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改革开放的形势下,随着基础教育的转轨,中学语文教材教法及教学见实习面临改革。文章从分析原有教学存在的问题入手,论述了昆明师专中文系在教材教法教学、实习过程中的具体改革探索措施,总结了改革两年来所取得的实际效果,并得出了以下结论:1.教育改革不仅要从体制上作宏观改革,也要对专业没置、课程结构等作微观改革;2.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3.废止封闭的经院式教学,实行开放式的多元化教学,是中学语文教材教法改革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教材,教学之本,教育家誉之为“过河的渡船”。改革中学语文教学,提高教学质量,语文教材的改革是关键之一。粉碎“四人帮”后所使用的统编教材,起了积极作用。但是,随着时代前进,社会改革不断深化,统编教材存在的数量少、体系散、趣味性差、知识面窄,不大注意青少年年龄特征等问题,日益暴露。此套教材如再继续使用下去,势必影响教改的深入发展和大面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人民教育出版社急师生之所急,顺应大好改革形势之需求,组织力量,编写出修改本。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同志称它为“过渡性”教材。虽云“过渡”,但它的真正价值却在于:“吸收了语文教学改革成果”,集中了中外中学语文教材的一些有益经验和研究成果,反映了目前我国中学语文教材的水平。  相似文献   

3.
<正>中国教育学会语文教学法研究会理事、湖南省语文教学法研究会副会长、郴州师专中文系副主任、副教授邓达森同志的新著《语文教材教法探微》,由中国建村工业出版社1993年8月出版,书号:ISBN7—80090—176—9/G·5,24万字,大32开压模封面。 作者从事语文教学工作已有三十多年。这本书是作者总结三十多年来的教学经验和进行教学理论探讨的结晶。作者所进行的“应用文教学的调查和研究”获1989年校级优秀教学成果奖;“《中学语文教材教法》教学体系改革”获1993年优秀教学成果校级一等奖、湖南省级一等奖。作者所创立的“《中学语文教材教法》的教学体系”获得省内外同仁的赞誉。这本书反映了作者的教学成果。  相似文献   

4.
《中学语文教材教法》一向是高师中文系设置的一门专业必修课.顾名思义,该课程的设置,是要使学生熟悉、掌握中学语文的教材教法.但现在的《中学语文教材教法》课程,恰恰或多或少地存在着脱离中学语文教学实际的弊病.因此《中学语文教材教法》课程的改革,须从如何使课程更好地结合中学语文教学实际这一根本问题出发.要解决好这个问题,就得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改革《中学语文教学法》;二是设置《中学语文教材研究》(以下简称《教材研究》).上海师大中文系自一九八二年九月起,先后在八○级、八一级各一个班试设了《教材  相似文献   

5.
“教材教法课”常被称为“教条法课”而不被师范院校学生所重视。究其原因,主要是:第一,打开任何一本“教材教法”的书,都给人“教条”的感觉。以中学语文这一学科为例,有关的“教材教法”讲的都是中学语文学科的性质、任务,教学的内容,教学的原则、过程、方法等等,如果不认识它对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指导意义,学起来实在乏味得很。第二,不少师范院校的学生不相信自己上了四年大学还当不了个中学教师,因而把“教材教法课”看作是多余的课。第三,如果教师不注意随时改进教学方法,不注意联系中学的  相似文献   

6.
教材是教学的主要依据。教材的编排体系是否符合循序渐进的原则,对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提高有着决定性的影响。长期以来,中学语文教学所以严重地存在着少慢差费的现象,我认为,其根源就在于中学语文教材的编排体系不科学。因此,必须继续解放思想,正本清源,彻底改革中学语文教材的旧体系,创建能保证读写训练的新体系。下面,就如何改革中学语文教材的体系,提出几点看法和同志们商榷。  相似文献   

7.
语文教学与“三个面向”早在1983年10月,邓小平同志在给景山学校题词中就写道:“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一论断无疑也给中学语文教学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方向。11年转瞬即逝,审视中学语文教学“三个面向”的改革历程,可谓喜中有忧。先说喜。一是适应“三个面向”需要的改革正纳入教育决策者的议事日程,并开始变为实施行动。以教材  相似文献   

8.
《中学语文教材教法》一向是高师中文系设置的一门专业必修课。顾名思义,该课程的设置,目的是要学生熟悉、掌握中学语文的教材教法。但现有的《中学语文教材教法》课程,却或多或少地存在着脱离中学语文教学实际的弊病。因此《中学语文教材教法》课程的改革,须从如何使课程更好地结合中学语文教学实际这一根本问题出发。要解决好这个问题,就得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改革《中学语文教学法》;二是设置《中学语文教材研究》(以下简称《教材研究》)。  相似文献   

9.
高等师范院校各系(专业)均开设关于本专业的中学教材教法课(如中文系开设“中学语文教材教法”,数学系开没“中学数学教材教法”等)。这些中学教材教法课(以下简称教法课)是高等师范院校一门重要的必修课,它对于培养合格的中学教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在高等教育改革的推动下,高师教学领域中教法课体系的改革,已成为一个值得重视和加以探讨的问题。本文仅就高师教法课体系的改革谈一点粗浅的意见。  相似文献   

10.
中学语文教材教法课是高师院校中文系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为提高这门课的教学质量,培养合格的中学语文教师,认真研究中学语文教学方法方面的问题自然是有意义的.这里仅对中学语文教学方法的基本要素谈谈自己的粗浅看法,希望得到专家、同行们的批评指正.作为师范院校中文系,要想使自己培养出来的学生在未来的中学语文教学中较好地完成教学大纲所规定的目的任务,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必须认真引导学生解决教学方法上的问题.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方法是体现教学原则,为一定教学目的服务的.实践证明:教学效果好,学生知识牢固、扎实,技能技巧熟练,往往是和教师采用恰当的方法有联系,是方法运用的必然结果;学生知识、技能方面有缺陷,掌握  相似文献   

11.
在高等师范院校高年级开设《中学语文教学法》课的时间并不长,过去这门课叫《中学语文教材教法》。《教材教法》顾名思义就是研究中学语文教材以及如何教这些教材,多偏于教学实践;后来鉴于培养目标的教学理论知识结构建设,加强了理论性,改名为《中学语文教学法》,这无疑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2.
苏州大学物理教材教法研究室的教学成果“中学物理教材教法课程的建设和改革”获得了1989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国家级特等奖。我们祝愿有更多的教师创造出更多的优秀教学成果,使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培养出更多的高水平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  相似文献   

13.
与人教版相比,“一课多篇”体系是中学语文部编教材编写体例最为显著的形式之一,直接聚焦于编者的编写意图和课程内容指向。语文教材的四大系统之一——助读系统,是正确理解和使用教材的落脚点。在备课和教学中借助助读系统中的“学习提示”,能够为教师教学“一课多篇”体系指明正确教学方向、准确设置教学目标、科学检测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今年,我们开设“小学教师教材教法过关讲话”,以配合我省小学教师教材教法过关工作的开展。新年伊始,我们邀请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编辑室主任袁微子同志就小学语文教材过关发表他的看法。袁微子同志是小学语文教学专家,他的《为了提高师资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文章提纲挈领,深入浅出,很有见地。本期刊载文章关于教材的部份,下期刊载关于教学的部份,作为小学语文教材过关的提纲,供教师学习。  相似文献   

15.
课程教授内容的改革和建设成果要凝固到教材——教科书上,教材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正确地选用或编写教材、确定教学内容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教材建设是高等学校经常性的重要任务之一。邓小平同志在谈到教材工作时曾经指出:“教材要反映出现代科学文化的先进水平,同时要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没有教材或教材质量不高,都  相似文献   

16.
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于一九七九年十二月在上海举行成立大会和第一次年会。出席会议的有二十八个省、市、自治区的正式代表一百一十八人,列席代表二百零五人。年会共收到了五十多篇论文。着重讨论了三个问题:一是三十年语文教学的基本经验和教训;二是语文教材的内容和科学体系;三是语文教学的特点和方法。与会代表讨论修改并通过了《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章程》,《会章》提出: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是群众性学术团体,是中国教育学会的一个分科学会,它的宗旨是“进行中学语文教学理论和实际问题的研究,交流经验,加强协作,为改进中学语文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贡献力量。”聘请了叶圣陶同志为名誉会长,选举了  相似文献   

17.
本书对中学语文教学问题做了比较全面的论述,我们认为,这是符合高等师范院校中文系学生的学习需要的;这些同学毕业后绝大多数都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工作,他们在毕业之前需要对中学语文教学问题有比较全面的了解.至于在职的中学语文教师也常常表示:个人的教学经验和见闻总有一定的局限性,希望能看到一本比较全面地论述中学语文教学问题的书.本书也可供中学语文教师参考.高等师范院校中文系,在全国解放前一般都设置“中学国文(相当于现在的“语文”)教材教  相似文献   

18.
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教材特点、课时限制及学生素质,决定对中学语文教材及教法进行取舍,是中学语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重要一环。在“取”与“舍”的辩证关系上,以丰富的实践经验为依据,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性指示,是中学语文教学改革和教材改革的根本方针。目前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外国作品(包括文学作品、议论文、说明文),在篇目数量,选材范围、文章体裁、译文质量诸方面究竟符合不符合“三个面向”的指示精神,今后,我们在改革教材选编外国作品时,该如何贯彻“三个面向”的精神,这确实是我们在教材改革时要认真思考和研究的问题.本文想就这一问题谈一点粗浅的意见。篇目数量.现行部编中学语文教材十二册,共三百六十课.外国作品只有二十四课,占6.6%.如果不算三篇议论文(《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悼列宁》《<物种起源>导言》)、一篇说明文(《蝉》),光是文学作品,其所占比例仅有5.6%.这样一个比例,在以前已属偏低,现在按“三个面向”要求,当然就更低了.中学语文是中  相似文献   

20.
北京市在普教系统开展向马芯兰、张明珠同志学习的活动。 马芯兰同志是北京市朝阳区幸福村中心小学副校长,她1966年开始从事教育工作,在小学教学、教材、教法改革中,创造了“以开发学生智力,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的教学经验,被市教育局命名为“马芯兰教学法”。张明珠同志是北京师大附中的英语高级教师,印尼归国华侨,1971年开始从事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