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阿Q正传》改编门外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1年,为了纪念鲁迅诞辰一百周年,由上海电影制片厂根据鲁迅同名小说改编的彩色故事片<阿Q正传>成功上映.由此,再次引发关于鲁迅及鲁迅名著<阿Q正传>改编问题的探讨.本文举例分述了鲁迅本人几次对<阿Q正传>改编的态度,重点就81版<阿Q正传>的改编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在文论坛中,关于鲁迅小说中的阿Q是否具有革命性这一观点,历来争论很大。笔者从三个方面对阿Q的人物形象再做分析:阿Q的典型性格特征和他的糊涂思想,阿Q性格形成的社会根源,鲁迅写此文的社会意义。从中可以看出,阿Q虽有自发的革命要求,但他性格中的主要内容却是精神胜利法,正是精神胜利法的支配,阿Q无法在屈辱中奋起,在失败中求生,又起着阻碍觉醒、麻痹斗志的作用,加之他的糊涂思想,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对农民阶级的孤立,可以肯定的说,阿Q不可能具有  相似文献   

3.
张芳明 《现代语文》2007,(1):126-126
1921年11月27日晚,北京八道湾胡同十一号,一位个子不高、略微发胖的年轻人敲开了前院一间朝北的房门,迎出门的是刚搬来不到一周的鲁迅。  相似文献   

4.
莫军苗 《考试周刊》2009,(34):29-30
姚斯和伊塞尔确立的接受美学方法认为作品是为读者而创作,文学的唯一对象是读者,重视期待视野和审美距离。鲁迅的经典小说《阿Q正传》的创作正与接受美学的理论暗合,体现了接受美学的基本特征,重视期待视野,拉开了审美距离,从而使作品散发出永恒魅力。  相似文献   

5.
记得钱理群先生曾说:“一切伟大的作家,一切不朽的学作品、学典型,几乎都是一个属于全人类的无限开放的体系,不同时代、不同国家(民族)、不同层次的读、研究都按照各自所处时代、国家的与个人的历史哲学、思想感情、人生体验、心理气质、审美要求,从不同的角度、侧面去接近它,有着自己的发现,阐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探究《阿Q正传》中对阿Q这一艺术形象的三次重要心理描写,揭示了阿Q心灵深处的潜流,彰显了其性格所蕴含的艺术价值和思想价值。  相似文献   

7.
8.
鲁迅的小说《阿Q正传》中有三类词语用得十分俏皮有趣。  相似文献   

9.
10.
鲁迅创作《阿Q正传》意在“暴露国民的弱点”,以“引起疗救的注意”。而当代的青年学生在审视阿Q及其“精神胜利法”时,却往往只注重小说喜剧性的外壳,忽略了作品悲剧性的内核。作为语文教师,我们有必要深入探讨阿Q的“精神胜利法”,以引导学生理解小说的真正内涵,帮助学生廓清正常的精神慰藉与“精神胜利法”之间的本质区剐,促使学生孜孜追求健全独立的人格,为年轻一代找寻到真正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11.
<阿Q正传>思想内涵博大精深,它不仅塑造了阿Q这一世界文学画廊中的不朽形象,批判了以"精神胜利法"为核心的国民劣根性,而且以其巨大的时空穿透力,走向世界,影响未来.  相似文献   

12.
《阿Q正传》是鲁迅的代表作,从1921年12月4日开始在《晨报》副刊上连载,每周一章,到次年2月12日登毕,共9章。  相似文献   

13.
同那些擅长于心理描写的杰出的文学家一样,鲁迅先生也是心理描写的大师,他的代表作《阿Q正传》取得了多方面的成就,而心理描写是其中的一个突出方面。通过心理描写这一艺术手段来塑造阿Q这一不朽的艺术典型及其他人物心态,是《阿Q正传》的一个重要艺术特色,这些心理描写至今仍具有许多值得借鉴的价值。一、突出时局对人物思想的影响从最后三章看,时局是构成《阿Q正传》典型环境的主要因素。在人物与环境的关系上,作者突出了时局对人物思想的影响Q平时有一种偏见,以为革命党便是造反,造反便是与他为难,所以一向是“深恶而痛绝之”的,而当举人老爷的船给未庄带来了大不安。人心摇动,时局发  相似文献   

14.
常波 《考试周刊》2012,(1):24-25
《阿Q正传》是鲁迅明显受到西方文艺理论影响的一部作品。在这部中西结合的小说中,主人公阿Q的形象在中国文学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这个文学形象。  相似文献   

15.
鲁迅先生在《阿Q正传》中,运用了大量的预设。由于这些预设违反了逻辑规则.谬误明显,有着可笑的内容,且进行了艺术的夸张,于是形成了轻松的幽默。  相似文献   

16.
模糊语言认为模糊性是语言的属性。用这一理论来分析鲁迅的《阿Q正传》中的有些模糊语言,分析它们所产生的特殊的艺术效果,从而研究模糊语言的特殊功用。  相似文献   

17.
鲁迅先生曾经给悲剧和喜剧下过定义,他说:“悲剧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火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东西撕破给人看。”《阿Q正传》的形式和风格并不是单一的,是喜剧艺术还是悲剧艺术,这就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18.
《阿Q正传》多次描写的“辫子”,像一个奇特的小道具,在刻画人物形象、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以及主旨表达等方面都起到了绝妙的作用。文章以此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分析与论述。  相似文献   

19.
朱永芳 《教书育人》2004,(12):60-60
《阿Q正传》是鲁迅先生最名的作品,被誉为“现代中国小说中唯一享有国际盛誉的作品”(美国学夏志清语)。关于阿Q的诞生,说来还挺有趣的呢。  相似文献   

20.
自古民间艺人创作的"言归正传"的作品,所讲述的都是社会底层游民企图凌驾于主流宗法社会秩序之上的梦想,《阿Q正传》同样写了这一内容,然而鲁迅并没有让阿Q实现梦想。从社会文化视角解读这部作品,可以看到"正传"二字所隐含的游民的梦想,也能感受到游民梦想无法实现的绝望,鲁迅的思考中固然有我们一直以来所关注的批判性锋芒,而更多的是关怀,是对游民挣扎生活中之梦想的同情,以及永难翻身之绝望的悲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