则是这种公式的样板之一,即用诗意的方式重复着自己的文史哲学,以不加控制的态度对待自己的情感,用二者的结合写就一篇篇散文。而其散文对文史资料的随意性使用造成了许多知识的硬伤。  相似文献   

13.
灵魂的出口     
《灵魂的出口》,这是一本很有趣的书。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叫《我是一条又勤又懒的书虫》,开头一大段,便是对这本书的介绍。科运特·布赫兹,一个德国的插画家,他画了好多与书相关的封面和插图。某一天,他把这些富含诗意的画作带到了出版社。“为什么不把画中的故事写  相似文献   

14.
徐玲 《学语文》2006,(4):32-32
东晋诗人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见卷首)是一篇脍炙人口、令人咀嚼不尽的美文,一首意韵深厚、余音绕梁的田园诗,一幅意境悠远、神形兼备的山水画。其虚实结合、亦真亦幻的艺术境界:淡然归隐而又热爱生活、关怀民生的儒道互补的思想情怀。使它不仅成为魅力无穷的艺术华章,也是充满诗意的哲理精品,千百年来为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所喜爱。  相似文献   

15.
画趣     
打开台灯,光象爆布一样倾泻下来,咖啡色画框里那张彩色照片般大小的风景画在光的映照下显得那么真实,而又那么可望而不可及。淡淡的黄色的底色,中景是一株青绿斑驳的树,一带茸茸绿意的草坂,满目倒影如镜的湖水,远方是几座淡蓝的雪山。画的是巴拉顿湖吧,那么富于诗意,没有人,没有喧嚣,那一片静默与安详,无声地召唤你归去。第一次看到这幅画是在一本旧杂志的封面,作者是谁也早已忘却,只是这幅景色使我吃惊,恍然如梦。一定见过的!多么熟悉的一切。我知道它的名字了,是“茵梦湖”。两年前的一个静夜,终于忍不住,调好水彩,认认真真地画起来了。只有巴掌大小的一幅小画,却画  相似文献   

16.
那些花儿     
作文精品导读我要说,春天很美;我要说,花儿很美;我要说,少女很美;我要说,少女的故事很美;我还要说,茵梦湖中的那朵纯白色的睡莲很美!那睡莲热烈地开放,迎着阳光,迎着微风,婀娜多姿,但是,她长在湖中,可望而不可即……人说,那过去了的东西不可复回。又说,那过去的东西在你的心中沉淀下来的,是最美好的,是最珍贵的,是永志难忘的……不是吗?那些花儿,那些曾经在校园盛开过的花儿,如今安在?然而,那些花儿曾经在校园里吸收过阳光雨露,曾经在美丽的校园中留下美丽的故事,让人回味,令人留恋,甚至免不了留下淡淡的惆怅……在作者笔下,那些花儿多美啊,…  相似文献   

17.
袁鹰 《下一代》2008,(11):60-64
一首《听妈妈讲那过去的故事》,曾感染了一代又一代孩子。许多人可能永远忘不掉那优美、深沉的旋律,却未必留意那动听的音符出自何人之手。它的曲作者不仅是一位成绩卓著的作曲家,而且也是一位有着感人经历的革命者。今年春天,瞿希贤老人以89岁高龄谢世,令我们耳畔又一次响起由她作曲的那首《听妈妈讲那过去的故事》的经典乐曲……  相似文献   

18.
<正>白居易辑《白氏长庆集》成,曾附诗一首:"一篇长恨有风情,十首秦吟近正声。"在《长恨歌》(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一个疑问,就是前句的"风情"究竟该当何解?是男女相爱之情,还是美刺教化的国风精神?这关乎文章主旨,值得讨论。一、关于对"男女爱情"之说的辩驳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四写道:"听说世上男贪女爱,谓之风情。"依此说,"风情"便是男女相爱之情了。南唐李煜《柳枝》词:"风情渐老见春羞,到处芳魂感旧游"、宋柳永《雨霖铃》词:"便纵有  相似文献   

19.
这是一篇散文诗,是散文的诗,是诗意盎然的散文。《野草》里的文章,都比较隐晦曲折,含义深远,不大容易索解;但这一篇《好的故事》,却是比较容易领会的一篇。它写作者的我,在一个昏沉的夜里,静坐看书,看得倦了,就闭目养神,在朦  相似文献   

20.
一封被遗忘的情书爱情,这个人类史上永恒的主题,在两两相爱的男女眼里,是丰富的矿藏,是冲动和意识的仙境,是性欲和精神渴求的神奇融合。自然,她也有不尽人意之处。有时却变得吝啬冷酷,留欢乐与诗意于自己,而把酸楚、痛苦与不幸给人间。唯有多情的人类宽容地对待这一切,他们对这位爱的女神仍是那么痴情忠贞、那么顶礼膜拜,并且世世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